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区: 黄菊英 报道
文明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进步标志最靓丽的名片,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一旦创建成功,就会全面提升城市的创造力,竞争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使这座城市的文明将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浙江德清的文明创建已走过了17个年头,经过17年的不懈努力、孜孜以求,近年德清一直被视为小杭州,曾连续八年在全国也是遥遥领先,致使2018年国际地信大会召开就在“德清”。

德清坐落于杭、嘉、湖的中心位置,有“莫干山”国家旅游名胜之山,有下渚湖渔民水乡,是全国旅游的好去处,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9月17日下午,德清县举行了高质量创城全国文明城市决战决胜誓师大会。600多名来自相关部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代表誓师出征,终于迎来了从9月19日至9月23日这场“终极大考”。

2018年德清就提出:“高质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三年来“文明”已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词汇,它已成为每一个市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标准。为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形象,德清持续发力,从入城口到大街小巷,从公园到景区,从高铁站到游船码头,从拆墙透绿到引水进城,从城乡环卫一体化,到一步步落实垃圾分类,德清脱胎换骨,迎来了华丽转身,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



垃圾不再随手乱扔,过马路走斑马线,夜间行车不打远光,公交车上主动让个座,看见贴小广告的主动制止,遇见需要帮助的行人,上前帮一把,人们欣喜地看到,正当这关键时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图名、不图利,默默地在为这座城市的华丽转身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他们就是东望学雷锋志愿者。








2020年9月23日,阴雨绵绵。东望集团浙江德清彩虹课堂的志愿者,天刚蒙蒙亮,他们就从四面八方赶往各自工作岗位站岗执勤。他们积极主动全力配合、协助交警、城管、公安、政府各级部门,和党员干部维持交通秩序,做好全方位文明劝导等工作,为迎接“国检”做最后的冲刺工作。志愿者们无论是在抗击疫情、创文明城市、抗洪抢险、建美丽家园,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时刻以高标准衡量自己,在工作过程中,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有的志愿者甚至从清晨六点到晚上八九点一直坚守在岗;有的连嗓子都喊哑了还继续在做着手势指挥交通;有的脚站得起泡;还有的年龄偏大、风里来雨里去的发着高烧,也不愿离岗......

县纪委、监委领导与东望志愿者在一起执勤交谈中说道: “你们志愿者怎么想到这么危险的地方来执勤?年龄又这么大,而且每天都来,实在太令我们感动了,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说心里话,我都做不到,况且我们都还拿着国家的薪水,你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愿者,我们都感到自愧不如啊……”领导一番暖心的话,让志愿者们听了更加信心百倍!

昨天下午,在执勤过程中,交警大队钱队长走到志愿者身边,手指着桥洞出口狭隘的路段,面对纪委监委领导问志愿者: “黄姐,这里你最有经验了,我想听听你的建议,接下来我们该怎样来修改这条路段才最合适?”虽然短短的一句问话,却让志愿者感受到无比的温暖,这不仅仅是一句问话,更多的是被领导的一种信任和尊重,再苦再累也值了!

东望学雷锋志愿者潜移默化地在影响和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用默默付出的行动彰显着新时代志愿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真谛。

三年磨一剑,亮剑在今朝。正因有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带动下,还有全县人民的齐心协力,志愿者的默默助力,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正用文明的标尺,规范着自己的一言一行,文明不再是抽象的词汇,具体到现实中,就是我们一次次自觉的行动;一次次主动的付出;一次次友善的互助,创城我们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这样的聚智聚力,我们慎终如始。

今天的德清已美得让人陶醉,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人忘却工作的疲惫,城市的地面亮得几乎打滑,照理本该是秋风扫落叶的季节,可在德清城内几乎看不到树叶碎片,大街小巷也看不到一个烟蒂。

三年创城,一朝临“考”,2020让我们喜迎“丰收中国年”!让我们共同期待属于65万德清人的荣光与梦想!中国加油!德清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