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回来的春天
文/朱少华

很久没有这样静寂过,很久没有这样焦灼迷茫过,很久没有这样热泪奔涌过……当一种可怕的微生物伴随着庚子新春的钟声敲响降临的那一刻,我自由快乐的户外生活便“无情"的向我关上了大门。我是一个特别热爱运动的人,锻炼几乎成了我生命中最快乐的一件事,无论是赤日炎炎、雷雨大作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凛,冰雪覆盖的严冬,也从未阻挡住我运动前进的脚步。每天早晨还没等太阳完全露出笑脸,我就早已经从床上爬起,一阵风似的来到了"运动场“、公园。这里的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宜人,深吸一口仿佛能透彻整个心扉,精神倍增。
放眼望去,整个园内到处是一幅幅生龙活虎的画面,跳舞的跳舞、练剑的练剑、练太极的练太极……人人身上处处散发着青春,我迈着轻盈的脚步和众多的跑步者一样,绕着湖畔一边奔跑一边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周围的自然景色。只见岸上花红柳绿,芳草茵茵。静静的湖面上漂浮着轻纱般的薄雾,时不时的隐隐看到几条鱼儿欢快的跃出水面。树上的鸟儿也都成群结队,个个撒着欢似地在枝头跳起了迷人的舞蹈,清脆的歌喉仿佛把树荫下芬芳四溢的小野花迷得摇摇欲醉。

公园内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湖边那些痴迷的垂钓者了,他们气定神闲,时而抛竿放线,时而飞竿擒鲤,那副悠然潇洒飘逸的样子宛如超凡脱俗的仙人。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迎着暖暖的朝阳和款款的清风,一口气跑完上万米的路程,之后,和往常一样,稍作休息,便带着爽爽的汗水和无比愉悦的心情,哼着小曲儿,慢慢悠悠的走回家……其实,最令我期盼向往的还是双休日,每到这一天,我便呼朋引伴,驱车到很远的郊外踏青云游,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风景大餐。那一片片茵茵绿草,那一株株翠绿松林,那一条条清澈流动的小溪,曲折幽静的林间小道,婉转清丽的鸟音,还有那如幻如梦醉人的湖光山色,是那样的令人魂牵梦绕,心潮澎湃。玩累了,便把随车带来的,什么鸡呀,鱼呀,酒呀……统统拿出来放到一起,然后,埋锅造饭,就地取材,搭灶的搭灶,捡枝的捡枝,做饭的做饭,个个忙的不亦乐乎。等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大家便围拢在一起席地而坐,谈笑风生相互打闹,讲笑话,侃大山,猜谜语,录抖音……面对眼前熊熊燃烧的篝火,嗅着锅内飘出来的诱人扑鼻的香气,个个垂涎欲滴、馋相百出,那情景真是既可笑又有趣儿。就餐时,更是趣味横生,热闹非凡。大家推杯换盏,龙吟海啸,你争我夺,豪情四射。酒过三巡,便各自亮出看家的本领,跳的跳,唱的唱,吟诗的吟诗……一时间整个山谷到处回荡着欢声笑语…也许,美好的事物从来就是那么短暂,当我还在为下个出行做准备时,可恶的冠魔却从天而降,摧毁了我所有的美梦,一夜之间,整个小区全部被封,所有居民只能老老实实呆在家中不许外出,耐心等待通知。这突如其来的指令,对于经常爱运动的我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还没熬过三天,我就受不住了,感觉身边的空气在凝固,心在狂乱撒野,如同困兽一般急得上蹿下跳。时间,在一天天悄无声息的流逝,随着疫情形式的不断恶化,此时我的心情更是惶恐不安,一片灰暗。

眼看着身上的赘肉在一天天疯长,精神在一天天消瘦“。我在万般无奈中趁人不被,四处搜寻尽可能逃出去的缺口,可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小区内所有能出去的地方,都被封闭把守的严严实实。我在彻底绝望中,不得不退回蜗居的"老巢“,继续在漫长的等待中苦度时光。为了能尽早走出心里阴霾,打发百无聊赖的日子,手机便成了我手中唯一暂缓疲劳寂寞的调色板,没事儿时,发发视频,看看快手,微信聊聊天……可时间一久,仍难排遣心中的乏味和无聊。由于长时间的"禁锢“,我的神经似乎早已经没了方向,在焦灼迷茫中冲着窗外不住的喃喃自语,我的春天,我的春天,你到底在哪里?直到有一天,当不知何时写的一篇篇文章带着淡淡的墨香精神抖擞地"凯旋"到我的手中时,我顿觉眼前一亮,沉默已久的激情火花瞬间被点燃。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天天想,夜夜盼四处寻找的春天早就驻扎在我的心里。现如今,疫情防控还在继续,一想到那些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昼夜奋战在武汉前线上的可爱可敬的白衣天使和恪尽职守的人民子弟兵,我顿时精神焕发,热血沸腾,带着神圣的使命感和无比崇敬的心,拿起手中的笔,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火热的抗疫宣传队伍中。"疫情难阻春天绿,燕子佳音已在途"。是的,虽然我留不住春天前进的脚步,但却能让春天的大爱种子在心灵的沃土中盛开出最香最美的鲜花……
作者简介:
朱少华,男,1969年7月6日出生,双辽市人,大专文化。笔名:菱角、沙舟。网名:诗露花语。笔耕30余年,有数百篇诗词、散文、小说、杂文,散见于《诗刊》、《诗赋中华》、《吉林日报》、《城市晚报》、《长白山诗词》、《吉林诗词文库 》,《吉林教育 》、《四平日报》、《关东作家》、《四平市百年诗人作品选》等三十余家书刊及网络平台。原双辽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辽水歌吟》会刊编辑。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平市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辞赋社社员。就职于双辽市林木管理站。现任四平市宏学图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