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时。月,还是一如既往的圆。它以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是同一天,中秋遇上了国庆,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双节好日子,它给人的带来温馨,更带来了希望与憧憬。
今天,人民声音微平台特别向读者推出这期“天涯共此时”一一记从黑土地走出来的著名作曲家,李景忠先生的激情创作与天伦之乐。
一一崔伟成

当一首李老师创作的流行音乐,在人们的耳中跳动时,音乐已化作一个个精灵,激动着人们身上的每一个细胞。

当听到李老师创作的音乐,人们就不会孤独,不会寂寞,就会为人们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

此时此刻,听到李老师创作的歌曲,正飘散着稻谷的芳香和泥土的气息,仿佛尝到了农家的新米饭和自酿的包谷酒。

当听到李老师创作的歌曲,歌声飘起,那动人的旋律变成一道道绚丽的晚霞,那欢快的音符,幻成一只只小鸟,栖息在我的心巢之中。

李景忠,作曲家、教授。194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平阳镇八角楼东侧永隆村。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著作权协会会员,国家民乐考级专家评委,全国优秀器乐辅导教师,鸡西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材。现被聘为惠州市明珠外语学校民乐团艺术指导。出版《校园古诗词歌曲精选》《幼儿诗书歌画》《放歌盛世》《福满乾坤》《美丽中国》《无言大地》等多部歌曲专集。代表作《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歌曲》,曾五次再版,全国发行十五万多册,获教育部和中国音协的肯定,获黑龙江省文艺创作大奖特别奖。其中有13首古诗词歌曲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国内外播放,连同《幼儿四季歌画》等8本书参加1992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歌曲《各族人民歌唱党》《温暖的风》《农民当上企业家》《美丽的乌苏里》获得国家级奖。2001年以来在深圳,惠州等地培训少年民族管弦乐团获金、银等大奖。2O07年、2010年曾二次举办原创歌曲音乐会。

