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罗和纽曼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出发:“已经是一九一一年四月了,我们出来已经快五个月了,回去的路程还有不少,想让爷爷早点回到青岩寺去。”“那就祝你们一路顺风啦。”经历了几天的飞行,人们还真有些恋恋不舍,纽曼带着他的伙伴们,在利顺德门口为效罗和爷爷以及他们的骑兵队举行了告别仪式。他把气球都摆开来,人们站成一排,纽曼用军人的步伐走向效罗向他敬礼:“美国热气球漂流队向奉天巡防营王效罗管带及麾下致敬!”效罗回敬了护胸礼,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明年我来看你,到你们中国的奉天,北镇,等着,我一定来。”然后又用军人的正步走向老法师:“爷爷,我能感觉到你那军人的刚毅和牧师的仁慈,我也要向效罗那样,从此叫你爷爷!”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
马队离开天津,开始向北行进,他们循着原来出发时的路线到了玉田,然后拐向山海关向着北镇向着西路巡防营的大营奔去。两天后,效罗带着他的卫队,把爷爷送回了医巫闾山上的青岩寺,他们一行人也回到北镇,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军营。
第十五章《革命初起》
辛亥乱局
清朝宣统三年,是农历辛亥年,也就是公历一九一一年,那是朝廷见到的最乱的一年。这一年,在大清疆域内,到处出现了要求推翻专制帝国统治,实现民族复兴的汉人复国运动和要求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革命党喊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接连不断的革命事件。
奉天巡防营前路,驻扎在洮南,地域偏僻,信息闭塞。张统领每天向四面八方派出很多人,得到的消息总是落后很长时间和相互矛盾的。统领召集大家开会,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还说出了他的焦虑:“我要京城的消息,还有沈阳的消息,老是这样,我们真成了被人牵着的狗了。”张作霖一边发着牢骚,眼睛溜来溜去的看着大家。人们也和统领一样,大家都急,可就是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英才忽然想起在北镇的客栈里,听到有人喊电报:“对啦,能不能利用一下电报?”“电报?”还是张景惠统带脑子快,他对张作霖说:“统领,有办法了。”在当时,那电报南方是以上海为总局,覆盖了沿海和沿江的一些城市。北方是以天津为总局,在北方设了几个分局,山海关就有一个电报分局。“派一哨骑兵,常驻山海关电报局,再派一人从电报局里摘录各地的情况,快马送到。”张作霖一听,一拍大腿,“太好了,就这样办。”从这以后,张统领的桌子上就源源不断的有了全国各地的动态。英才按时间把电文编起来,定期统领还要大家开会讨论。又接总督府指令,各巡防营军官再入沈阳讲武堂受训。张统领认为这是个极好的机会,特意举行了一个欢送仪式,再一次强调要有进沈阳的准备。
四月的东北乍暖还凉, 张统领和一群留守的军官在洮南大营前,欢送去沈阳讲武堂学习的人们。他特意对汤玉麟,张景慧,张作相,孙烈臣每人嘱咐了几句:“玉麟,这可是二去讲武堂,不可饮酒闹事,若外出缺饷,只管向景慧要,切记我等是官军中的军官。”“景慧,这盛京城中,只要是故事,多多写来。必要时可快马单骑。我半月派英才入城一次,你们要多多相议,英才他脑子好,也可靠。我会在沈阳城边建立一个联络地点。”“作相,烈臣啊,这讲武堂就是木匠铺,咱们都是大老粗,好好让人家修理砍凿,咱也细一细,回来可得给我讲出点什么子丑寅卯来。”这帮带以上军官在巡防营前路部队里也百十号人哪,所以当那马队整整齐齐,踢踢踏踏地向沈阳出发时,英才心想:“我们开进沈阳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英才其实也想再去讲武堂学知识,他对张统领说:“去年学了一次,才知道什么是作战,布阵,武器,操练。要说原来还觉得是个老兵,经过了战争。这一比呀,那真是个大老粗,对当兵打仗是什么都不懂啊。”“别急,咱下回出国,去日本,德国上陆军大学。”张统领看着英才说道:“统领,你这话可都说了几年了。”