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 春 的 寒 峭
之一
今年的春天仿佛比往年迟到了很多,随着疫情的解禁,我像逃出笼中的小鸟飞出了窗外。漫步在田埂上,享受着春风拂面的温柔,闻着花草的芳香,慰藉我宅家已久的寂静和恐慌。
2020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新年初始,就遇瘟疫肆虐中华大地。霎时间,国人震惊,瘟疫横行,到处吞噬着人们的生命。在这万分危急的紧要关头,我们的总书记亲临现场,指挥着这场人民战争,领导全国人民抗疫灭魔。宅家灭疫,全民响应。经过了近三个月的时间,终于消灭了疫魔,打赢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
这次疫情的惊心动魄,至今让人心有余悸。我由衷的缅怀那些为遏制疫情而牺牲的烈士们,向她(他)们祭拜!向那些奋战一线的逆行者们致敬!同时,感谢我们的党力挽狂澜为民除魔。感谢那些敢于奉献和大无畏革命精神的白衣战士,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最终消灭了疫魔,迎来了庚子年真正的春暖花开!
同时,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真诚的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人民永远幸福安康!

一 抹 阳 春 情
之二
驻足淮上,极目远眺,岸边树木成行,柳绿桃红,啼鸟声声,蜂蝶戏,百花魅。细赏田园春色,风光旖旎,谁人不痴,谁人不醉?给人一种愉悦心情,给人一种遐想意境,情不自禁的想去拥抱她。
拾取一路春光,采摘风中繁华,拮掬一段柔情。拽一枝红,牵一片绿,怀揽天边云霞,感受尘间的美。“人间三月芬芳艳,桃花盛绽牵思远,愁恨春归无觅处,煦风沁香心中来。”
走进三月里,多了一份柔情,走进三月里,多了一份妩媚。喜三月的风,爱三月的雨,喜她迷人的风韵,爱她的万种风情。三月,多情的阳春,你让人多了些许遐想,又给人多了些许牵挂。 在欣喜之余,仿佛那些迎春花、玉兰花、山茶花、杜鹃花……,正朝我走来。
春风沁心扉
之三
春天百花开,绚丽多姿,就连田间的荠菜花,也欢跃于田头路旁。 极目眺望,春风里,一抹绚丽,姹紫嫣红。淮河岸边,杨柳依依,桃红簇簇,油菜金黄片片,梨花纷纷扬扬,好一派春光美景啊!正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漫步田园上,空气清新,视野辽阔,给人一种驰骋大草原的意境,让人忘乎所以。自疫情以来,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不给国家添乱,不给社会找麻烦,宅家就是做贡献。经过数月的争战,终于铲除了疫魔,取得了解禁的这一天。
清晨里散步,阳和里懒散,拉着春天的手,敞开春风的心扉,徜徉着久违的自由,是那样的惬意!我爱春天里的花,我爱春天里的雨,但我更爱春风沁入我的心扉。

今 昔 野 菜 馨
之四
由于病魔的疯狂,国家采取了封城封路封社区的抗疫措施。这是个非常时期,谁都不允许出门,谁也不敢出门。
经过两个多月的全民抗疫,病魔基本上被消灭了,各个城乡市区也都纷纷解了禁,经过两个多月的宅家隔离,人们不安的心情也随着解禁的到来而快乐起来。
这天,我像飞出笼中的小鸟一样,顺着解禁的春风,嗅着土地的芳香,迤逦来到了淮河岸边的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呵,蔚蓝的天空,自由的小鸟,辽阔的视野,清新的空气,一片鸟语花香,让我的心情顿时愉悦起来。哇,这里的野菜好多啊!田间地头,绿油油的麦田里到处都是荠菜,野辣菜……,让我欣喜若狂,情不自禁的弯下腰来,手舞足蹈的挖了起来。欢乐的时间过的总是很快的,不知不觉间,一个下午就过去了,再看看收获颇丰的野菜,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提起野菜,触动了我对儿时的回忆。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电器,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玩具,生活也是比较艰难,我们住在一起的几个小伙伴们,经常在闲暇之余一起结伴去挖野菜,每次回家的时候,都相互攀比,相互炫耀着自己的战果,展示着儿时的童稚和纯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仿佛野菜的品种也是特别的多,像灰灰菜,面条菜,荠菜,蘑菇菜,苦菜……,反正人们能够食用的野菜有很多。大人们把我们挖回来的野菜和着些许的米面熬成糊糊,我们吃着感到非常香甜,是那些毫不起眼的野菜帮助我们度过了那艰苦而又欢乐的童年,至今想起来仍觉得温馨无限。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每每看见野菜,心里仍旧回味无穷。站在田野里,携着收获,回忆往昔,看看现在的美好生活,真是感慨万千。我想,只有经过那个年代的人才懂得那个年代的甘苦,仿佛就连那个时候的野菜也是那么的温馨。



耿培荣,女,笔名淮南寒梅,中华辞赋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散曲分会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淮南煤矿诗词学会会员、淮南市国学研究会会员,淮南硖石诗词学会副会长、淮南舜耕山散曲社社长等,多有散文、诗、词、曲、赋在国内各大刊物、媒体、网络平台发表。




淮南舜耕山散曲社坐落于舜耕山麓。它枕着松涛,偎着淮河,纵情在美丽的八公山,放歌于四季如春的淮南。望着如诗如画的舜耕山脉,松柏翠绿,云烟袅袅,群山萦绕,此起彼伏的山峦逶迤壮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走进这座古城,走进舜耕山麓,让人流连忘返,使人遐想无限!安徽淮南舜耕山散曲社成立于2014年9月,在淮南文坛是首创,并于2019年12月,挂靠于淮南硖石诗词学会。不仅推动了淮南散曲创作的发展,也让散曲文化像一朵娇艳的鲜花绽放在舜耕山上。
淮南舜耕山散曲社依托淮南市田家庵区老年大学而建立,选举了耿培荣同志为散曲社社长。赵迎光校长、王胜利先生、苏林生先生皆为名誉社长。具有省级优秀教师证书的唐加成先生担任舜耕山散曲社的教学工作,兼任学术顾问。同时,聘请资深高级教师时英武先生同为学术顾问。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淮南舜耕山散曲社已经历了八个春秋。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本社先后在《中国当代散曲》、《楚风汉韵》、《炳烛诗书画》、《淮上风雅颂》、《中华散曲》等全国性的权威刊物上都有多篇作品发表,并取得颇丰的成绩。其中,全体社员参与《中国当代散曲大典》的组稿活动,收录了本社29位社员的145篇散曲作品,并专题介绍了淮南舜耕山散曲社的发展历程和成就。2021年4月,本散曲社荣获《红船百年》全国诗词创作大赛团体一等奖,其中九人获得个人一等奖。2022年5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诗颂建军九十五周年”诗词创作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其中12人获得个人一等奖。另外,舜耕山散曲社还辑集了《舜耕山散曲集》、《舜耕山辞赋集》、《舜耕山辞赋集2》、《舜耕山辞赋集3》等作品。这些成绩的取得,令人可喜可贺!
成立至今,舜耕山散曲社得到了各级领导以及各界同仁们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在本社成立八周年之际,真诚祝愿散曲社越走越远,越办越好!敬请关注公众号,欢迎各界人士和散曲爱好者们携手共进,共同来繁荣和发扬散曲文化!谨致以衷心的感谢!
声明: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问题请联系平台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