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梦难醒
文/石岩磊
图/来自网络
人们的名字大多是父母或其他长辈给起的,其中蕴涵着他们的无限期待和美好祝愿,所以都字字珠玑寓意深远,有的是从古诗词中搜来的,有的是翻字典查来的,也有的是请算命先生测来的,可谓是煞费苦心费尽周折。而要论起名字的高手,大概非曹雪芹莫属了,《红楼梦》里有几百个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抑或是一闪而过的小角色,都有一个妙趣横生的姓名,令人过目难忘记忆犹新。
且书中各色人等的名字还有着极其深刻的含义,隐匿着他们的脾气秉性与人生归宿。比如,“贾宝玉”便预示着他不是封建礼教的真正传承人,而是个地道的叛逆者;“林黛玉”中的“黛”字是指青黑色的颜料,显然暗示着她的一生会充满波折与不幸;“薛宝钗”里的“钗”是两由股簪子交叉而成,明白无误地暗指其命运多舛。而谐音梗在作品里更是屡见不鲜,有些一眼便让读者心知肚明,有些还会令人捧腹大笑。
两个关键性人物贾雨村与甄士隐就分别是“假语存”同“真事隐”的谐音,足见曹雪芹的苦心孤诣和真实用意。贾府里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正是“原应叹息”的组合,她们的结局都十分悲惨,或暴病而亡,或被虐待致死,或远嫁他乡,或出世为尼,无不叫人唏嘘不已。而人们看到霍起(祸起)、甄英莲(真应怜)、邢王(兴亡)二夫人、尤氏(有事)、李纨(礼完)时,一读便知其义。

纵观《红楼梦》里的众多人物,无一例外地与真、假和兴、亡有关,而整本书也演绎了荣、宁二府的兴衰过程,可说是一句戏词的真实写照:“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每个人的悲欢离合既是个体的运行轨迹,也是那个时代总体态势的代表,曹雪芹在写人,在画己,也在描绘着一段历史,更是在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雕琢着人世沧桑,用故事情节推演出一幕幕使人警醒的悲喜剧。
贾宝玉的反叛并未带来他的理想王国,只得遁入空门追寻解脱之道,林黛玉的病态美最后不可能成就她的称心如意,抑郁而终是其命中注定的结局,薛宝钗虽与宝玉成婚,但最终未与之白头偕老。而贾府的衰败更是招致树倒猢狲散,老老小小一大家人全都走向悲惨境地。不知是造化弄人,还是曹雪芹戏弄了造化,“红楼”里的一众人物几乎没有善始善终者,难道世事真的如曹公所描绘的这般晦暗艰涩吗?
诗言志,歌咏言,小说不过是作者思想观念表达的窗口而已,曹雪芹是运用“假语存”与“真事隐”的手法,通过一部鸿篇巨制描摹出自己的坎坷经历,并非大千世界的全部面貌,不能囊括所有的人间百态。而书中所体现出的许多感悟还是值得我们深思,一首《好了歌》最是醒脑:“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人生如红梦,只是有太多人不愿醒来呀。
2020.9.21

读石岩磊君散文《红梦难醒》
文/常原平
人名多为父母起,
字字珠玑寄寓意。
若论起名谁高手?
非曹公雪芹莫属。
《红楼》人物上百计,
妙趣横生醒记忆。
脾气秉性或归宿?
含义深刻藏隐谜。
宝玉叛逆难传承,
黛玉青黑蕴不辛。
命运多舛言宝钗,
屡见不鲜谐音梗。
贾雨村即“假语存”,
甄士隐喻“真事隐”。
“原应叹息”巧组合?
元春姐妹蒙不幸。
纵观“红楼”众生相,
真假兴亡相悠关。
曹公写人亦画己,
情节推演悲喜剧。
宝玉反叛理想空?
黛玉病态难称心?
造化弄人戏造化,
世事艰涩难善终?
诗言志且歌咏言,
雪芹妙笔摹鸿篇。
人生或陷红楼迷?
警醒感悟戒前鉴。
[强][强]
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