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继承,1989年9月出生于湖北麻城。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清华大学EMBA。爱好文学、书法,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家学会会员。集团旗下拥有华视中广国际传媒(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华视中广影业(湖北)有限公司、湖北富承科贸有限公司、北京无远弗届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力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别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华视文旅集团等多家子公司;公司业绩持续保持每年200%的复合增长率。26岁时成立的“华视中广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29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成为全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公司市值超6.6亿元。连续两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主办的“中国经济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人物年会”评选为“2016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和“2017年度中国经济年度新闻人物”。目前集团传媒版块业务正筹划主板上市。
三十而立不慌(外二篇)
文/陈继承
真的三十了,莫名的有些慌。
怕被别人说已不年轻,老大不小了。
怕年轻有为等形容词离自己渐行渐远……
仿佛昨日还在为如何通过高考,去往心中的城市而废寝忘食,挑灯夜战。今天竟然狗日的三十了,终于再也不好意思在和小美女聊天的时候自称男生了……
要知道,上大学那会儿,30岁的男人在我们眼里可是不折不扣的中年大叔啊,仿佛觉得这种场景离自己还有很远很远。
可现实就是那么残酷,自己真的三十了,即将步入中年大叔的行列。谨以此文,纪念逝去的三十年。
自幼家贫,不得已寒窗苦读。19岁只身前往大西北,哪里苍凉,就去往哪里。天不怕,地不怕,逃课创业,楼顶示爱。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胡须飘逸,孤独孑傲。用梦想的镜子照到未来的自己,策马扬鞭,驰骋于大漠楼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曾几何时,自己还在被窝里暗笑岳飞少了几分豪气。可十年下来,早已在商海横流中摸索得鼻青脸肿。每每在昏黄的路灯下,浅唱低吟,迎风行走,找不到回家的路。
这些年,写点文字,算是寄托。确实爱不上麻将和泡妞,觉得那样太浪费时间。麻将输来输去,打到精疲力尽,还是空虚不已,倒是看到牌场生意日渐红火。泡妞就更不用说了,花时间又费钱,这两样我一直都很紧张。
曾在深夜收到大学生读者发来的信息,大意是,感谢我的一些经历在他最迷茫的时候看到了希望,让他走出迷茫困顿,从此渐入佳境。
我给他回:你要感谢的,是你自己。
这哪里是我和文字的作用呢?任何一个人的觉知、了悟,皆是源于自己。
所以,三十而立,立的是自己!
我是从来不信,那些绝望的人,听到几声悦耳鸟鸣便又开始珍视生命;那些堕落的人,喝碗励志鸡汤就从此奋发图强。
外力从无如此强大的能量,主要还是内力,关键还是靠自己。
围棋中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做复盘。在每盘棋之后,要重新摆一遍,分析哪里下得好与不好,重新推演一次。后来,柳传志将复盘引入联想的三大方法论之中。
我们要从别人的故事里复盘,以汲取能力,更要从自己的经历里复盘,以迅猛成长。
每一次挫败失意、苦痛挣扎,留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是廉价的懊悔,更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失足后空余恨。
要做最残酷的资本家,榨干三十岁以来所有悲辛过往的剩余价值,悟出“道”,学会“术”,让它们成为丰满自己骨血的养分。
我越来越相信,每日三省吾身,不是一句迂腐的空话。日日宛如新生,并非一句文艺口号。
是过往每个阶段的自己,成就了今天的我们。付出过的青春热血,挣扎过的绝望岁月,曾经每一个俯身哭泣的姿态,都是为了成全今时今日有力的手,将自己软弱的肩膀扳过来。走过的夜路,是为了无限接近不远处的坦途。
所以,三十而立,立的是未来。
年少时曾经无数次想象过自己三十岁的场景,已经赢得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或者早已开始大腹便便、头发渐稀and离不开那浸泡着枸杞的保温杯,成为令人厌恶的油腻中年男人。
嗯,初心不改,幽默面对,才是三十岁男人们该有的人生智慧。
因为孔夫子的功劳,三十岁对于中国男人变得有特殊的意义。
“三十而立”到底意味着什么?
