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鸿雪诗词,关注更多精彩
合作加主编微信13566800111
投稿请发邮箱:
911392163@qq.com
鸿雪诗词
【前言】鸿雪诗词今起连载山西作家徐建宏的现代文言文《文朋列传》,这里每个人物都是独立成篇,文笔有趣生动,娓娓道来,流畅自然,读文如见其人,非常值得一读。
鸿雪之当代文言文系列 | 《文朋列传》之三十五
形神兼备 闫海育
道曰:大象无形,大音稀声。此殆天地之象,天籁之音也。以人而论之,则有其神者必有其形,神为形之本,形为神之体也。世间之人,多有貌合而神离者:观夫气宇轩昂之辈,未必内怀宏阔;而气定神闲者,则多为金玉满腹。以形神而论人品,较高下,古贤述之备细矣。今者,晋省诗界有俊彦曰闫海育者,即余所谓形神兼备之士也。其人山西沁水人氏,少小离家,求学于中都武汉;弱冠就业,奉献于国防建设。以文职立身,以学诗名世。性儒雅,言婉约,身纤弱,气宏大。知者以为理所当然,不知者难免好奇探幽也。
丙戍之年,文界友朋小聚连绵,三日五日必有雅会。某日,诗界酒徒相约于汾酒大厦,醉后复饮,主客皆酩酊矣。朦胧之际,辄见宴间座次有一小生,神智清晰,面含春风,小心叨陪,殷勤招呼,俨然未曾饮酒者;实彼此无差距也。探声询问,方知乃曰闫海育,供职于中国船舶重工旗下某企业任党办主任。年齿未详,但见清秀儒雅;略试辞藻,果然知书达礼。余一时惊醒,以为得遇高才也。
彼时也,文坛众家已然跟随风潮,群起兴办博客,略弃纸质传播。闫君海育者,三晋文艺圈之骨干也;与友三晋圈主刘宝华、竹无俗韵赵襄敏等共为呼应,一时作大矣。又考其来历,方知脱颖于诗界原生态论坛。前此,闫君敬业于国企,痴迷文学而独学无友,虽有锦绣之才而寂寂无闻矣。余亦有感于斯,遂步人之后尘,开博而点缀其间。转发浏览之余,多见海育之诗文,俱发乎内心,渲染而成精制之作。名家推举,好友转贴,忙乎其忙而乐乎其乐。后数年,其诗作益发精妙,凡所举题材,俱化腐朽为神奇,触指人心,深入幽微,质高量大,以此而荣膺黄河诗歌奖。
海育之性情,低调勤奋,好学不倦;采石他山,潜心研读。故其所著诗文,恒有一日千里之势。以交往日久故,与诗界众才俊渐次熟谙,遂沐手沥笔,独创《诗写山西诗人》新文体,凡七十余首,精致传神,众口加誉,以此而深得文界推崇,于壬辰年签约于山西文学院,实至而名归。余固不才,亦幸与同列;而揣摩沟通之次,更悉海育赤心孤诣之备细也。
海育喜聚,能饮,善筹划,肯担责,文界不可或缺之干才也。常自费宴客,竭诚趋附友众;偶承办公益,力求尽善尽美。最喜众乐独乐,不辞酣醉高歌,所谓诗酒烟花性情中人也。初识者睹此,以为闫君乃闲云野鹤也;实不知其所在国企,干系重大,举足轻重;海育位居中枢,恪尽职守,累积成果,连年载誉,实行业中之翘楚。其所为诗文诸雅,业余爱好也。殆此君之能耐,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看似身微力薄,实则积蕴深厚,大气磅礴也。余谓之形神兼备者,稍事描摹其内韵之点滴耳。
壬辰夏,娇女皓月开锁宴宾,文界业界往贺者济济。海育春色依旧拂面,言谈欢愉无碍。余等观此而慨然,把酒而欣欣也。有高才唐晋者即席赋句曰:“珠宝因海育,光艳承丽萍。大地霜飞晚,人间皓月明。”——丽萍者,海育发妻也。以闫君恃众乐为己乐之心性,众独不与共乐乎?斯句道其真髓,可谓知心矣!
2012年10月25日
(待续)

作者简介
徐建宏,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山西文学院第三批签约作家。著有诗集、散文集若干,文言人物传记《文朋列传》及文言辞赋作品《地质赋》《文博赋》《太山赋》《亲贤赋》等。

《文朋列传》微信签售
由作家徐建宏历时五年、前后跨度十七年精心打造的文言人物传记作品《文朋列传》,自2016年11月出版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的关注与好评。该书出版后,虽然已经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签售活动,但是仍然有许多未能获得此书的读者,通过各种途径纷纷打听此书的求购途径。
欲购书请通过微信搜索手机号18635111945添加好友,有惊喜哦!
《文朋列传》相关评价——
〇《文朋列传》此一体例,确乎当代文苑奇葩一朵。不独山右一隅,放眼九州,堪称独树一帜。徐君以一人之力、一己之见,传略人物,或可以当代三晋“儒林外史”视之。(张石山先生序《人文荟萃》)
〇作为三晋文坛的佼佼者,他在文学的广度和深度上不停地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在文言文写人、述史上贡献尤深。《文朋列传》的问世,让人们对三晋文人或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文学晋军”群体塑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价值,必然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郭新民《传承三晋文脉,抒写文坛史书》)
〇徐建宏虽然写的是自己的“朋友圈”,却是塑造了山西文坛群像,写作了一部山西文学史。(李遇《徐建宏:写出独特山西文坛朋友圈》)
〇总体而言,在当代中国文坛,尤其是山西文坛,以文言行文,辞采华茂的徐建宏《文朋列传》不啻一股清风,荡漾在百千读者之间,芳气盈颊,沁人心脾,它可能会唤醒一些人,它必将会唤醒一些人!(张德恒《笔状风雅,因文寄心》)
〇一部作品的诞生,背后是无数自己和自己独处的时光。你要想给大家呈现出一部好的作品,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自己要耐得住寂寞。我写这本书没有别的目的,这本书肯定不会畅销,也不是为了稿费收入,我还得自费印刷,自费出版后还要送人。所以写作这本书的动机,就是没有功利性,所以就能够入静。因为我就是文字本身,我就喜欢写这样的文字,我要用文字来写我的朋友们,我要用文字表达我的理想,记录我对人生的体验,追寻那个似乎虚无飘渺的大道——这就更没有任何功利性可言了。除了寂寞,还要承受物质的挑战,还得舍弃其他许多东西。
为了这一切,我觉得,十分值得。
(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品味书香》栏目访谈,徐建宏语)
本刊总顾问:蔡世平
栏目主持 徐建宏
总编:徐吉鸿
编辑: 飞 雪 习 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