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八十年代初,小县城迎来了农村政策改革的春风。那年,县改市,城市品位得到了提升。
农村、农民关心的土地政策又一次带来大的变化。
穷怕的苟老大兄弟和其他农民兄弟一样,迎来了机会和挑战。
苟家四兄弟一合计,在原有二十多亩自留地和承包地的基础上,又一次承包了生产队无人耕种的“边角料”、山坡地二十多亩。
农民就是农民。有人说“农民天生就是种庄稼的”,说难听一点,就是捅牛沟子的。
苟老大认可这个说法,他对老二说“若要有饭吃,咱们只有在土地上做文章”。
苟家媳妇一听,乐坏了,“大哥,你是咱家大当家的,你说弄啥就弄啥”。
八成站在一傍,也附合着说“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挣钱娶袖子,你让我下再大的次熊苦都行”。
兄弟们一听,哈哈大笑,“谁敢说我弟是八成”。
十二,

“在自留地栽苹果树”,苟老大作出了治家的第一次“决策”。
四个穷兄弟扛撅的扛撅,扛锨的扛锨,就去了南湾的十亩自留地。开始了十天的挖坑栽树“大会战”。
老二媳妇看大家动真的,就烧了一锅开水,倒在罐罐里,给大家送到了田间地头。
爱管闲事,风凉话又多的次能鬼来到地头,他背着双手,驭着背,旱烟锅子搭在勃子上,在地里转来转去,嘴里滴里咕里地说东道西。
“农民不好好种庄稼,还想发苹果的财”,“拿着镜子照一照,看你苟家人老三辈出下几个能人”。
苟老四一听,话不对头,有损咱苟家的先人,就急红了眼,当场就和次能鬼干了起来。
苟八成觉得也挺委屈,就对次能鬼说“操你娘的闲心,我苟家还没有绝门绝户,不用你来做儿孙”。
几句难听的话,让次能鬼闪了腰,一言不发,低着头,灰溜溜地走了。
十三,

毛蛋是苟家老大,他操的心当然多,兄弟们大的大、小的小,跟着他挺委屈的。
面对这么好的农村形势,他认准了一条道“要想日子过的好,只有老老实实去下苦”。
在农村,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兄弟多了,弟兄们长大了,自然要将大家分成小家,各自过自己的小日子。
苟老二有了媳妇后,曾闹着要分亓过,毛蛋一听就火了,骂骂咧咧的。
“妈日的,一个院子里,一个媳妇,四个窝,你说这个家咋分”。
苟老二挨了骂,怒着嘴说“只要分了家,我住到猪圈羊圈都行”。
毛蛋听了发着火说“你说的倒轻巧,那从今往后,谁给我们三个光棍兄弟洗衣做饭”。
其实,苟老大并不是不愿意分家,只是他暗地里和老二交着劲哩。
“羞先人哩,你猪狗不如,夺走了我的心上人”。
虽然花花嫁给了苟老二,但在吃穿上还是照顾着毛蛋的。
她对毛蛋说“吃穿好一点,像个人样,总有一天会有女人钻进你的心窝”。
十四,

毛蛋是个吃货,饭量很大,农村人蒸下喔杠子馍,一顿要吃几条,有次和村人打赌吃饱子,一次就吃了十七八个,还说没吃够。
花花不介意他吃多少,只要家里有面粉,毛蛋要吃凉的,她就拉起风箱蒸凉皮,让他吃七大碗,毛蛋要吃热的,她就到田间地头摘个老南瓜,用油一炒,给毛蛋美美地吃一顿南瓜燃面。
就这样,她还背着老二,隔三差四地给毛蛋来点“浑的”,不过,她总对老大说“这事要烂在肚子里,喜在心里头,千万别让村人和兄弟们知道了”。
那几年缺钱,家里一年四季,吃不了几口肉,但从做臊子开始,老大就就和猫一样,闻着味了,赖在炕上装病,将其他兄弟撵到南沟地里去了。
臊子刚做到七八成,花花就端过去一小碗,外加几块干骨头,送到炕头,向哄小孩似的“快,啃骨头去”。
哑吧吃黄莲,有口难言。咱干下这伤天害理的事,肠子都悔青啦。
三十好几的人,沒媳妇、打光棍,无意间拾下个“二手货”,不用求人,不用花钱,何乐而不为之。
可谁知道,人家花花早就是老大的心中恋人。
管他哩,只要咱心里舒服,有人做饭、有人洗衣,关心冷暖,咱也知足了。
十五,

南沟的十亩苹果园长势良好,多亏了苟家四兄弟的精耕细作,吃苦耐劳。
第二年后季的一天,毛蛋在乔子玄车箱壕的一个朋友为儿完婚,他去寻门户,喝喜酒,无意间看见这里的山里人很忙,他跑到高桌子一看,方知这儿的村人都在山坡坡上、圪梁梁上栽花椒苗,他问“这么小的椒树苗,能栽活吗?”,那人瞅了瞅他“睁眼瞎子,你不见那满坡都是花椒树”,“几年有收成?”,“保你三年有钱花”。
这人山人海的栽树场面,让毛蛋很受感动。
在回家时,他稀里湖涂地顺手牵羊,在朋友家的山坡上“偷”走了一捆花椒苗。
要说乔子玄人栽花椒树,期间还有一段小插曲。

那年,公社来了一位干部,为村人用汽车拉来一些花椒苗,发动群众去栽种。可是,种贯庄稼的山里人,不领他的情,不吃政府这一套,花椒苗在政府门口放了三天,一棵也沒有人要,眼看着椒树苗就要干死啦,公社就发动干部,将几万棵花椒苗送到村民的田间地头,“强制”附近的几位村干部带领群众去栽。
这样下来,几个村的山梁梁总算见到了椒苗。
说来也怪,这椒树是个耐旱的东西,见地就长,且长势迅猛,不出三年,就挂上了果,一探可收一二斤椒。一斤椒除去成本,收入三五块钱,农民一算帳,一亩地挣下的钱比种庄稼强了几陪。
几年后,发了财的乔子玄人,不用动员和发动,家家户户种上了花椒树。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