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照片勾起我的追忆
一一和父母生活的那些日子
文/李东升 主播/燕姐
(一)
也许是上了几岁年纪的缘故,沒事老爱看看老照片,品品过去岁月的故事,别有一番滋味。今天是“母亲节”.的日子,给父母二人合影上香时,(平时我是供着父母合影照的,天天进两炷香,一早,一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香火不断。)突然触动我的情感神经,追忆的闸门一下打开,思绪象潮水冲出……
我是五岁沒了母亲的,母亲在我记忆中的形象是不清晰,不完整,不连貫的。因为当时我大脑还沒有足夠能力來记忆,储存母亲的生活样子,和她对孩子们釋放的爱。但是,她有三个镜头,却深深刻在我的心灵深处。
一是,一个深秋季节,母亲穿一件大红色的开身毛衣,(以后听姐姐说,那是娘最喜欢的一件毛衣。)站在堂屋中间,象等什么客人。看上去,她高高的个子,清秀美丽,面容略帶微笑,大家闺秀的气派,十分迷人!
二是,我们家住的胡同里,不知谁家娶媳妇送彩礼,找全科的小男孩押轿,这便选中了我。(全科,指上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下有弟弟,或妹妹的小男孩。当时我都佔全了。)临上轿前,母亲给我梳好脑后的“八尺"毛小辮,帮我穿上红红的小马褂。拍了我一下头,笑着说:"上轿吧,可别给人家尿到轿里!”,我便一头钻进花轿,有人把我抱上轿里的横板坐下,吃着主人塞给我的各种小点心,美极了!
再就是,母亲病重期间,巳卧床不起,她床头柜上,放着个青花瓷罐,罐里装着父亲给她买的点心。有一次,我趁她不注意,悄悄爬到床头柜下,伸手刚掀开瓷罐盖,要偷拿点心,被母亲一下抓住小手,狠狠咬了我一口,疼的我嗷嗷直叫。那时母亲巳病入膏荒,说话的气力都沒有,但她抓住我的力量,让我使尽全力也拽不出手來,可想而知,母亲对我这种行为的痛恨!
看大哥写的回忆录 (心里藏着的一本书),才知道母亲是天津人,高小毕业当时在女性当中,算是有文化的了。她可以读书,看报,接受新鲜事物特别快。娘,人直爽,热情,和邻居关係处的都很好,以至于母亲过逝送葬时,街坊邻居都来送殡,胡同里外满是人。
娘对孩子的教化和为人,影响到我们一生的行为,追求……
(要知后事,且看下文)

【作者简介】李东升,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导演专业。原泰安电视台文艺部主任,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从艺五十年。五十年里,创作的戏剧小品《主要任务》,曾获得中国首界戏剧小品电視大奖赛二等奖(与倪萍合作),轰动当时整个社会,“人民日报”,“光明曰报”,都曾有撰文评论。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天上的伙伴》,获全国电影文学剧本“夏衍”奖,是山东第一次拿到此奖。
执导的电視剧《金兰》曾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同时获电視剧,“飞天”二等奖。执导的《泰山挑夫》,《保一方平安的人们》,儿童电视剧《春眸》等多部电视剧获山东省大奖。並执导大型电视个人综艺晚会《携手跨越明天》,获全国电视综艺晚会“星光”二等奖。
还有《三山五岳贺新春》,《黄河,泰山》等几十台电视综艺晚会获央視,及山东省大奖……
创作的歌词,几百首,不少巳被省,及央視晚会,电视剧主题歌采用……
对书画酷爰,每日勤奋练习,追求个人风格,和对丹青独自的美学追求……

【主播】燕姐,本名,刘燕,2019年荣登全国红色文化艺术百强诵读名人榜榜首。用声音点亮阅读,用声音温润文字,喜欢一个人畅游在有声世界里,用心诵读;还喜欢一个人拿着相机游走在大自然的童话里拍些小景和花花草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