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个孤儿,靠政府救助长大。他靠木工营生,21年间光施雨露,回报社会,以爱的名义,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公益之歌。
元月的第一个早晨,洛宁县城宁静祥和,早起的阳光红彤彤照在城西木工厂门前,郭战解正抱着课桌椅装车。200套崭新课桌椅、图书柜、阅览桌、3000多册图书,成箱成箱的水果,这是郭战解送给东宋镇中河堤小学孩子们的儿童节礼物。
给孩子们换成新课桌,配上一个图书室,是去年教师节慰问后,他就在筹划的事。与去年相比,这个儿童节郭战解觉得更胸有成竹,他用了一年时间,为家乡孩子们精心准备的节日礼物,马上就要送到孩子们手中。七点钟,五辆轮车货车和三辆大货车装得满满的,在城西木工厂门前一字排开,中河堤小学距他的木工厂近40公里,山路坡陡弯急,为确保物品完好,郭战解一家人小心翼翼。路上车队休整时,郭战解擦了把汗,望着远山,心里充满着期待。

上午8:30车队到达校园,一看到郭战解,“郭爷爷!郭爷爷!”孩子们就不停地喊着蜂拥到他身边,这已经是第三次来校园看他们。看到这群欢呼雀跃的红领巾,他乐开了花,和孩子们短暂寒暄后,没顾上给领导打招呼,他就加入了卸车队伍中。


捐赠仪式上,洛宁县教体局副局长,洛宁县东宋镇政府有关领导,对郭战解的善举给给予肯定,中河堤小学校长代表会全校师生向郭战解赠送锦旗:“捐资助学,大爱无疆。"师生们真切感谢他多年的相助。感恩时代,放飞梦想,他期望孩子们努力做新时代好少年,郭战解说:在今天这个光辉的日子里,共同度过这个节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希望你们好好学习。

新的桌椅换上了,孩子们爱不释手,有的赶紧把书本放在桌斗里,有的伏下身在怀抱着课桌,有的用小手一遍遍擦拭桌面。新落成的图书室里,孩子们很兴奋,不停地在书架来回翻看,郭战解满脸慈祥地看着。有个小女孩把水果不舍得吃,装在塑料袋里,记者问她为啥不吃,她说,妹妹在家里,没有吃过,我让我妹妹吃。

公益的路很长,郭战解要继续前行,多年来一家人的营生,只有靠夫妻二人的小木工厂维持,二十一年来,风言风语一直围绕着他,郭战解虽然从不辩解,但也如鲠在喉。郭战解说,这二十一年的公益事业,有家的支持,有领导的支持,也有很多爱心人士支持,但是也有很多很多人持反对意见,说我沽名钓誉,说我脑子有毛病了,对这么多非议我非常无奈。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夫徒贪权市宠,意成有爵的乞人。
挂在郭战解办公桌上边这段话出自《菜根谭》。这本书就在书架上,他时常拿出来翻看几页,勉励自己。

郭战解说: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与权豪而不惧,对革独而惊心,这是我最好的诠释,就是这股力量支持我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冷嘲热讽,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他的公益行动也没有因此而停顿,这次回乡,郭战解又去看了敬老院的老年人们,送去的东西不多,一人一箱苹果,给他们握握手,说说话,平常又简单,真正的帮助不是你想给什么,而是他们需要什么?
这是郭战解的公益信条,郭战解耳边经常有人说,这才几个钱,太微不足道了。可郭战解希望更多的人给他一起做这微不足道的事。他更希望社会能够理解支持这种微不足道的善和爱,爱出了内心的热爱,更多还应是行动上的作为和坚持,说是一种本事,做是一种态度。


且不说过去久远的了,就去年,儿子结婚,郭战解顺服儿子,儿媳婚礼简办,同时把家乡的困难老人和留守儿童请到婚礼现场,婚礼收到的礼金和婚礼简办省下的钱,当场分发给老人和孩子们,不仅如此,2017年郭战解还带着家乡的19位老人赶赴北京,感受首都的脉搏,和祖国的繁荣昌盛。
一个圆梦北京的老人说,非常开阔,祖国建设的很好。另一个圆梦老人说,非常激动,非常感谢这次行动。
郭战解不爱记账,总说自己做的事不值一提,20年来送出总共有多少,他没有具体数字,然而,为了这些,几十年来,郭战解都是过着清苦的生活。

这次给孩子们过六一儿童节的钱,除了有郭战解夫妻二人日夜打拼经营小木工厂的收入,夫妻二人平时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还有儿女们的工资,甚至还有孙子,外孙的压岁钱。郭战解的儿子说:“我自己挣的钱,我爸爸做好事情的时候给我要,我也给,也不图啥,只要我爸爸开心,老人说了,积富行善、造福后人,我爸爸做的对,以后我会照我爸这样做下去。”
虽然郭战解的公益行动看起来有点吃力,但家人还都是支持的,这个六一儿童节,二儿子专程从一千里之外的北京赶回洛宁支持父亲。七八岁小外孙也跟着姥姥姥爷,一起做起了公益小使者。
郭战解说,我每次做慈善活动时候,尽量把我的爱人孩子、儿媳妇、孙子们带去,让他们感到祖国的伟大、感到慈善的美丽,感到有许多许多人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让我们把祖祖代代把这种家风传递下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周围人看来郭战解算不上达人,兼济天下让人生疑。
郭战解说,我是个孤儿,在党和政府帮助下,用扶险金培养我成人。

善根暗长,多年来,除了家人外,郭战解也感染、带动了很多人加入慈善事业。洛阳一个企业向福利院捐款25万元,我们当地一个企业向福利院捐一百套床。
这让郭战解很欣慰,他说那些风言风语算不上什么,对于那些人他只希望有一天能明白,这个世界的大爱大善,是由每个人的小爱小善构成的。
世有残缺凉薄,郭战解都愿意以温情化解,这个以爱之名过活,年近花甲的老人心善、心安、心欢、心正,在公益路上他心甘情愿,负重前行。
郭战解说:以前我做过这些事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以后我会更多的投入精力、物力、财力,更大范围投入公益事业,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生命不息,爱心永远在路上,这是郭战解的座右铭。
郭战解明白,他的公益之路不只他一个人,也不仅仅是他这代人。
会有更多的力量因爱而靠拢,因善而跟随,因为这些都是以爱的名义。(CCTV公益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