有人说,在这个年龄需要给自己和世界一个交代。
思考再三,而立之年送给自己的人生礼物不是给世界一个交代,而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
三十岁,平凡的人生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这一年,我开始听自己的话,用心去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简而言之:跟着心走。
不出意外,很多战友会选择临阵退缩;
不出意外,很多所谓专家长者的人品会让你重建三观;
不出意外,很多之前得到的承诺都会失信……
然而,也会有意外。
意外得到了很多未曾预料到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以及经历了许多无法想象的精彩故事。
还有更多的对未来的期许和雄心壮志。
记得有款鞋,穿了十年就没换过,正如那条重要场合必打的金黄色书法领带,不是没有更好,而是习惯了,我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初心。
从一开始,就没变过。
活得明白,与时间无关,跟阅历有关。
在折腾的日子里,经常能体会到前一秒是地狱,后一秒是天堂的感觉。亦会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乐趣。
据说人生也只有见证并经历很多的跌宕起伏,升沉荣辱之后,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体验到很多人一辈子才有可能体会到的酸甜苦辣。
自己所能做的,只有尽全力将一切做到最好,静候幸运女神的光临。曾经心有猛虎,如今细嗅保温杯。
很喜欢一句话:创业的终局不一定是走向成功。
我经常渴望结果,哪怕是失败的结果。并不因为结果不好而沮丧,我会用此来练心。努力让自己在低落中寻找安静,在绝望中寻找新的生的机会。这种反差真的让人很透彻和敞亮。以至于,一度有时候拿到胜利结果的时候,自己更多的是不安和失落,觉得危机就在不远处。
失败的切身经验与教训,都将成为人生下一段旅程的宝贵财富。每个生命都因为认知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饱和度和质感。
所有光芒,都需要时间才能被看到。
人到三十,不得不提李宗盛。
很多上了点年纪的中年大叔都喜欢李宗盛,仿佛都觉得李大叔最懂自己,其实绝大部分人都不一定真正听得懂李宗盛。
哈哈,我在此之前就不懂。
我曾在广东出差期间,和李宗盛大哥有一次美好的邂逅。我从广州转车到阳江宾馆,在一楼上电梯,到三楼时刚好李宗盛和两位助理推着行李箱走了进来,应该是刚用完餐。正值人间四月天,大哥穿着背带短裤,棕色麂皮鞋,头戴鸭舌帽,一幅文艺大叔的打扮,而我依旧西装革履,眼神略显从容。
大哥主动看了我一眼,并点头示意。
我说:嗨,宗盛大哥,我喜欢周华健。
大哥抹着嘴笑的回答:哈哈,我的票比华健贵。
我说:您来阳江演出吗?
大哥说:向您报告,我来阳江唱几个歌。
我说:祝您顺利。
大哥说:谢谢!
然后我到了楼层,他伸出手和我握手道别。
回到房间,这段对话,让我久久回味。这是伪文艺小叔遇到真文艺大叔,看来还是火候不够,那时候二十五岁不到。后来李宗盛的《既然青春留不住》全球巡回演唱会,我追了好几场。
因为彼此之间相差一种叫做人生阅历和才华的东西,不真正经历过翻越山丘的三十岁中年大叔怎么能懂得无人等候的那种复杂心情呢。
《后会无期》里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里来的世界观”,深以为然。
岁月只会流逝,不会凭空给谁惊喜。
你不应白白受苦,更不该空空老去。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就感觉像现在的自己向过去的自己温情相拥,轻声道别。
伍迪·艾伦说:曾经我白发苍苍,如今我风华正茂。生活刻薄相欺曾令你白发苍苍,而如今的风华正茂,正踏着过去浴火重生迤逦而来。
噢,三十而立不慌。
一切美好刚刚上演。
二零一九年十月二十四日于家乡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
每每耳边响起这首歌的旋律,我便想起家乡那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如梦似幻,却又真真切切,不时浮现在眼前。
家乡麻城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大别山中段南麓,长江经济带与京九经济带交汇处,为中国八大移民圣地之一,也是“黄麻起义”策源地,红四军诞生地。从这里走出了王树声、陈再道等45位共和国将军,是一片山清水秀、人文鼎盛的红色土地。
