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题:这是我为评论吕秀彬的《七律.题兰》自拟的题目。前半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吕的散文一直以“素心向美,以诗为文”著称。后半的意思是擅长美文的作家,写起诗词水平又如何呢?前一“为”字,读wèi,意思是“写诗”;后一“为”读wéi,意思是“写成诗了”,这个分句的意思是:为了写诗而写诗,写成的诗,怎么样呢?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9月10日下午6:53吕老师在手机上发给我他写的《七律.题兰》。我于8:31看到后回曰“好!”。他又发:“是胡诌的。”“律诗押韵我还是不太通。”21:21我发了一个竖大拇指的表情图,和下述文字:“谦虚了,韵脚是a。花、芽、家、虾、霞押韵。对仗也很工整,“偷开”对“乱吐”;“浅碧花”对“细嫩芽”;“桃李春风面”对“白衣秀士家”;“鸢戾天”对“过江虾”;“不相隔”对“焕烟霞”。
对于古典诗词,我也只是爱好者,一知半解。对于别人的诗作总想探讨学习。对于吕诗,初览之下颇有好感,心想何不好好探究一番?对自己或许是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于是我决定好好研究一下。且让我做一次“黄鼠狼钻磨套里——假充大尾巴驴”吧。
评论一首诗的合格和好坏,据我所知,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A.是否押韵。B.诗中字词合乎平仄否?C.字词对仗工整否?
A. 押韵是指诗的一、二、四、六、八句的尾字的韵脚是否同韵。《题兰》尾字韵脚是十三韵的一.发、花。本辙a(啊)韵。韵母有三个:a、la、ua。该诗一、二、四、六、八句句末尾字是这样:花(huā)、芽(yá)、家(jiā)、虾(xiā)、霞(xiá)。皆同韵。A条合格。

B.诗中字词合乎平仄否?
这一条要稍费些笔墨。
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每首由八句组成,每句七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颔、颈、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律诗有四种基本格式。本文只就吕诗谈第二种首句仄起平收式。即首句第2个字是平声,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为仄平脚。吕诗首句第2字“案”àn为仄声,末尾两字碧bì花huā为仄平,即仄平脚。
它的平仄表是这样:(“仄”字加( ),指应仄可平;“平”字加( )指应平可仄)。
首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
颔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
颈联(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
尾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
先查验首联:起句中“书”系应仄可平,合格。第6字应为平声,但“碧”bì是去声,不合格;对句中,第6字应为平声,可“嫩”nèn是去声,不合格。
看颔联:起句中第3字“桃”,应仄可平,合格;对句中,第1字“根”gēn应仄可平,合格。第2字应为仄声,但扎zá为平声,不合格。
看颈联:起句中,第3字“笑”xiào应平可仄,合格。第4字,应为平声,但“看”kàn是去声,不合格。第7字,应为仄声,但“天”tiān是平声,不合格;对句无错误。
看尾联:起句中第2字,应为平声,但“定”dìng是去声,不合格。第3字应仄可平,“兰”lán平声,合格。第4字应为仄声,但“心”xín为平声,不合格。第5字应为平声,但“不”bù是去声,不合格。第7字应为仄声,但“隔”gé是平声,不合格;对句中第1字应平可仄,“莫”mò是仄声,合格。第3字应为平声,但黼fǔ是去声,不合格。不过“黼黻”是一个特有的无法分开的词。该字有7解,1、衣服上的华美花纹(名)。2、绣有华美花纹的衣服(名)。3、借指爵禄(名)。4、使华美(动)。5、借指词藻(形)。6、指修饰文辞(动)。7、辅佐(动)。这两个字是无法拆开的。所以可以免错。就像毛主席的《沁园春》中的“成吉思汗”一词平仄不对一样。第6字应为仄声,但“烟”yān是平声,不合格。
这样,56个字的七律,就有:碧、嫩、扎、看、天、定、心、不、隔、烟,十个字不合平仄。毛主席曾写信给陈毅说:“因律诗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换句话说,这首《题兰》是不能叫七律的。

C.字词对仗工整否?
诗词中的对偶叫对仗。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即出句和对句相对。而且词性要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出句的平仄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还要求字面相对,就是构成对仗的字词意义相对或相反。律诗要求颔联、颈联须用对仗。
看作者的颔联,起句“生无”对对句“根扎”,无论词性、字面皆不相对;起句“桃李春风”,出自宋.杨万里的《送刘童子》诗:“长城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然而在“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中,“桃李春风”只作“春风”解。尚有“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桃李春风花有韵,芝兰香气玉无瑕”。这两句诗中的“桃李春风”,也只作“春风”解。
对句中的“白衣秀士”,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出自元.马致远《岳阳楼》:“至如吕岩,当初是个白衣秀士。”白居易的《自咏》诗:“白衣居士紫芝仙”,也属此意。
从词性上说,“桃花”名词对“白衣”名词;“桃花春风”,定中短语,对“白衣秀士”定中短语。皆属工对。名词“面”,对名词“家”,工对。“桃李春风面”是定中短语,对定中短语“白衣秀士家”,也属工对。
从蕴意看,作者说:“开浅碧花”“吐细嫩芽”的貌不惊人的兰花,出身寒微,从未受良师点拨,没见过“桃李春风冠集英”的场面,但它以“根扎白衣秀士家”,不自炫不谄媚为傲。这就是兰花的蕙质兰心。
颈联的“蕙质”指兰花的品质,是形容词,对“霜节”,也是形容词,形容坚贞的节操。属工对。定中短语“笑看”,对定中短语“冷对”,算工对。“鸢戾天”系“鸢飞戾天”的缩语。语出南北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诗句中的“鸢飞戾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鸢yuān:老鹰。戾lì,至、到的意思。“鸢飞戾天”,比喻为功名利禄而极力高攀。蕙质兰心的兰花是不羡慕乃至鄙视一飞戾天的为功名利禄而极力高攀的老鹰的。
“过江虾”,“过江”有两义,一指过长江,二指东晋。据说虾不能过长江,过江必死无疑。这是不是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那些人?对这些好高骛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作者也是蔑视的。“鸢戾天”和“过江虾”义相对,但字面不对,不算工整的对仗。这两句的蕴意是我这个兰心蕙质的人,守真本分,鄙视不择手段、逢迎拍马、钻营腾达的小人;我以坚贞的节操也蔑视明知不可为而为,好高骛远之徒。

《题兰》实际是作家的自我定位。从教几十年,一心教书育人,埋头文学创作,决不希图去谋个一官半职,仍然白衣秀士一个。“情定兰心”,不羡“黼黻焕烟霞”,是吕老师的真实写照,好一个秀才彬彬!
对于诗词,我也初学,属于“一瓶不满,半瓶逛荡”的货色。今天写这么些,完全出于兴趣、爱好,也是借百度搜索、查找资料的机会,藉以提高,充实自己,绝无显摆自己,贬低他人的意思。望作家本人和同好谅解。当然也算引玉之砖,望方家指正。
最后要说的是,既然不算七律,那算什么?退而求其次,不以“七律”标之,只标题名《题兰》,那就是遣词造句、韵律平仄、工整对仗,皆十分出色的旧体诗改良诗。就水平言,吾不及也!
附带说一句,评来评去,居然评了20篇了。“20”是个节点,值得庆贺一下。人逢喜事精神爽“莫使金樽空对月”,好,来浮一大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