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锋
图/实拍
9.26号,“两广爱心之家公益协会”十位志愿者,在国庆、中秋双节前夕,慰问了抗美援朝老兵和三个镇的山区特困学生,如此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从未间断过。
和去年的这个时候不同的是因为今年疫情还没结束,团队决定将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减少了一半,还有一个不同的是,今年的志愿者很多都是新面孔,其中的一个新队员就是我们以前扶助的对像——亚昆。
活动分两组进行,第一组由退役军人东明带队去看望白垢镇西河村抗美援朝前线通迅员明火森老人,当老人一见到慰问小组的志愿者时,紧紧拉着志愿者们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有真诚的微笑。退伍军人东明,如同见到久别重逢的战友,向老兵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虽然他们相隔三十多岁,但军人与军人之间的情感是相通的,很多退役军人都和我讲过这句话,心中永远装着党、部队,还有那份情同手足的爱。
看望山区特困学生的小组由超哥带队,他毕业于法律系,说服力强,处事细致,在和江川十四岁的孤儿交谈时,每一句贴心话都让小姑娘频频点头,有时在和小姑娘交谈时话句中喜欢夹带一些英语单词,我问她是否听得明白,她说可以。十四岁的她已经读初三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作业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工工整整的。
平凤蟠龙村十三岁的陈庆标,就读小学六年级,四岁多就失去了父母,跟着长期患慢支、连走路都气喘的伯父生活,伯母也一直瘫痪在床,一家人仅靠二十多岁的堂哥打工养家,近两年虽然享受了困难补贴,但是,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穷人的孩子好当家这句话真的说得没错,十三岁的庆标,聪明、文静,学习成绩一直排在班上前几名,他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后,家务事也毫无含糊。
从帮扶特困孤儿、学生的第一天开始到现在,孩子们在慢慢长大、成熟,学习成绩依然处于优秀之列,并且知书达理,文明礼貌。这个过程中,与志愿者们父母般的付出、关怀、正确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志愿者们常说:虽然累一点,但心中好欣慰。
志愿者们在付出,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一样在付出,希望尽自已的能力去帮助那些失去双亲的孩子们。如陈燕老师,每次活动她都积极参与并尽自己的能力捐款捐物,她懂得孩子们想要什么,因为她亲身经历过自己丈夫因为重病在广州治疗时让家庭一贫如洗、希望有人理解、有人帮助的心情。
当知道两广爱心之家公益协会去看望特困孩子们时,时代口腔科韦医生和军人世家褥陶琳女士捐来了月饼。
封开消防战士黄逸飞二次捐款追加慰问金,希望为孩子们加点营养。
在这个充满文明、爱心的社会里,在过好自己小家庭生活的同时,他们没有忘记那些因为失去父母的孩子们,辉鹏车行梁厂长说:“我们就是他们的父母。”
多么帖心的一句话。
几年后孩子们又将走进工作岗位,他们将用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就像这次曾经也是特困孩子的亚昆一样,在技术学院学会了汽车维修专业并有了工作,首先就是想到去回报社会,他和我说:“肖医生,很感谢你们,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刻你们出现了,并一直帮助我到毕业找到工作,时刻叮嘱我、教育我努力学习,回报社会,让失去亲人的我重新找到了家的温暖。”这是他们肺腑之言。
四个特困学生中,有两个在学校补课,昨天已经接到了我们发给她们的通知,今天午休时,收到了团队利用微信发给她们的节日慰问金。孩子们很感激,说要努力学习,考个好学校,长大后不让我们失望,出来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先做志愿者。
公益志愿感染了社会,感动了被帮助过的人,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益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宽、爱心满满。

202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