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秋夜闻鸿 56
文/三木秉凤散文诗选
杳杳闻鸿云断魂,荻萧飞落叶纷纷。
风吹沚畔芙蓉面,雨打秋山薜荔村。
点点黄花青壑近,盈盈绮水碧峰欣。
无情哪念有情苦,只笑书生与醉吟。
秋景.和频阳人律诗而作
文/三木秉凤
钟林贯壑耸参天,丽女飏裙舞蹈翩。
碧草弯溪穿圃苑,黄花落径绕桑田。
湖光映色亭台秀,涧水生风玉柳纤。
漫野秋颜凋景醉,荧屏溢彩绽文坛。

陋室自铭 57
文/三木秉凤散文选
寄语秋风客,知君万念休,春情当不远,鸭暖江中游。人大都会犯下贵我而贱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玉,书中自有灵魂伴,书中自有蝶蜂逐。文人墨客,以书为侣,夜读朝著习惯自然,文人书房,有人自称陋室,有人称之墨房,而我之书房却不象书房,言之书床更为合适!房间里真是“漫卷书溢”,半开或折页的书纵横驰骋,亦许每书读毕,皆折页单放,以次“承袭”下去,其实“次次”皆为了寻答疑案很可能又翻开了另类书籍,即使整理房间不愿动斯“半卷之书”,久而久之,这种“卷漫书溢”的风景当现书廊大观。我常以诗自嘲:蜂蝶无意帆沧桑,独恋心园半卷香,莫比昔公鸿鹄志,约简陋室化墨房!这却并非名幅其实,我有时也堕性十足,此应是他人书风与人贤兼具的写照。
其实我们的书房不在简陋与豪华,亦不在外饰而在于“应用”。我常观企业大家的台椅背后,帧装经典琳琅满目,书橱擎天别样奢华,然细观则嵌书清新,似乎丝纹未动!书房成为商贾政客的装饰颜容,面似携带儒商之风,然而对案言几,却肤浅如童,俗不可忍,故吾早已领略其文粗智拙之缺憾。

人生之历,不过为自己阅历与他人经验之合,而他人经验智慧皆写于书中,故而读书就是向智者学习。也许心有多大,舞台当有多大。书房虽简,但书内的世界却是无穷无尽的。虽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有帆通文海,书中有径贯天衢。书的世界犹如草原观景,“似穹廬,笼盖四乡,天沧沧,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书卷的智慧领悟,就像风吹草低见牛羊一样,用勤勉之风一览牛羊之丰。
素朴之人亦知外添几份花美点缀,书房一隅,摆了几盆鲜美的花草,一曰赏目,二曰净气,三曰灵交。如之以来,淡淡的花香与朴质书香交相映鼻,室陋花艳,唯家猫护之,家中小猫作为护花使者与护书使者,也俨然成为书房的主人,满室杂乱但很和谐,似乎在人与猫的相处中找到一种净美与默契。

寒窗飞梭,日走星驰,秋尽寒归,又是大地凋零时。春秋一梦,夏冬知觉。也许万物需要蕴藉能量,也许蕴蓄的能量需要萌发, 一切生命就这样在寒暑阴阳交替之中!书房的我不知什么是寒窗之开始,也不知什么是寒窗之结束!红尘嚣嚣中,时间的概念早已模糊。现代人们都用权利“自由”来挑战时读空的“限制”,我却用时间挑战灵魂的自由,用青春去赌一把明天,用墨香去薰染灵魂的世界,文以载道,大化天下,化之为何?化之为缘。在这清清静静的世界里,人所思考的东西早已不是现实的“花花绿绿”而是历史的“点点滴滴”,兀自立于窗前,观朝云衔山,送夕阳霞退,只留些许余辉淡淡栖于山林沟壑之中,默默无闻地等待明朝异彩重现。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