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洛宁县委书记、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张献宇,主持召开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第15次深改会、市委第六次、第七次和第八次深改会议精神,研究审议《洛宁县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和《洛宁县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并对下一步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张献宇、李同正、张根苗、卫万星、杨桅、姬长江、边晓铅、郭秋香、李宏峰、李斌等县领导参加会议,县委改革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和县编办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上级改革会议精神,积极争取和承接下放省级权限 加快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是要凝聚改革共识。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风雨无阻的战略定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向改革要动力、以开放促发展,为走实“赶考路”、做好“加试题”、交出“满分卷”,更好的“融城入圈、开放引领、绿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强化改革担当。13个专项改革小组、各牵头部门负责同志,要牢牢扛起改革责任,靠前指挥、站在一线,扑下身子、亲自上阵,亲力亲为抓改革,对分管领域重大改革事项要真领、实领,一领到底。各责任单位要各司其职、协作配合,深刻把握“时”与“势”的变化,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切实把改革往实里抓、往深里推,为“实力洛宁”转型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三是要突出改革实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体制机制顽疾,瞄准阻碍改革发展的难点、痛点、关键点发力使劲,对标对表、查缺补漏,倒排进度、聚力突破、加快推进,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改革工作成效,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转化衔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洛宁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市前列。

会议强调,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农业农村部门职能转变、提升农业执法监管能力的重要举措。一是深化认识、提升站位。充分认识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现实意义,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改革要求,全面整合农业农村系统各支执法队伍,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二是加强领导、完善体系。相关部门要遵循改革总体要求,正确把握改革基本原则和关键环节,核定编制人数,保障工作经费,构建权责明晰、上下贯通、指挥顺畅、运行高效、执法规范、保障有力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三是协同推进、确保实效。统筹考虑、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农业、人社、财政、社保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推动我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站在新起点、再上新台阶,开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会议指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深化思想认识。要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改革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确保我县文化市场繁荣兴盛。二是明确改革任务。按照管理职能和执法职能分离原则,结合“局队合一”要求,统一整合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6个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职能,承担全县“扫黄打非”工作任务,优化执法资源,减少执法层级,提高监管效能。三是提高保障水平。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统一规范管理,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保障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财政经费,提高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改革实效。

会议强调,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做好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增强地方发展活力、回应社会关切的必然要求。要把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抓紧抓好。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建立健全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监管有力、服务优质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将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与“放管服”改革统筹谋划、联动推进,使各项改革配套衔接、互相促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二是加快改革进度。按照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厘清执法权限,明确监管职责、执法领域和执法重点,减少执法层级,合理配置执法力量,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提高监管执法效能,明确时间步骤,细化工作措施,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落实改革目标。要在前期交通运输执法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行政执法职能整合,以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综合规范化为着力点,落实部门主体责任,要加强沟通协调,明确改革配套政策,如期完成改革任务。(改革办/顾原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