每年杜鹃花盛开之际,恰值杜鹃鸟啼鸣之时。在汉语词汇中,花、鸟同名,杜鹃是唯一一例。麻城享誉国内外的杜鹃花海位于海拔1300多米的龟峰山上,分布集中,规模大、年代久、保存完好,经国内外专家考察鉴定为全球规模最大、年代最古老的古杜鹃群落,总面积达十万多亩,生长周期上百万年。其面积之大,密度之高,品种之纯,花色之美为中华一绝,世界罕见。“中国杜鹃研究第一人”、国际著名杜鹃花权威专家管开云曾这样评价:“在我从事植物研究三十余年的生涯中,几乎跑遍了全世界杜鹃花分布地。湖北麻城杜鹃是我见到过的该种杜鹃分布最集中、林分结构最纯、种群面积最大、树龄最古老、保存最完好、株型最优美、景观最壮丽的自然群落,令人眼界大开,堪称世界奇迹。”
麻城杜鹃花总是在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时候姗姗来迟,随即肆意绽放,推波逐浪,铺天盖地,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由此称之为“杜鹃花海”。一花挨着一花,一树挨着一树,一片连着一片,一山傍着一山,杜鹃花海一望无际,震撼人心。难怪著名学者于丹曾这样说:从没见过这样不计成本的杜鹃花,泼洒得漫山遍野,无节无度,见了这份熙熙攘攘的热闹,始信李白说的“山花开欲燃”,也明白了这样的花海才对得起“映山红”这个昵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不言处,才是震撼。
我曾有几次和杜鹃花美丽的“邂逅”。
一次是小时候我在离家十几里的山路的教学点念小学五年级,二姐则在山的那头上初中,走小路还有十里左右的距离。大约也是十几年前的这个时候,她组织班上几十名同学去山上春游,二姐跟班主任争取破格带上我这个小学生一起参加。于是跟上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愉快的出发了。一路听他们欢快的唱歌,一路看火车穿山而过,好不快活。歌声响彻整个山谷,不经意间一簇火红的杜鹃花映入眼帘,让人兴奋不已。“快看,映山红!”二姐指着山的上面对我说。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红的成片的杜鹃花,花枝摇曳,浩浩荡荡,美不胜收。在此之前,我也见过一束一束的花开,也见过低山腰上星星点点的杜鹃,但从没见过这样大面积的,壮观夺目的花。站在山上,满眼都是火红的杜鹃花,满耳都是嘹亮的山歌,青春的气息在山间流淌,蔓延。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进不同攀。更重要的是,那是年少的我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见到花海,第一次见到火车,也第一次见到远方
……
一次是后来创业经营一家广告公司,经常帮一些城市品牌在全国传播做些工作。偶然得知,家乡希望将杜鹃花在已有的知名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大影响。我便主动联系、沟通、策划,一举将“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的城市品牌送上中央电视台,登陆国家平台。一度时间每天六点五十四分,《新闻联播》前总是能看见动态的杜鹃花在电视荧屏中绽放,数亿观众都能通过电视广告感受到家乡的杜鹃花海。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从此便和家乡的杜鹃花结缘,每年四月花开的时候,我们的青年创客团队都会为家乡的杜鹃花而忙碌。谁能腰鼓催花信,今年春花烂漫之时,团队的小伙伴们又一次通过广告霸屏的模式将杜鹃花信传递了出去,让在外的游子拿起报纸那一刻,踏上远行的地铁公交前,或在寂寞无聊之时刷刷手机,都能亲眼见到这璀璨的盛世容颜,了去这日日思“君”不见“君”的几分惆怅。
但是这云蒸霞蔚的美景,还得回家来看。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
四月中下旬,又到了家乡杜鹃花开的季节。
杜鹃花花语:代表爱的喜悦、永远属于你。杜鹃的箴言是当见到满山杜鹃盛开,就是爱神降临的时候。火红的杜鹃就如同热烈的爱情,唤起人们对生活热烈美好的感情。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血色的杜鹃,含着如纱的春雾,依偎着绚丽的春光,张望着秀美山峦,期待着盛开的花季,映红了激情的岁月。
杜鹃也是乡愁,家乡有百十万游子在外漂泊,为了各自的梦想,在每个城市的角落打拼,奋斗。但每个游子的心中都有一朵杜鹃,也有一片花海。
四月,家乡的杜鹃花又盛开了,像是呼唤远方的游子归来。

