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莲子,《南来北往》现任主编,系原主编谢耀西亲姐。接过文学闪光的精神,她迎难而上,带领团队继续前行!
谢耀西
谢耀西,江西石城人。东莞市作家协会会员,《南来北往》原总编。作品散见于《东莞文艺》、《散文选刊》、《南飞燕》、《南城文艺》、《佛山文艺》、《赣南日报》、《信江》等报刊。

我们的爱太深太深
——怀念谢耀西
池朝兴
2020年9月21日
人,生下来
不是为了拖着锁链
而是为了张开翅膀
让我们遍体鳞伤的总是生活
但那些受伤的地方
总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壮
没有什么能挡住大湾区的
南来北往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有对生命的愧疚和彷徨
我忠诚於文学的种种美好
同样忠诚於探索的艰难前行
上天给了人们有限的力量
但也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
耀西扬起了灵魂的闪光
海浪聲淹没了艰难的路徑
阳光越是强烈的地方
阴影就越是深邃
传承是一种信念的选择和考验
面对文学
我们的爱太深,太深


怀念谢耀西
文/看见石城
2020-06-23
我还在大学念书的时候,一本民间文艺杂志《南来北往》送到我面前,里面采撷了许多美好的诗篇。总编辑是我素未谋面的谢耀西。
我难以想象在文学早已失落的时代,还有人在坚持做这个事情。人们都很忙,忙着赚钱忙着潇洒,哪还有时间看文艺的散文诗歌。我也很忙,忙这个忙那个,早把一点点文艺爱好丢了。
他三番五次的邀请我到他家乡大秀作客,他把大秀的山水图片发给我,他组织大家参加各类活动——山歌队、诗歌朗诵会、踏青……他把我几乎要丢弃的照片印刷在杂志的封面上。
他一直在坚持。并且不断送来热情的邀约!可惜我一次又一次拒绝了他盛情的邀约,一次也没参加过他组织的活动。
至今,我手机里还有一条尚未回复的信息——他又一次盛情地邀请我拥抱大自然:周日组织大家去洋地桃花村,摘杨梅,吃木蒸饭,土锅大锅菜……
后来我知道,他早已身患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着生命!
大概是他的盛情难却,我勉强订阅了一年的杂志。
他总是如约地杂志送到我单位的值班室,有一次还将山里采摘来的新鲜野果子送给我,虽然他已经很消瘦了,脸色暗黄,唯独那双眼睛明亮中透着笑意。他告诉我没事,只是定期要做透析而已。
我曾经去过他在县城租住的房子,一个潮湿的巷子里的一间很简陋的偏房。里面堆着一箱一箱的药物。他请我去修电脑,一台已要被淘汰的满是灰尘的台式电脑,我对于这台老旧的电脑无能为力。他说要靠这台电脑编辑《南来北往》。
墙角堆放着些快要发霉的红薯,木板凳上摆着些简陋的厨具。整个房间,就这么些家当——可以看出他的清贫。我了解到他的孩子在外地读书,自己主要是收入来源是给企业编辑微信公众号。
2020年谢耀西组织的《南来北往》迎新诗会
生活欺骗了他,可是他却没有任何的抱怨。他给我递来一杯牛奶,乐观地说,现在身体好了很多,等有机一直一个肾就好了。我想下次有时间了,我应该要拿相机来记录他的生活。
他乐观地和病魔抗争着。在他生命最后的关头,他总是赞美着生命中的美好,还一直分享文艺之美、山水之美。他把热爱文学、音乐、摄影的人组织在一起,他们游山玩水、自在歌唱。将生命的苦难转变为对美与自然的追求。
热情的歌唱
他深刻的热爱着他的家乡,他说早年在外拼搏打工搞坏了身体。早应该回到山清水秀的故乡。他在写到歌唱《大山的情怀》中写道:生我养我的大山/你默默驻立在时间之外……游子梦里的大山/你漠漠将红尘拒之门外/世事沧桑变幻/你的深沉你的挚爱/永远是我落叶归根的那份依赖。
愿,耀西灵魂安息。




编辑简介: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广东五星志愿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协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