“你放心,保证让你去。”英才高兴得象孩子一样,“咱拉勾,拉勾。”“好,拉就拉。”这一大一小就在大营指挥部里玩开了。张作霖高兴了:“摆开象棋,我杀你一盘。”棋子下到一半,张统领又想起事来:“英才,我没让你去讲武堂,是要你帮我分析局势,咱们好把握进沈阳的时间。”“统领,最近这关里,闹得是越来越凶了,奉天也不会是世外桃源。”“英才,这天下大乱,我们才有机会,自古不是说,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吗?不过我问你,要是这皇帝被推翻,你有想法吗?”“国家凋敝,朝廷腐败,皇帝懦弱。他皇帝是满族,我跟着他还羞愧呢,换了也罢。”“可这是你们满族的皇帝呀。”“嗨,统领,大清朝是咱中国的一个朝代,在这中华大地上,历朝历代不都是什么色目人,蒙古人,汉人,金人,各个民族都要轮一下吗。在中国不分那个民族,只要你认同了汉文化,你就是中国人,你就能代表中国。俗话说,你强我就弱,皇帝轮流坐。谁上来当皇帝,就要让老百姓安定,不受外人的欺负,还要过上好日子。”“哎哟,英才你小子,还一套一套的,不过,说的好,百姓安定,不受欺负。咱就朝这个目标努力。”
英才按时间把信息摆到张作霖的桌子上,每次他都看得非常的仔细,有不懂的就把英才或其他人叫来,请教一下,直到弄懂才放你走。张作霖觉得清朝自建立以来,从来就没有象今天这样混乱,大概这就是民间流传的“天下已显,地动山摇”之像吧?
全国各地的事态像雪片一样的送来: “朝廷成立了以皇族为主的内阁,立宪派大失所望,认为宣统皇帝没有一点宪改的诚意。”
“朝廷宣布收回由民间出资建造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既而实行铁路国有。这引起了以四川为首的四个省的保路运动。”
四川民间各团体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张贴文告,四处讲演,甚至上京请愿。”
张作霖和大家分析:“看来这火要烧起来了。”
“ 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保路同志会领袖,封闭铁路公司和同志会。群众到四川总督衙门请愿,赵尔丰下令清兵弹压,酿成成都血案。”
“保路同志军围攻省城,与官兵交战,附近州县百姓纷纷响应,几天内队伍发展到二十多万······。”
九月以后,局势变化很大,一日,张统领叫来英才,问他:“你看这保路运动酿成民变后,朝廷派端方奉命率湖北新军入四川,这湖北不就空虚了吗?”英才也觉得此时,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川。武汉的防务非常空虚,张作霖断定:“这将是革命党造反的机会。”果不其然,到了十月整个南方,大清朝廷已经无法再控制了。张统领派英才立刻出发去沈阳:“进城后,马上和张景慧联系,我要最新的情况。”
十月十一日黎明,起义军在湖北发动了起义,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公布军政府檄文和《安民布告》,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用黄帝纪元,宣统三年改为黄帝纪元四六零九年。以十八星旗为军旗。军政府发布《布告全国电》,《通告各省文》通电全国。
“不能等了,再不能了,只有乱,那些当官的他们才会需要我们,我们才能展现自己。”张作霖敏锐地感觉到,时局变化的紧迫性。他急得在大营里走来走去:“这英才去沈阳已经七八天了,也该回来了!”
进入十月,沈阳街头也是谣言四起,乱像丛生。前路巡防营派出了百人骑兵队,被安排到离城十里的王屯,驻扎下来,对外散布说:“我们在这里,是等待接应前路在讲武堂学习的军官结业返回。”王屯是英才踩点确定下来的,村子大,有个大的观音庙和关帝庙,离城不太远,道路又通畅。张景慧统带在城里四处交友,其他人也撒开人马到处收集消息。终于有了确切的消息:“新军秘密活动,总督惴惴不安,靠谁尚未决定。”
十月十日,辛亥革命在湖北武汉爆发了。那些驻扎在沈阳城边的新军也开始有了动静。张景慧得知了新军的计划是要”赶走总督,宣布东三省独立“。英才正好进城,张景慧要求英才:“你马上返回大营,让统领火速来沈阳,部队要全都带来。快,越快越好。”英才带上二慧,飞马直奔洮南。回到洮南大营,已是凌晨。这几天,张作霖统领坐卧不安,他敏感地觉得在这种形势下,沈阳一定会有大事发生:“要先发制人,哎呀,这景慧和英才怎么还没有消息?”