这些日子里,经长江,中原,黄河,到秦岭,陕北,大漠,总是有一首诗歌在耳畔回响,在脑海盘旋。这是一种与江南截然不同的沧桑与厚重,还有人生最美年华的追寻和体味。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这是北宋诗人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全词含蓄深沉,短小玲珑,以诗为词,独树一帜,连珠妙语似随意而出,清新自然,显示出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失意,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同时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全文中心思想是:诗酒趁年华。
什么是诗?李白是,东坡也是;山是,水也是;云是,月更是。诗是最普遍的艺术,像阳光一样洒落在世界每个角落。
什么是酒?酒是载体,是催情剂。是灵感之源。自古诗人都嗜酒,有了酒,便能文思泉涌。诗人与酒,大约是酒助诗兴。酒激发了蕴藏在诗人心中的丰富情感,是诗人灵感的种子。
什么是年华?在人生的旅途中,截取最美的一段,叫年华。每个人都要经历年华,途中有疼痛,有欢乐,有悲伤,也有幸福。经历风雨和挫折,也收获喜悦和成果。但无论如何,难得的是能够保持一种青春向上的蓬勃,一种年华之美的积极心态。青春年华的姿态与艰难困苦无关,与坎坷失败无关,与年龄无关,只与昂扬的心灵有关,与诗酒相连。
人活一世,不过百年余耳。韶韶年华,以梦为马。
罗曼·罗兰曾说: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就“死了”。究其原因,是因为不管你二十岁还是三十岁,一旦你没有了幻想、梦想、创新、创造,实质上你就没有了宝贵的青春。
青春年华是一畦春天的麦苗,拔节,成长,向上;青春是一声阔开旷野的鸟鸣,清澈,浩大,悠远;青春是一趟开往远方的列车,迅疾,快速,勇敢。青春是气贯长虹,是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如果没有酒,人生的旅程中,寂寞如烟;最美的年华里,寂静如雪。
从小喜欢诗词歌赋,经常将名词名句摘抄到笔记本上,后来上大学和几个西北兄弟学会了喝酒,放假或聚会便频频举杯。一句诗,一杯酒,或是喝酒对诗。于是酒和诗就产生了化学反应。总觉得好酒才配得上好诗,好诗才撑得起好酒,否则便是鲁迅笔下的狂妄之人。尔后才发觉与有趣的人在一起才算是诗酒年华,是对影成三人的惺惺相惜,是未曾落地生根的南柯一梦。
故人如斯夫,每每蓦然回首,便有种岁岁长相见之感。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灯火黄昏后,每次读到这首诗,恨不得桌上立马有杯酒,端起一饮而尽。望着挚爱的友人离去,浪迹天涯,心中的慷慨豪情,一泻千里。想起19岁拎起行囊独自前行,充满人生豪迈,意气风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十年下来,踉踉跄跄,一路走来,或浅歌低吟,或微微一笑,已经少了那份锋芒,更多的是成熟的敏睿眸光。
这十年来,我常常以文会友,以酒结友。也收藏了很多有故事的酒,喝着这些酒,讲自己的故事,也听别人的故事。每每曲终人散,昏黄的路灯照得身影绰绰约约,口中仍不忘叨念: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最后谨用E.B.怀特的一句话来纪念逝去的青春年华,58岁的他在给《纽约客》写文章的时候,有一句话很受用,他说:我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
喜欢诗,喜欢酒,更喜欢青春。
不畏前路,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著名先锋作家、诗人) 刘杰(著名诗人,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
首席顾问: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龚刚 杨秀波 张小平 李磊 魏红霞
顾 问:王笔正 戴俊明 荒村 廖望月
社长:彭永征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刘艳芹(兼)
现代诗歌、报告文学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法律顾问:刘明
记者:彭谨 杨子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