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欢歌
——献给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朗颂诗》 胡梅 李雪
金秋灿灿,大地欢歌。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9月22日,是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这一节日,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极大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让全民、全社会都感受到中国农民丰收的喜悅。
这是亿万中国农民的共同期盼,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
这是顺党心合民意的一件大喜事,
这是五千年文明古国思索后的科学选择!
啊!中国又多了一个新的节日———
2018年9月23日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泰山起舞,举起鲜花为节日喝彩礼赞!
黄河欢腾,捧起浪花为节日吟唱高歌!
手捧党中央、国务院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决议,
耳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锣鼓喧天、大地欢歌;
翻阅源远流长、与日月同辉的伟大中华农耕文明史,
中国农业发展历史的画卷在十三亿人民的心头展示高挂……
世界农业主要发祥地之一的泱泱中国——
勤劳的炎黄子孙在绵绵不息的历史长河中耕织结合。
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的传统农业、农耕文明、农耕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发展农业,
学习研究华夏农耕历史、展示其文明、传承其文化。
毛主席破解“三农”问题、号召农民兴修水利大办农业,
一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农业通史》名扬天下。
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更是把发展农业放在头等重要位置,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今年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习主席浓浓的“三农情怀”像春阳高照、温暖了7亿农民的心窝!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的古训在中国已流传了几千年,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亿万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世人都这样评说。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三农”的庄严表决!
不能忘!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广大农民在建设祖国各个历史时期励精图治、艰苦奋斗、走在前列!
怎能忘?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发端、亿万农民勇立改革潮头,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加快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啊!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一首蕴涵人民情怀的颂歌——
“丰收节”展示农村改革发展巨大成就,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丰收节”提升了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调动农民积极性,
“丰收节”代代传承优秀传统、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中华农耕文化!
啊!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中国农民设立的节日——
是党中央尊重农民、关注农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民心节”!
这是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设立的节日——
怎不让亿万农民心喜若狂、载歌载舞欢庆自已的节日“丰收节”!
在秋分时节、风和日丽、瓜果飘香的金色季节让我们放声高歌,
高歌7亿农民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节日快乐;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三届丰收节让尽情吟唱,
吟唱新时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风貌、讴歌当代中国农民的崭新生活!
啊!让大地欢歌吧!因为中国又多了一个节——
多了一道彩虹,多了一项决策,多了一个庆典,多了一份祝贺!
啊!让神州欢腾吧!因为中国又多了一个节——
多了一个喜庆,多了一首颂歌,多了一个担当,多了一份敬业!
歌唱你呀——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一种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陶醉了亿万农民的心窝!
祝福你呀——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你将在伟大中华农耕文明史册上谱写更加辉煌灿烂的一页!
2020年9月19日

【作者简介】
胡梅:山东淄博矿务局退休职工。从事广播员、话务员。退休后,加入淄博市夕阳红艺术团。爱好音乐和文学,诗歌和歌词多次发表在文化部主管的国家核心刊物《音乐生活报》以及陕西《音乐天地》《莱芜日报》《莱芜文艺》等报刊和《铭酒会》《山溪水》《诗行天下》等网络文学。

李雪:词作者,爱好音乐和文学,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诗词1000余首。已出版诗集3部《海之魂》《海之歌》《永不风化的记忆》,评论集1部《心之语》,《莱芜人——李雪歌词歌曲集》即将出版。文学作品获全国、省、市级奖励360余次。其个人小传和简介,载入《中国时代文艺家名典》《山东作家辞典》等六部大型辞书。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家委员会副主席。原任《莱芜文艺》副主编、莱芜市中老年人音乐舞蹈协会创作室副主任。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