国庆“走遍祖国”专题之—— 你好,喀什
涂婷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不再敏感于江南的吴侬软语,烟花柳绿,转而迷恋于苍凉大漠的塞外风情,异域风景。
我想,应该是那里避远了尘世的喧嚣浮华,独居一隅,安然自乐。像是陶渊明笔下的桃源,无关俗世纷争,粗粝能甘,纷华不染罢了。
或许就从那时起,去旅游,去寻找,就成了学习之外,我生命中的另一部分。
正是在这种随性而为,漫无目的的寻找中,我去过了西北很多的地方。

爱去青海湖边站着,等着对边的天际破晓,风拂耳畔,背后是蔓延至无边的明黄明黄的油菜花;爱去赛里木湖后的点将台坐着,西海草原的芦苇深深浅浅,在傍晚柔和的光晕中,风吹拂我的脸颊。远处的赛里木湖,静谧,不起波澜,一任岁月喧哗。嘉峪关是我魂依托,夕阳垂地,我至今无法忘却那别样的壮阔。
但我魂留处确是喀什,老城里暖黄色的墙,立在窗台上对我微笑的老妇人,卖给我卡瓦斯的笑颜灿若星辰的小巴郎子,他们是这个世界留给我的最温暖的记忆。比之在城市中的委身受气,强颜欢笑,见过了那么多的人性泯灭,不择手段,我还是觉得喀什这座城,拥有我所期望的简单。
我不确定我给过它什么,但它给我的,却足以让我珍视一辈子。

喀什这座城,或许少了许多的景致,无甚特别美丽,它或许不如布尔津,巴音布鲁克,喀纳斯。甚至杭州,苏州,上海。但没关系,它多于别的地方的是它的纯粹和简单,纵然染了世俗,透了烟火,但那来自异域的直爽和热情,温馨、干净、平和、良善,却都不是其他地方所能拥有的。我从来告诉自己做一个简单的人,随性而为,不必拘泥。那座城,满足我的对简单的所有设想。

熙熙攘攘的街道,牵手拥抱的爱恋,霓虹下,我常常会怀疑哪些真,哪些假。夜里冷风,我会不禁地裹紧大衣,扯住衣角。不太相信这座城市,路灯下,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那时,我就渐渐地学会了审视自己,有时会没来由地觉得在这灯红酒绿的城市中,我活得也不见得比别人清醒多少。你呆着的那座城市,有时候,总会让你觉得很陌生,你除了记得归家的路,好像也并不理解这座城。
我曾在巷子里碰到过一个老人,腿被儿子儿媳推下台阶,折了,拄着拐杖,佝偻的背颤颤巍巍,问我借电话,给三个女儿打。打通那三个电话,对方却都说那老人是神经有些问题,言辞出奇一致。那老人听完眼神颇有些呆滞和迷茫,但我却也不知道作何安慰。“那老人看起来八九十了吧”我给外婆说,外婆似是看透了,沧桑地笑了,说:“哪有,那人比我小,才六十出头。”
我知道,明白,也理解这座城的人情冷漠,但我不知竟可以冷漠至斯,如果至亲如是,都学会了王宫将相般的,为名为利的骨肉相残,那他存在于这个人世,该是活得疲惫的,他大概活得也没什么价值。
还是眷念喀什,相反,那个或许你只去过一次的、远在角落的小城,却会让你觉得温暖。街巷中奔跑的笑颜纯稚的孩子,为你指点迷津的妇人,我相信,那就是那座城存在的价值。无关政治,无关财富。它只是心灵的栖处,如此而已。
这个世界,是不是少了一点人情味?还是魂留喀什吧。
纵然千帆过尽,我觉得,喀什这座城也会容纳我,平抚我。因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想青山见我应如是,更因为我从不轻易选择,我既然选择将魂系在那里,那那座城的烟火,就不会亏待我魂。
如此,那就好好地再来认识一下喀什吧!
你好,喀什!
本刊顾问: 周开华
任飞扬
刘小芳
易逐非
曹月柳
总编:花为谁点蚊香
主编:杨佳洁
副主编:桐哥
责任编辑:珂儿
图片、音乐、版式:珂儿
法律顾问:杨阳
附:双流作协城市在线网上投稿说明
1、投稿信箱:1753318227@qq.com,或直接扫描二维码关注本平台或添加总编及主编微信。
2.所有文章必须为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成都双流作协/成都大拇指文化传媒出品
申明:文中部分图片、视频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原创正品,请勿盗版。如引用,请注明原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成都市双流区作家协会/四川作家在线谢谢关注,恭祝十月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