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照片勾起我的追忆
——想起和父母的那些日子
文/李东升 主播/燕姐
(接上篇)
(四)
父亲,母亲、做好事,善事,几乎是伴他一生。父亲退休步入老年后,成了小区远近闻名的中医大夫,周围居民称呼他"街道神医!”他沒有医生资格证,但药房一看他的处方就毫不犹豫抓药。父亲的医道得益于他年轻时结交的几个中医大夫。这几位中医大夫当时还沒有名气,经常吃住我们家。其中有位大夫,是父亲的老乡,从天津穷困潦倒,奔他而來的。在济南,父亲帮他出资开珍所,以至后來他媳妇都是父亲介绍的。
父亲和这几位中医朋友的相处中,他留意学习,不耻下问,下了很大功背熟中医"汤头”,为以后给居民看病,打下坚实的基本功。父亲相处帮助的这几位中医大夫,后來成了省里赫赫有名的大专家。
父亲日常瞧病的这些病号,几乎都是医院里不看或看不了的。加上这些人大多数是社会中下层的老百姓,家庭经济状況很差,父亲给他们看病分文不取,赶上饭时,还管吃,所以这些人从心里感激他。文化大革命后期,父亲单位的“造反派"到他住的院子里贴"大字报",要是让这些病号碰见,有的上去把浆糊桶抢过來扔进院子里的茅坑,有的把貼在墙上的"大字报"胡拉下來撕碎,指着贴"大字报“的人,操着地道的济南话说:“歪门,你都是些什么玩艺!老爷子好人一个,你们再來贴这些玩艺,揍死你!"
有好多次我回家,看到父亲住的小屋里外挤满病号,父亲给他(她)们看病十分有耐心。也神啦,有的拖着腿來的,父亲几針下去,病人就能站立走路了。经他治过的病人几乎是全癒!
父亲过逝后,整理他遗物时,除很多病人写给他的感謝信外,还有好几本他详细记录的病例治疗日誌,上面写着下药处方,針灸穴位,每次给不同病号治疗的效果总结,可谓十分珍贵的诊疗实践精粹。这几本父亲的心血,让喜爱中医珍术的大嫂,如获至宝的拿走了!
(要知后事,且看下文!)

【作者简介】李东升,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导演专业。原泰安电视台文艺部主任,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从艺五十年。五十年里,创作的戏剧小品《主要任务》,曾获得中国首界戏剧小品电視大奖赛二等奖(与倪萍合作),轰动当时整个社会,“人民日报”,“光明曰报”,都曾有撰文评论。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天上的伙伴》,获全国电影文学剧本“夏衍”奖,是山东第一次拿到此奖。
执导的电視剧《金兰》曾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同时获电視剧,“飞天”二等奖。执导的《泰山挑夫》,《保一方平安的人们》,儿童电视剧《春眸》等多部电视剧获山东省大奖。並执导大型电视个人综艺晚会《携手跨越明天》,获全国电视综艺晚会“星光”二等奖。
还有《三山五岳贺新春》,《黄河,泰山》等几十台电视综艺晚会获央視,及山东省大奖……
创作的歌词,几百首,不少巳被省,及央視晚会,电视剧主题歌采用……
对书画酷爰,每日勤奋练习,追求个人风格,和对丹青独自的美学追求……

【主播】燕姐,本名,刘燕,2019年荣登全国红色文化艺术百强诵读名人榜榜首。用声音点亮阅读,用声音温润文字,喜欢一个人畅游在有声世界里,用心诵读;还喜欢一个人拿着相机游走在大自然的童话里拍些小景和花花草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