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次交锋 (2)

五月十日。
四义原。
北赵都督王蒙以中军陈于四义原北,副将北赵虎臣郝经领右军其东,北燕大将杜阳领左军其西。众颇严整,摆出大战架势。而后魏方面,孟观、门下仪从事固祁、武猛参军遂宁、副将彦超、紧随萧舒以中军陈于四义原南,史延嗣领精骑在中间列阵,虎豹营指挥使赵思绾领虎豹营护卫萧舒,萧舒全身披甲跨马在阵前督战。马步军右厢都樊赫领右军。马步军左厢都胡重领左军。
“我用赵军就可以击败建州军,哪用得着燕国人。”王蒙骑于马上对身边的诸将说,对面的建州军少,他看了有点后悔联盟北燕。“今天不但要一举击败建州军,还要让燕国人看看我们赵军的厉害。

诸将皆觉得王蒙的话很对,也都表示同意。
西面。
北燕大将杜阳用鞭驱马到阵前观望建州胡重的左军,其阵势和军容,他观察后觉得建州军是强敌,不能贸然进攻,不比被杜阳击败的乐阳军。杜阳,北燕大将,燕云人,少时随父杜询,北燕兵屯魏博(治所魏州),于“银枪节效军”中习武差遣,北燕主图取燕西之地时,以为杜阳为燕西边州别置经略使,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后因功,进爵为燕西郡王,或称燕西王。
这时东北风很大,突然又转为南风。
王蒙,北赵鹿州人,早年是北赵河东州都督武旻的部将。武旻死后,王蒙任河东州都督,擅长重骑兵冲锋。四义原之战中,指挥北赵右军,击溃后魏建州军樊赫右军,阵斩樊赫右军几员骑将,几获全胜。后因战马倒地,被斩杀,遂致大败。

“都督,出击吧。”部将王得中向王蒙进言。
“我看风势对我军不利。”在王蒙右的部将周光逊说。
风吹起王蒙头盔上的帽樱。
“命东军先进攻。”
“得令。”王得中骑马持着赤旗来到东军,副将北赵虎臣郝经令部将宋顾坤率八千余精骑冲击樊赫的右军,宋顾坤隶郝经帐下,为铁骑散员都,加检校太尉。
“冲啊。”八千余精骑来势很猛,马踏过的地方,飞溅起了尘土。见前方尘土,樊赫在阵前忙令弩兵立于地以脚踏具弩,八石具弩虽没十石具弩的射程,但也能达到四百米。

“蹶张。”
前排弩兵们脚踏好具弩,并举弩勾其机待发。
“射。”樊赫大喝了一声。
“后退。”前排弩兵射完,听令退至到第三排。
“蹶张。”
“进。”中排弩兵举弩上前。
“射。”冒着樊赫右军的弩兵再次射来的箭雨,八千余精骑依毫不畏惧,数轮箭雨之后樊赫右军也出动了五千精骑。“杀啊。”与此同时,北燕大将杜阳那一方,前锋点检张遂见东面建州樊赫的右军五千精骑与己方的宋顾坤率八千余精骑交战不久,逐渐地抵挡不住。“机不可失,将军。”他对杜阳说。
杜阳沉默着没有吱声。
樊赫的右军在阵前一连北斩杀几员骑将,面对这种敌众我寡的局面,身边的人难免怀有畏惧心理。而萧舒反而更加镇定,马步军左厢都胡重率左军从东面出击,武猛参军遂宁率中军史延嗣领精骑于正面出击。血战一直杀到黄昏才各自举旗收军。樊赫率骑兵临阵脱逃。建州右军被击溃,有数千步兵解甲投降。当晚,对于战事紧急,建州右军被击溃,众人于大帐中同萧舒议事。
“据闻数千兵士解甲降于北汉,皆都被斩。”
“可恶的樊赫。”
史延嗣,云州人。为人勇悍骁捷,曾以戍兵守边,以功迁龙捷右厢都,领建州防御都,在四义原战中率先冲锋陷阵,授华州防御都,后在信帝征北燕时,史延嗣勇愤俱发,左右驰击,解而复合者数四,遂殁于阵。信帝乘胜而进,围城之役,诸将议不一,故久无成功。闻史延嗣战死,遽班师,仓卒之际,亡失甚众。信帝既惜史延嗣而愤无成功,忧忿不食者数日。赠史延嗣勇悍候,优恤其家属。
“贼气骄,力战可破!”门下仪从事固祁看了对面史延嗣的话说,“龙捷右厢都可担当右军,麾下多能左射者,建州安危,明日在此一举。”史延嗣虽勇悍,但现在被固祁这一力荐,他不得不思考地抿了下嘴,顶风而上。
孟观点点头。
“好,就这样。”
众人此时还不知道樊赫领数百余骑南走,控弦露刃,已到了粮道,一路剽掠辎重,并扬言,“赵燕攻至,建州军败绩,馀众已降。”押兵放下辎重,受惊纷纷而逃,失亡甚多。
“将军,我们为何不去投北赵?”
“自古降将天地不违,一物投诚,则神明可交。”
樊赫的话说的很对。当年,北赵代郡太守康延奉一城投后魏,任捧日军使兼南面招讨指挥使、迁检校司空、拜检校太保、赐名萧延,迁保义军都指挥使,惠帝十三年担任讨伐北燕前锋,居功至伟。而我们目前?只有区区数百余骑……,副将王衍细想到这便不再语。




可爱小池塘 可爱池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