注:以下文字出自付瑞金音乐百科之鸡西市文艺家作品展示(第九期)高翠萍老师的撰文。
高扬时代主旋律 传播社会正能量
在鸡西,有一位著名音乐家,被誉为从八角楼走来的音乐才子,他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江河湖泊、森林湿地、现代农业、煤炭工业文化等构成了他作曲的主题。烟波浩淼、气势磅礴的北国绿宝石中俄大界湖——兴凯湖,蜿蜒曲折、恬淡秀丽的乌苏里江,雄峻秀美、姿态各异的麒麟山、凤凰山、蜂蜜山、金刚山,祖国东方最早迎接日出的完达山脉最高峰神顶峰,百年煤炭开采历史集结地、北大荒书法艺术汇聚地……风雨兼程半世纪,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到处都传唱着他谱写的歌曲。他,就是乐坛翘楚李景忠先生。李景忠先生在艺术人生道路上的辉煌是多方位、多角度的。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创作出千首风格各异的多种样式的歌曲;是一位音乐理论家,编著了十几部音乐专著及实用音乐教材;又是一位音乐教育家,培养了一大批文艺新秀考入上级音乐院校及文艺团体。 一李景忠先生出生于鸡东平阳镇,父亲李森勤劳办实业,开办了一家远近闻名的“李家粉坊”。父亲喜欢戏曲,是八角楼戏院的常客,哥哥李景文当教师,是文艺活跃分子,姐姐在演出队当演员,唱主角,有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活跃的家庭,他自然就与音乐结缘。11岁那年,父亲为他买了一把二胡,开启了他音乐的追梦。16岁,他音乐天赋初露端倪,在鸡西市二中读高中,是学生会文艺部长。他创作了第一支歌曲《迎春曲》,发表在鸡西日报副刊《鸡冠花》上,从此,他歌曲创作之路一发不可收拾。高中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鸡西城子河第二中学校。在任音乐老师的几年里,他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有的考入了国家艺术院校。从21岁到31岁,他先后在鸡西八中任教,在平阳学校任教,在平阳镇文化站当文艺辅导员。他配合当时的中心工作开展文化宣传,把歌曲唱到田间地头。他的双脚走遍了平阳镇周边的各个村屯,到处收集民歌民谣民谚,这种“三贴近”的采风锻炼,为他日后的古诗谱曲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打下了坚实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基础。 由于李景忠先生出色的工作,平阳镇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多姿多彩,受到县市主管部门的重视。不久他就被调回鸡东县文化馆任馆长,在县文化局领导的重视下,他的步脚走得更坚实了,从负责一个文化站到全县所有文化站,他开展活动的空间更加宽阔了,他的音乐创作视野更加开阔了。每年正月十五全县举办彩灯展和秧歌汇演,年年参加市里汇演,获东北大秧歌、高桥秧歌第一名。组织职工合唱团参加市里歌咏比赛获一等奖。1993年6月与8月被黑龙江省政府评为省文化先进县,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国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单位,在创建活动中,县文化馆做出了很大贡献。与此同时,李景忠先生的音乐创作也步入了辉煌时期,他创作的歌曲传遍家乡的各个角落,他与县里乡土作家徐景文、惠相海、尚德文、袁颖等作家联手创作了一批歌曲,在省市汇演摘金夺银。1988年开始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186首古诗词进行系列谱曲和编辑工作。由于他的音乐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谱写了近千首音乐作品,县政府调任他为县文联主席。他在社会上担任的职务是鸡西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民族器乐考级专家评委,他所获得的荣誉是鸡西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他的专业技术职称定为副研究员。 二1992到1993年,正当李景忠先生音乐创作进入到辉煌时期,他为了艺术创作更上层楼,毅然离职报考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学习,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特批招收的新生。他是班级年龄最大的学生,他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作曲四大件,即和声、曲式、配器、复调,又细心的钻研和掌握了作曲的重复、模仿、对比、递进、扩展、对位及中外名曲欣赏等高深乐理及作曲技法。他师从徐振民、牟洪、刘康华教授,结识了李凌、赵沨、李焕之、吴祖强、姜嘉锵等音乐界名家。两年的中国最高音乐圣殿的学习和熏陶是他音乐创作上的加油站,是他创作水平质的飞跃的重要拐点。对他日后的音乐创作历程具有重要意义。他找回了自己创作的价值,找到了时代的音乐感,认识到了音乐是一门感性艺术,懂得了歌曲给听众以节奏教育,识谱教育,知识教育,歌唱教育,欣赏教育的宽泛内涵。他走出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大门,又走进了鸡东这片黑土地,迎接他的是他艺术人生中的第二个创作的春天。2001年,李景忠先生只身一人到深圳闯江湖,他受聘于深圳观澜中学和龙岗区坪地二小少年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指导教师,他指导的明珠少年管弦乐团参加了北京举办的中学生艺术节,获演出金奖;他亲自组建并指导的坪地二小民乐团,参加深圳第七届少儿花会获二等奖,在宝安区中小学科技节,他指导的“野路子乐队”获一等奖;2002年他创作的歌曲《深圳春光美》获宝安区百万劳务工文艺汇演创作一等奖。南下深圳,李景忠先生享受到了在特区成功的喜悦,但他却时刻眷恋着家乡黑土地。