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阳(鲁国元)
【其一】
一代先师万世崇,春秋大义挂心中。
齐家治国传今古,敬德修身贯始终。
唯愿仁风三界起,但教礼法九州融。
苍天不敢违君意,果让文明处处同。
【其二】
孔林此日鸟啼频,云织霞光贺诞辰。
弟子三千皆守礼,儿孙万众自修身。
先传乐易堪师表,再撰诗书化圣人。
今有中庸遗后世,至诚至性未蒙尘。
【注:孔子(儒家创始人)锁定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政治思想成就:
孔子思想形成的原因概括为:春秋时代的需要。历史文化的积累。生活实践的升华。
孔子思想体系的特点总结为:一是体仁,二是中庸,三是修礼,四是行道。
孔子学说是仁学,源于民本主义,其主要内容是继承西周以来的敬德保民思想;
“礼”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直接来源。孔子的礼,大则治理国家之大法,小则为人处事之礼貌;无所不及的中庸思想,是孔子学说的哲学方法,也是孔子的唯物主义思想部分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辩证法在孔子思想中的典型运用;大同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织部分,寄托了孔子的远大政治理想,是孔子入仕行道,终生为之奋斗的最终目的。
孔子军事思想尽管未成体系,但仍是很有价值的。孔子为了使鲁国立于不败之地,提出了“文事”“武事”兼备的著名国策。孔子十分重视军队的教育和训练,提出了“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的命题,不仅在理论上是正确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有效的。孔子又提出“足食、足兵”,这是其军事政治思想的中心。他又提倡“义勇”,所谓“义”实际也就是一定的政治观点问题,由此可认为他在治军上已开始重视政治思想教育。他还提出“征伐自天子出”的命题和主张,在古代军事思想史上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020年是孔子诞辰2571周年,孔子诞辰日指纪念孔子诞辰的节日,为夏历八月廿七或阳历9月28日。全称孔子诞辰纪念日。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诞生于公元前551年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孔子是极负盛名的思想家,他的很多言论被我们沿用至今。然而时过境迁,千年前“圣人”说过的一些话却因为种种原因被后人所曲解。】
(公元二0二0年九月二十八日【农历庚子年八月十二日】【孔子诞辰日】于江苏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