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鹏
当我们走过一地花开,秋雨中的山峦,云雾缭绕,眼前的风景被剪辑成了一抹连续剧,在我眼前闪过。而一种情谊始终在我的心里萦绕着,一句感慨始终在心里回荡,感动不已。感动我的主角就是长安大学的刘吉发教授和商洛市高级中学的周志刚校长,两位良师益友39年未相见,归来依旧情谊深。我接着添了一句“归来依旧是少年”。2020年8月29日,刘教授被我邀请来参加大秦岭乡村振兴智慧研究院的主题活动,作以秦岭山珍产业开发论坛为主旨的演讲,周校长正好开学忙碌,事先多次说来陪,但忙的没有顾上。这一次2020年9月19日,刘教授带领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行10位博士来调研党建引领绿色产业发展主题,看了“商洛蓝”品牌食用菌发展和“兴茂核桃”品牌产业发展,认真听取了党建带动情况的介绍后,刘教授感慨:“我们的发展希望在党的坚强领导,发展的广阔舞台在希望的田野上”。

周校长出席晚宴陪同刘教授一行人。两位先生感慨道:“我们是毕业后39年未相见呀!”我在一旁也是感动不已。我之前以为两位先生是同学,应该经常见面,没想到刚刚联系,今天才得以见面。我多次安慰两位先生,“39年未相见,归来依旧是少年!”刘教授刚刚被评为“陕西省师德标兵”,周校长也是刚刚被评为“改革开放领军校长”。两位老同学举起了杯中酒,刘教授说,几十年以来,不管任何场合,任何人劝酒,我都是滴酒不沾。一旁坐着的闵军教授也连连说,“对对对,认识刘院长7年了,他就没有喝过酒,就没见过喝酒”。周校长也体贴地说,刘教授不喝酒就算了,以茶代酒。刘教授慷慨地说,喝!虽然一直不喝,从来不喝,今天为39年同学相聚干了这杯酒。大家也被这深深的同学情,还有风雨兼程三十几载所感动不已!共同举杯,一饮而尽。
认识刘教授是省委宣传部在长安大学召开的文化产业论坛,我作为商洛的代表参会。一到长安大学签到,就被接待的同志领到刘教授跟前认了乡党。作为承办方的刘教授特别忙,叫住我说:“活动结束后你不要走,我要单独请你吃饭,好好叙叙乡党情谊。”论坛结束,送领导、送嘉宾、送媒体人等,一结束刘教授就叫我随他到了办公室,送了我三本他自己出版的文化产业类书籍,还签了名,并且告诫我,人生奋斗不要怕起点低,只要有恒心,就会不断前行、进步。自此结识,就有了后来和商州区委宣传部领导,商洛万达广场领导一起游赏江山好风光,游赏莽岭绿道,观瞻北宽坪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商洛蓝食用菌种植基地和兴茂核桃产业公司的续篇了。

刘教授给了一篇他发表在省政协机关刊物上讲述自己奋斗历程的文章,通过阅读从秦岭到长安的故事,我才知道先生是商州区三岔河人,中专毕业在三岔河当老师,一干就是8年,期间步行、骑车翻过秦岭的老路。由于那时候没有隧道,上一次城比现在上西安都难。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从中专到大专,到本科,到研究生,到博士,到荣升为二级教授,“师德标兵”,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长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省政协委员,全国百所“双带头人”支部书记,陕西六所其中一所的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带头人,做理论研究和实践研学,才有了今天调研党建引领绿色产业发展,政产学研一体协同发展的这一次活动。
商洛市委党校王军正教授说,刘教授的奋斗精神是我们的楷模和表率。刘教授影响了他同时代的一大批年轻人,努力上进,刻苦钻研,像市委党校就有几位教授,比如华忠煜教授等都是麻街,三岔河一带的人,都是受到了刘教授拼搏上进精神的激励和鼓舞。
听着刘教授的故事,也接触了这几次。每次活动都是按照约定的时间,刘教授早一个小时左右到场,守约守时。讲座也是备课充分,旁征博引,视野宏阔,创意独到,发人深省,启迪深邃。刘教授有着大山的挺拔巍峨,坚强拼搏的精神,在我的心灵深处成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榜样!这就是身苦志坚商洛人的杰出代表,钢铁意志启迪更多大山里的年轻人走出去,学习学习再学习,前进前进再前进。
听了刘教授的奋斗故事,看着他的成就,感慨他和周校长39年未相见,想着王军政教授对刘教授发自肺腑的尊敬与钦佩,我庆幸遇到几位良师益友,他们作为我的偶像,指引我励志创业、开拓作为,为服务家乡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与时代同行,追梦圆梦。人生就是一地花开,有美丽和芬芳、更要结出硕果。
戊戌年秋晨,微文小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黄鹏,男,陕西省商州人,陕西响当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智路》杂志总编,《大西部》杂志策划部主任,为《商洛规划》《商洛扶贫》《商洛市妇女手工艺作品选》等书刊、画册的主编、策划及撰稿人,著有诗文集《心泉蝴蝶》。

“都市头条---商洛头条"平台,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欢迎提供最具影响力的新闻稿件,最有真知灼见的感悟文章,最具商业价值的传媒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