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随笔
作者/韩君祥 诵读/老菩提
季节总在不知不觉中变幻,时光总在不知不觉中溜走,记忆与思绪又总在不知不觉中停留,尤其是在中秋。
“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端午,或是中秋,乃至重阳,这种思情,不仅仅是亲情,友情和爱情,我感觉更是一种乡情,悠悠袅袅,拂之不去,从心底升起朦胧且清晰的状如晨曦中沾满晶莹露滴的蛛网一般,粘(nian)在慵懒的笑脸上。

对于秋,这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季节,总体上来说也就分三个阶段:初秋、中秋和深秋,一如人生。
初秋薄凉,一切葱郁,如人青年时,血气方刚中略近成熟,感觉中却又缺了点什么。
深秋则迟暮,虽五花斑斓,风韵正浓,难眠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憾然味道。
最喜最爱当属中秋,中秋成熟稳重,大气儒雅,华丽而不骄奢吝啬。

中秋是属于丰收的,他从累累硕果的枝头上走来,从金黄的田野间走来,从挥汗如雨激情四射农民的笑脸中走来,一路喜悦,一路高歌。中秋是属于诗词歌赋的,在唐诗中放眼,在宋词间拣拾,在元曲里采撷,悲喜也好,感叹也罢,无不在浅吟低唱逸兴,长啸狂歌骋怀。
当然,不得不说,关于秋,诗词中最喜欢的还是毛主席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还有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句子了,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一扫悲凉之气!

说尽千万,对于我而言,只能说中秋是属于游子的。身在异乡,漂泊的脚步在哪里,中秋就在哪里。
时值月半,恰好月圆,今年中秋与国庆正好重合为一天,思想起一切,不禁无语,任凭“对影成三人”“冷落清秋节”了。

异乡的山再高,水再美,也没有家乡的味道,尽管有风轻雨柔,尽管月朗星稀,都不如家乡的稻谷香,都不如老屋的炊烟袅袅,都不如家乡的鸡鸣犬吠蛐蛐叫,更不如父母妻儿门口的眺望……
中秋,中秋,我真不知,该怎样把那个沉甸甸的“秋”字,挪下心头?


✍ 写诗的人 ✍
韩君祥,男,汉族,吉林舒兰溪河人,72年出生,祖籍山东,初中毕业,农民工,酷爱诗歌,作品都是在打工期间于工地工棚随性而作,不曾修酌,但不失真性情,我爱诗歌,一如深爱养育我的黑土地,更如我眷恋我的母亲。
🎤 读诗的人 🎤
段爱国(网名/老菩提) , 一级注册艺术设计师,新浪网、蜻蜓FM、等诸多媒体平台特邀诵读导师、金牌主播。中国朗诵联盟会员、中华诵读联合会会员;大东北朗诵艺术会艺术顾问、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剪纸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理事。
长篇小说《天生间谍》等作品在《懒人听书》上展播。曾参加《国际仓央嘉措诗歌朗诵颁奖盛典会》、《首届全国“散文诗”作品音视频大赛》、《普林斯顿大学文化节术节》交流等并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