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袁立迅,男,1975年6月生,汉族,山东阳谷县人,中共党员,大学专科,1991年12月入伍。在部队,1991年先后获得部队嘉奖;1993年中国参加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行动赴柬埔寨嘉奖;1997年年终总结被评为优秀“军士长”;1999年年终总结被评为优秀“士官”;2000年年终总结被评为优秀“士官”和优秀“驾驶员”;2001年年终总结被评为优秀“士官”和“红旗车驾驶员”;2002年年终总结被评为优秀“红旗车驾驶员”和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转业回地方工作,2017、2018年被聊城市卫计委、聊城市总工会评为“先进工作者”、“全市卫生计生监督技能标兵”荣誉称号,获个人一等奖;2018、2019年度,被市卫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年度考核优秀”。被作者/大山{当代新文学}第七期刊登、《百年丰碑.中华儿女风采录入编》被国家文化博物馆收藏,被山东省第五届《城市榜样》入选,并邀请出席城市榜样颁奖典礼。

听老袁讲故事
作者:袁立讯
引用生命的名句警句:“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当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命的变化是缓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样,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不过,细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人生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我带你来到2017年的冬天,记得那是一个天还未亮的早晨,放在床头柜的手机急促的响个不停,把我从睡梦中惊醒,迷迷糊糊拿起手机接听了起来,电话的那头是我多年未见过的小学同学打来的,他的说话声音带着紧张、急促并伴着哭腔,当时把我吓了一跳,因为是在军队生活过的原因吧,让我迅速的从床上弹了起来,我顿时清醒了许多,我安慰着他:慢慢说,慢慢说别着急,等他大致把事情叙说完,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他的父母两位老人,在昨天晚上休息前忘记封堵取暖用的煤球炉盖了,一夜的取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家乡话讲煤气中毒,发现时,拨打了县“120”的急救电话,及时将两位老人送到了县城医院进行抢救,暂时稳住了情绪,现实情况还是有些复杂、严重,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县城医院经过抢救还是建议家属尽快办理转院手续去聊城市XX医院就诊,这位同学的意思是,听说我家离XX医院近,看我能否先去医院帮忙联系一下抢救亲人事宜,县“120”的救护车送,让我在XX医院辅助办理一些救护车到来前的工作,形成抢救生命的接力棒,我一听是抢救生命,二话没说,迅速穿好衣服,奔向XX医院急诊楼,时间的紧迫,电话的沟通时刻未间断,半个小时过去了,抢救生命的接力再过十多分钟就来了,我配合着急诊工作人员提前来到急诊大厅等候,时间一点点过去了,远远地听到了救护车的响声,快速地靠近急诊大厅的门口,医务工作人员都紧张的提起精神,拉着抢救单车快速地打开救护车后门,推、接、抬一联串的熟练动作,迅速把两位老人移到抢救单车上,疾驰奔向抢救室,经过抢救加上转院及时,一系列的生命体征检查暂时被送往重症监护室进行重点看护,这个时候,患者在监护室抢救,而患者家属在重症监护室的门外焦急的等待是最煎熬的,哭声、急躁的情绪时有发生,我便一次一次的安慰着同学,终于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喊叫家属,给讲解了患者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例情况和高压氧治疗情况,这时,我也安慰着同学心态也要放平静些,面对现实情况吧。
说起一氧化碳中毒,家乡话讲煤气中毒,在前些年,家家户户生活条件都不是很富裕,平时都是用树枝、棉花柴、玉米杆等,家家户户垒个灶台放个锅,锅台后边出烟处用自制的土胚垒个土炕,即白天做饭,晚上土炕取暖,那个年代,冬天照顾弱小的孩子,基本上都在土炕上,暖暖的土炕既要取暖,又成了孩子的“乐园”,在我记事起,印象中都是这样生活过来的,可是,人们随着生活条件的富裕,这时候再回到家乡基本上看不到土炕了,每年一入冬,上级政府通过告广大人民的一封信等,以各种方式宣传,但效果甚微,和他们聊天中得知,他们那个年代的人都家境贫寒,经济收入很低,为了购买些煤球过冬,取暖都成了一种奢求,只有天气冷到一定程度或快过春节时才点燃取暖,因为那时的环境人们对生命安全认知过低,乡政府年年提前通知,要注意安全事项,各村庄宣传喇叭滚动播放取暖注意事项,但是,年年冬天一次一次的人员死亡、抢救,百姓心中却没有安全意识这个概念,等事情发生了就认自己倒霉,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百姓对安全意识有了新的认识,慢慢才提高了百姓对生命的敬畏。
生命诚可贵,父母情更深。通过对生命的接力抢救,让我们真正认识了人生、认识了生命,思考着让自己怎样感悟人生?让自己怎样认识‘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想人生经历和体验是最好的回答,我更倾向于“三个一”体验,做一次医院护工的体验、做一次交通事故现场抢救生命的体验、当一次火化工人的体验,这样的人生领悟能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对待“三观”的观念中最结合实际,能让我们的人生领悟得到“二次”升华,随着生活节奏的快速发展,忙碌的人们闲暇时,也应该停一下脚步,纠正一下人生,共同给生活一个微笑,给自己一个微笑,路,还是要自己走,春有春的温暖,夏有夏的火热,秋有秋的收获,冬有冬的寒冷,假如我们通过了体验,生活中得到了第二次沉淀和升华,那就让我们学会享受工作、学习、友谊和生活带来的快乐吧!
生命诚可贵,让我们敬畏生命吧!


荐稿/邢以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