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桥包子】
文/石全石美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南桥,是一个在荆门县志地图上,只能用显微镜才能找到的名不见经传的小街亭。
就是这个仅有三十多户人家,南北不到两百米长的石板路小街,却因南桥包子的问世而名声大噪,成了南桥为中心,方圆数十里上百里,甚至鄂豫川陕部分地区,几乎人人皆知的街亭。
南桥则实实在在是靠南桥包子才享有声名的巷陌小街。
平凡普通的小小包子,有何魅力能将南桥街亭烘托的名声远播而享誉中原呢?
故事还得从一则流传了一个多世纪的:“南桥包子两头悔——吃了悔,不吃也悔”歇后语说起。
南桥街亭虽小,但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地处鄂省荆门县城北郊,是南下古荆州,北上古襄阳的商贩生意人的必经之路,更是官员公干邮差歇脚喝茶打尖的古驿站佳处。
一日晌午,南桥一酒店包子铺迎来了三位相约进京赶考的江南举子。三位气度不凡的举子走进店铺,立马被蒸笼里热气腾腾的白面大包子所吸引,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点了两笼包子,就着酒水花生米茴香豆,和着稀饭吃喝起来。
三位举子各自一个包子没吃完,均露出了怪异神色,皆有大失所望的表情。直呼:“上当也,悔也!”

原来这看似油光水滑的白面大包子,与举子们想象的猪肉鸡蛋韭菜馅的包子大相径庭,薄薄的面皮里面一肚子豆腐渣。
举子甲突发奇想,对举子乙丙说:“我们仨来玩个顺口溜游戏,就以这南桥包子为题,每人以吃完一个包子的时间为限,首先吃完并作出四句顺口溜的前两位,白吃白喝不付钱!”举子乙丙皆无疑议,欣然允诺。
举子甲率先吃完一个包子并作词曰:“南桥包子个头大,肚里全是豆腐渣。不吃眼馋留悔意,吃了更觉悔死哒!”举子乙也紧随其后:“油光水滑真藏假,无肉非蛋尽是渣。不吃出门必后悔,吃了顿觉悔更大!”
可想而知,还在被豆腐渣包子哽得眼泪流的举子丙,心甘情愿掏腰包付了酒菜包子钱。
这也许就是“南桥包子两头悔”的历史渊源和典故来历吧!
包子个大饱满油光水滑,而且便宜实惠,没吃包子的客人出门就后悔了,心想,下次一定买几个吃吃!
吃过包子的客人也后悔了,感情里面包的尽是干咸菜萝卜丁和豆腐渣。上了当还憋在心里不好说,谁叫你贪便宜看个大,怪谁呢?只能心里后悔!
在客人两头悔的矛盾心理中,包子铺老板把银子赚进了腰包。不得不说,这是勤劳智慧的南桥人的一种高超经营手段。
这则“吃了悔,不吃也悔”的包子典故,也随之传遍了方圆城乡中原神州。
南桥包子也凭其广博的知名度,被选录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与南桥古集镇相得益彰而闻名遐迩!

如今的南桥集镇,再不是昔日的小街亭了。已是由南北三条大街和一条栗南中心大街贯穿相连,高楼林立宽敞整齐,集商贸居住于一体,拥有三四百户居民的现代繁华大集镇了。
南桥包子沿袭至今,已有了若干代传人。如今的南桥包子,再不是靠个大饱满油光水滑的外表吸引客人的食品了,而是货真价实的牛肉、羊肉、狗肉、猪肉和鸡蛋韭菜馅,色香味俱全的,让客人吃后回味无穷的正宗白面包子了。
南桥包子的传统继承者们,旨在把南桥包子的品牌做大做强,生意做到了市区省府,周边很多地区也有了南桥包子连锁店。他们的共同心愿就是把南桥古集镇的包子品牌文化再次弘扬光大!
我离开故乡南桥,随“军”转移到江苏淮安定居将近五年了。在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我魂牵梦绕,时刻思念的,皆是家园的山水田园亲朋好友。在这无比怀念的思乡情结里,也较大成分的融入了,我曾经无数次吃过的南桥包子品味元素。我爱家乡南桥,更爱吃南桥包子。
今天的南桥包子,也是实实在在的两头悔——吃了不悔,不吃才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