开进沈阳
英才进门累得连话也说不出来:“统领···,马上带兵进城,沈阳城中要有大事发生。”英才带回张统领在总督府一个好朋友的信,信中催他火速开进沈阳:“新军反贼欲动,总督六神无主,火速入城布阵,刀枪力撑奉天。”英才喘了半天,才倒出一口气:“统领,奉天也开始闹革命了,新军是主要力量。”张作霖瞪着眼睛问道:“革命,他们的革命也是要推翻朝廷么?”英才回答:“革命就是造反,当然要推翻朝廷。”张作霖笑道:“哈哈,革命是什么?是我们的机会,进城的机会,发展的机会,壮大的机会。革命好,好!”
十月十六日黎明,张作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先率领少数队伍进城。他选了精骑一百,武器备齐,马上出发。留下英才,告诉他:“你传我的命令,集结队伍,这四千多人马,三个大营,三日之内,全部给我搬到盛京去。破烂扔掉,记住三日内,必需开进沈阳城。”说完,上马疾驰而去。
“放心吧,统领,我们的事,才刚刚开始。”英才兴奋极了:“开进沈阳,是的,开进沈阳。”这是他们等了多少年的愿望啊。
张作霖进沈阳,是任何人都没想到的。那几路巡防营还在观望,本来信息就不通,这些人知道的事情,还没张作霖知道的百分之一呢。赵总督一听新军要造反,吓得包袱都打好了,他想:“你们不是想撵我走吗?我自己跑回关内就是了。”手下一大群幕僚可就不干了:“都督,咱这手里有巡防营八路队伍,共几万人马,还怕他千数来人的新军不成?”“你跑了,只能拿些浮财,那土地,山林,房子,不都归了人家!”赵总督原想在奉天也就是他的最后一任了,挖空心思,下了大力气置了很多家业:“是呀,流血流汗换来的,为什么给他们留下?”转念一想,手下这八路巡防营队伍,最值得信任的还是后路的吴俊升,这人软弱,没有主见,你让他干啥就干啥。有人提议:“大帅,属下觉得不妥,那吴俊升悠柔寡断,部下虽然一两千之众,可要比那前路张作霖的虎狼之师的战斗力,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赵总督又想:“是呀,要是那革命党把张统领拉过去,沈阳城也就是纸糊的啦。”他在这里左思右想也定不下来,通风报信的可就把信息传了出去。
张作霖带着他一百骑兵队伍进了沈阳,随后城边王屯的一百人也赶到都督府来汇合,只听到总督府前马蹄“嘎嘎,”直响。“好,你们保护好总督府,不得有误。”张统领让他的骑兵把前后门全保护好,围着院子也布下人马,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自己到大门前去通报:“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张作霖带兵前来保护都督。”那赵总督也奇怪:“我没下令让他来呀,怎么倒自己上门勤王了?”原来,这赵总督是官场老油子,发现张作霖不是一般人,他认定这个张作霖“就他那聪明劲和不甘久居人下的性格,将来无人能驾驭。”内心里对他,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这可好人家不请自来了,见吧。张统领一见都督,马上跪倒在地:“请总督治罪。”“哦,统领何罪之有?”“因这新军中革命党要威胁总督,所以擅自带兵进城,冒犯了总督,求都督治罪。”这时府内亲兵跑来报告:“新军百人,持枪跑步绕总督府一圈,看我已有准备,随后返回。”你说那张作霖来的及时不及时,新军中有些急性子,还真是确定今天要动手。他们派了一连人,“对付总督府那几个亲兵,这人就太多了。”可来到总督府一看,“不好,情况有变!”只见那总督府前后马队密集,刀枪出鞘,面向来者。“不好,人家有了准备,按练操队形,返回。”他们围着都督府溜了一圈,就回去了。
“快请起,快请起!”赵总督这可是感激的老泪纵横:“要不是雨亭及时,我这老命怕是已经没了。好,雨亭统领,把你的队伍,快马加鞭地开进盛京城。”张作霖最后的一句话更让赵总督大吃一惊。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