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官华 选稿丨王小泥
读评丨念真丨陌上听风丨昊易金波丨水云魅影
插图丨网络 编辑 | 心象(ID:turezyx)

云上
文丨官华(陕西)
点燃一盏灯,思想的雨水倒悬
藏身之所让记忆有了亮光
在石头的轮回中脱胎,时间,只有时间
切割着空气。需要耐心的支撑
隐遁的词语在一朵花的内部静默
像孤独的人不甘于孤独一样
一片叶子或者一阵风或者一声鸟鸣
连同花的影子,轻易地,将一颗心牵动
喧哗的尘世,很近,也很远
只为找寻,泛黄的书签有着流水的模样
云上,时光的斑点浮浮沉沉
铁青色的火焰如天空的投影,那么真实
欲望归于零,一切静止
一场心的修行,来自灵魂的祭坛
来自大彻大悟
2020.8.8.

陌上听风:
“云上,时光的斑点浮浮沉沉”,这是虚无又真实的感觉,“欲望归于零,一切静止/一场心的修行,来自灵魂的祭坛/来自大彻大悟”,这是修行之路上感慨最多的时光。
诗人是一个智者,他在思考这么宏大的命题,自然会有“像孤独的人不甘于孤独一样”的感觉,自然会有“喧哗的尘世,很近,也很远/只为找寻,泛黄的书签有着流水的模样”。
反复阅读他的诗,总有一种切中要害的错觉。
念真:
一段思绪的自然流淌。虚实的互为阐释和映衬尽显诗人灵魂与辞采的高贵。

昊易金波:
意象跨度很大,但从"一场心的修行,来自灵魂的祭坛”去看,这种"祭坛"的喻体便成了串联全诗的主线,从这个角度看进去,这些意象本身的隐喻性都有复合性的延伸,而它的关联也在这复合性的精神隐喻中产生粘连、跳跃,并布置了一场奇妙的感受,为“尘世”这个祭坛的语境,特意创设。
尘世如一个黑屋子,在石头的轮回执念中反复,点亮一盏明灯,倒悬于思想的雨滴,随境观览,亦远亦近的尘世又被阻滞于欲望的归零过程中,灵魂在发黄的扉页中穿越时空,只为一个静点的寄设。最终将灵魂凝结成升华悟境的元丹!

水云魅影(小九):
孤独的人不甘于孤独,独坐的疆域,一颗心可牵动千军万马的喧哗,亦可瞬时遮蔽累世的尘垢。若一场心的修行,来自灵魂的祭坛
用以空间尺度的升级,营造了静谧的思想领地,打造了自我探索更为辽阔光源的精神归属。通过心识对事物相状的绘制,验证了“凡所像,皆虚妄”的若干认知。
云上,有时光的斑点,一切浮浮沉沉。时间,只有时间;思绪里却涌动万物与苍穹。
“切割着空气。需要耐心的支撑”;很近,也很远,是思绪;在石头的轮回中脱胎,是思绪再度拓展的延伸;沉浸的世界中,一片叶子,一阵风,一声鸟鸣,连同花的影子,轻易地,将一颗心牵动。
这一场超越现实的激情“挥霍之旅”在经历了外部的猛烈撞击后,回归自我,将本心自现。而这又是一场耗费心神的修为探寻。字字句句的成像,来自粒粒深思的锤炼。
“隐遁的词语在一朵花的内部静默”“只为找寻,泛黄的书签有着流水的模样”读者跟随诗人如坐云端,翻云绕雨的同时,仿佛能看见一盏青灯的光柱下,思想泄洪过后涌动清流。一场自天而降的雨,从天而降,只在思域的光圈之外降落,而身处光圈中央的人,在叠合时光的缝隙里,来回穿梭。
《云上》带着具有了超越现实的隔空观照,照见了自我,也触及理想生活更深层次的美学价值。欲望归于零,一切静止,灵魂的祭坛,大彻大悟。写出此诗的人,不知是否已脱离了世俗。活出了超然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