2007年8月30日,由鸡东县委宣传部主办,县文体局、文联承办,在鸡东县双拥广场举办了李景忠新作品《福满乾坤 唱响鸡东》盛大演唱会,上千名家乡的父老乡亲参加了这场音乐盛会;2010年8月,李景忠在鸡西友谊酒店举办了一场《福满乾坤 唱响鸡西》的高水平演唱会。由市委宣传部主办,文广新局承办。15位鸡西籍的歌唱家,演唱了他为词作家,王晓廉等人谱写的《故乡的母亲河》《美丽的乌苏里江》《梦回故乡情》等19首歌曲;2012年7月28日,李景忠先生在曾经工作过的平阳镇文化站二楼多功能厅,热情辅导了由十几名农民兄弟组成的民乐队,精彩地演奏了《金蛇狂舞》。他还专门为家乡谱写了《平阳镇,吉祥福地》的歌曲,由歌唱家朱晓霞现场演唱,并制成了音乐MTV带。一阵阵动听的歌声,响彻在百年古镇八角楼的上空。三李景忠先生曾饱含深情地说:“家乡的黑土哺育了我,家乡的父老教养了我。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我更爱家乡人的勤劳、善良、勇敢的美德。家乡是我的根,我要永远为家乡的腾飞欢唱讴歌!”正如李景忠先生所言,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歌颂家乡是永远的主旋律。从扛鼎之作《美丽中国》《放歌盛世》到《福满乾坤》《无言大地》……他创作的大量歌曲,名家作词者并不多,大量的歌词都是鸡西的本土作家,其中有一些就是他在本地的多年合作者,朋友及基层歌词作者。这样就形成一种李景忠歌曲创作现象:“山水因美文而远播,美文因山水而长存”。这些大量的家乡颂歌不翼而飞,不胫而走,传播到全国各地。如《鸡西画卷》《桑梓之情心相连》《鸡西神韵》、《鸡西请你来》《兴凯湖渔歌》《家乡有个八角楼》《北国映山红》。他的音乐道路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泥土之中,他的歌曲优美的旋律散发着民族、民间的音乐芳香。李景忠先生在音乐创作上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为中小学课本古诗词谱曲。在他的影响下,全国掀起了谱写古诗词歌曲的热潮,谷健芬用13年写了50首古诗词歌曲。在作曲创作中,李景忠先生开创了两个先河。一是为古诗词谱曲的先河。1988年他谱写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歌曲集》,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89年与徐景文共同谱写的《中学语文新编配曲古诗词》,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过歌曲创作使古诗词音乐化,让中小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到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帮助学生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是个创举,深受中小学师生欢迎。他因此赢得了荣誉:获得省政府文艺大奖特别奖,受到教育部和中国音协的嘉奖和表彰;二是开创幼儿音乐教育之先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李景忠先生编著的《幼儿四季歌画》,囊括小、中、大三个班的教材,给四季诗谱上曲、编上舞,配上画。这是幼儿音、体、美“三育”统一的好教材。同时,又出版了《儿童电子琴弹唱》《鼓号队的编配和训练》等专著。这些儿童早期启蒙教育读物简洁、好学、易懂、好记。曲调清新,欢快跳跃,加上旋律和节奏上的简单变化,深受孩子们喜爱,是幼儿教师的好教材,也是学生家长的好帮手。中国梦歌曲是国家形象的代表,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李景忠先生以极大的政治热情为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配合中心工作讲精彩的中国故事。他先后为王晓廉《祖国为你骄傲》《创新的中国》《追梦》、为韩文彬、徐景文《巍巍我中华》、惠相海《龙腾狮吼迈向新世纪》《美丽中国》《中国梦》谱曲。他积极参予国务院以“精准扶贫”为主要内容的平安116LCF系统平台的歌曲创作,这个平台歌曲创作的主题词为包容、普惠、共荣。李景忠先生创作的歌曲集《无言大地》是他从自己诸多创作的作品中的精选本,体现了他新的创作理念和创作风格。这部歌曲集有以民歌为源头的民族唱法是他歌曲创作的主体。“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为此歌谱写的曲调就充满了清新的乡土气息,使激情、柔情、不断地在曲调中喷涌。他所谱的乐曲有时融入美声,如《美丽中国》是一首气势磅礴、难度较大的歌曲,经过朱晓霞的的深情演绎,提高了歌曲的欣赏性;以流行歌曲为元素的通俗唱法是他歌曲创作的新探索;他为尚德文作词的《快递小哥》谱曲是在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大量吸纳通俗唱法的元素,使这首歌曲结构短小,通俗易懂,形式活泼,情感真挚。这种曲调接地气,好听就听,顺耳就唱,今被广泛流传和欣赏。这种较之某些流行音乐缺少品牌的歌曲,有人称之为俗文化。他创作的歌曲做到了民俗、民族的融会贯通,可谓雅俗共赏,这是一个作曲家创作理念的质的飞跃。收进《无言大地》这部歌曲集的有多首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做人处事》,这首寄语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诗意解读,同时蕴含着“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境界和理想。纵观李景忠先生几十年创作的音乐作品,从北疆的兴凯湖畔到南疆北海的防城港边,他谱写的歌曲,每个音符都紧贴着黑土地,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着社会的正能量,可以谛听到祖国与时俱进的铿锵脚步。
(参照滕宗仁:无言大地写春秋 优美旋律唱家乡;刘维斗:缔造最美旋律唱响塞北龙江 。向两位作家致敬!)

独特、独到,与众不同,创意无穷。
探索创新,创作精彩!人民声音微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