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韩少民,陕西眉县人,网名“渭水闲人”,笔名“闲人”,媒体自由撰稿人。嗜文喜墨。梦中得句呓惊露,月下敲词影醉秋。静养,潜修,禅坐,独思…… 一个踽踽前行者。
…………………………………………………………………

汉上春秋
汉中地处汉水中上游,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扼秦蜀之喉,卧四山之中,地貌天成,物象独营,故名“汉中”,名始先秦“汉中郡”。而“汉上”一词最早出自南宋,泛指汉水和长江一带。后因陕西汉中文化的兴起繁盛,且独占鳌头,傲翘四方,“汉上”之名才似有被汉中囊取独享之势。
谈汉必提刘邦。刘邦在汉中韬光养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越散关,夺关中,出潼关,战中原,克江汉,围垓下,困乌江,风云5年,绝楚,以“汉”定鼎,“汉”慢慢地也就等同于泱泱中华了。穿越时空,“汉”已由血缘关系演变成了纯粹意义上的文化现象。余秋雨先生称汉中为“国人的共同故乡”,细酌,不无道理。弹丸之地,锥尖之渺,却如此乾坤,可见汉中文脉之博大,之精深;底蕴之香洌,之绵醇。
汉中居秦西南,不大,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第一个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实际是陕西汉中(易中天考证),后才有陕西关中平原和四川成都平原陆续被称为“天府之国”之说。笔者笔游汉上,墨拜汉土,心存敬畏,仰眼汉巴,撷取张良庙、古汉台、褒斜古道、石门、张骞墓、蔡伦墓、古虎头桥、武侯墓、拜将坛九处汉上人文古脉,浅吟拙唱,抒怀吊古。因所吟内容均系汉上已逝风云人事,故,该组拙作名为《汉上春秋》,此记。
己亥正月墨落太白山静心斋
作者: 韩少民
…………………………………………………………………

汉上春秋(一)
千秋岁引·张良庙
六国纷崩,
嬴秦浩浩,
五岳葳蕤正年少。
晴空一锤古博浪,
秦皇万世三朝倒。
效荆轲,别韩水,
仰天啸。
黄石老翁丢履敩,
终授六韬将秦扫。
楚汉争雄子房皎。
青蚨溢屋身怎绕?
遗荣万户栖藤草。
粪功名,范公后,
唯良耀。
注
1,上词为钦谱王安石体。
2,张良庙: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系张良隐居该地而被后人敬仰修建的祭祠。
3,范公:指范蠡。
…………………………………………………………………

汉上春秋(二)
钗头凤·古汉台
风云乱,咸阳散,
一望苍宇硝烟漫。
嬴秦坠,鸿门会。
霸王昏愦,
沛公逃罻。
悔,悔,悔。
萧何劝,张良谏,
大风基业源天汉。
心安馁?韬光晦。
陈仓真伪,
楚师蒙昧。
喟,喟,喟。
注
1,上词为龙谱陆游体。
2,古汉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系刘邦任汉中王时所筑的行宫遗址。
…………………………………………………………………

汉上春秋(三)
迷神引·褒斜古道
秦蜀峰横飞云颤,
古道褒斜魂散。
猿猱互眄,引獐麋惮。
鸟忧山,鸿愁返,谪仙叹。
危栈崖垠断,马蹄慢。
寂寞驼铃伴,午阳短。
去后经年,梦里离人现。
看别情酸,相思眼。
月辞影念,
泪孤枕、空相见。
此辛途,硝烟漫,难如愿。
天路千秋怨,今终变。
层峦通无阻,若画展。
注
1,上词为钦谱柳永体。
2,褒斜古道:古代穿越秦岭贯通巴蜀的一条交通要道(南起陕西省汉中市褒谷口,北至陕西省眉县斜谷口)。
…………………………………………………………………

汉上春秋(四)
阮郎归·石门
长安巴地吠相闻,
重山隔蜀秦。
褒斜有道道穿云,
一门南北分。
茶马路,两千春,
魏王衮雪存。
十三品墨幸留痕,
何归褒姒魂?
注
1,上词为钦谱李煜体。
2,石门:东汉时为打通褒斜古道而开凿的一条穿山隧道,似门。此处有汉以来摩崖石刻100余处,后因修水库多淹只存少许藏于汉中市博物馆内(今称“石门十三品”)。
…………………………………………………………………

汉上春秋(五)
八声甘州·张骞吊
昔阳关别柳、柳萧飕,
离雁独凝愁。
叹长河日落,孤烟大漠,
羌笛声忧。
东望长安故土,一寞十三秋。
瘦月霜天冷,沙吼寒楼。
汉武疏狂塞外,
北夷南敢走?马踏匈丘。
笑卫青去病,只把小名留。
孰曾想、张公西域,
已寻来、千古另风流。
玄功在、凿空之旅,
谁越望侯?
注
1,上词为钦谱柳永体。
2,张骞:陕西城固人,汉武帝时因出使西域有功被封“博望侯”。
…………………………………………………………………

汉上春秋(六)
临江仙·蔡伦祭
太始结绳铭事,
骨龟勒卜商周。
汉秦竹牍似山丘。
汗牛夫子累,
仓颉也烦愁。
一纸轻囚天下,
掌书任尔风流。
蔡侯青史把名留。
墨香千古事,
无纸岂春秋。
注
1,上词为龙谱徐昌图体。
2,蔡伦:东汉宦官,其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死后葬于陕西汉中。
…………………………………………………………………

汉上春秋(七)
一剪梅·古虎头桥
太守言提子午韬。
因应寥寥,
丞相謷謷。
悬谋随梦顺尘抛。
风自萧萧,
雪又飘飘。
刀后冤留古虎桥。
江水咷咷,
巴蜀怊怊。
文长终祸性矜高。
魂魄漂漂,
怨恨朝朝。
注
1,上词为钦谱蒋捷体。
2,古虎头桥: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刘家巷,为三国蜀将马岱斩杀魏延之处。
…………………………………………………………………

汉上春秋(八)
千秋岁引·武侯墓
汉水滔滔,
巴丘窈窈,
古柏森森桂花俏。
纶巾氅裘手羽扇,
隆中一对天分好。
取西川,抚夷越,
蜀疆茂。
风借未还诸葛笑,
铜雀岂能囚二姣。
六出祁山两师表,
文辞沁脾泣百草。
身薨汉梦黄泉早,
泪沾襟,古今吊,
情难了。
注
1,上词为龙谱王安石体。
2,武侯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定军山脚下。
…………………………………………………………………

汉上春秋(九)
六州歌头·拜将坛
姜孙吴后,谋略孰称雄?
坛不应,尘思痛,
箭悲鸿, 雪哀松!
倥偬何堪眮,居家窘,无食困,
胯里辱,人戏弄,一身熊。
投项奔刘,巢小难舒梦,
逃汉匆匆。
相国闻夫去,月夜即飞骢。
两影霜风, 走苍穹。
受将军印,
明修栈,陈仓暗,剑挥东。
虏魏代,平燕赵,克齐澭,
浪吞空!
垓下虞姬恸,乌骓踊,泣苍龙。
阴云重,乌江滚,霸王终。
兔死狗烹同甑,鸟消尽,
焉要良弓?
自古君臣累,少伯子房聪。
韩信魂忡。
注
1,上词为龙谱张孝祥体。
2,拜将坛: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时所筑,其遗址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门外。
3,姜孙吴:指“兵家四圣”中的姜子牙、孙武、吴起。
4,少伯子房:即范蠡和张良。
…………………………………………………………………
以上词作系作者原创,作者享有独立著作权(图片音乐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请随时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