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海龙)“感谢咱检察官的细致讲解,这场防果品销售诈骗的法治讲座真是太及时了,给我们大伙儿敲响了警钟”,9月18日,在河南省灵宝市寺河山海龙家庭农场,果农们由衷地赞叹道。

近年来,随着灵宝市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寺河、苏村、五亩等苹果产地的果农逐渐走上了致富之路。但是,在果品销售过程中,一些不良客商诈骗果农等坑农、害农问题时有发生,给果农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中,该院把征求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意见建议与爱民服务实践同安排同部署,针对不同群众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为了切实增强果农的法治意识和防骗意识,扎紧他们的“钱袋子”,在苹果销售旺季即将到来之际,该院组织四名干警深入寺河乡的田间地头,为当地果农开展防诈骗法治宣讲,受到果农们的一致好评。
干警马晓燕以《果农怎样预防果品销售诈骗》为主题,提醒果农在销售过程中一定要核实客商的个人信息,并尽可能进行现金交易,若不得不使用网上支付,一定要确认资金是否到账;客商预定果品时一定要与客商签订纸质协议,以防“空口无凭”,自身利益遭受损害;果品中介应与客商签订收购协议,明确收购价格、双方责任,降低交易风险;不要轻信果品收购中出现的明显高于市场价等不实、虚假信息;果农万一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尽可能详细地保留好对方姓名、身份、家庭住址、手机号码、交易凭证、微信记录、电话记录、人员图片等相关证据材料。
法治课后,干警们深入果园,向果农发放防诈骗宣传资料,为他们详细讲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并解答他们在法律方面的困惑。在寺河乡东村,干警走向苹果销售摊位,向果农宣传防诈骗法律知识。考虑到寺河乡山区群众法治意识和防骗意识普遍较弱,干警们不放过每一个向群众普法的机会。
“通过今天与果农们的交谈,使我真正理解了‘普法宣传永远在路上’这句话的意义,虽然我们个体的力量很渺小,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在回程的路上,干警马晓燕深有感触地说。当得知川口乡科里村有集市后,干警们毫不犹豫地调转车头,来到熙熙攘攘的集市,为赶集的群众和果品销售者真情普法。
从烈日当头到夕阳西下,从夕阳西下到华灯初上,尽管已经走的腿脚疼痛,尽管已经讲到口干舌燥,但是每当看到群众得到满意解答后的真诚笑脸,干警们身上的疲惫就一扫而光,全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