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校区开学前,一位朋友送过来两颗石榴树,就是浆面条做法可以当教材的老金家。我这份友情分明是因浆面条而得来的,因为一份惺惺相惜的老洛阳情谊。
两颗石榴树一路从洛阳东端,乘着卡车风风光光一路到洛阳高新区,也算是穿越了整个洛阳。这两颗石榴出自安徽,移栽进两个大的老缸当中,已经有一年有余,正因为时间短,挂果不多。被移栽的树木就像根基不稳,还不会走路的孩子,正在等候时间让它们变得更强大。

石榴树弯曲有力的枝条张扬着旺盛的生命力,密织的圆叶子装扮了整颗树深,枝干的苍老年代感,与叶子的稚嫩对比鲜明,又毫不违和。最为瞩目的是高高昂着头的果子,红彤彤的颜色在阳光下鲜艳夺目。

带着温情的礼物到达凌波校区是8月30日下午,用铲车小心翼翼的选择着它的最后定位。大门口中央大道的两侧一左一右,像两个将军一般迎接孩子们,也更像两位骄傲的仙子,恣意展示着她们形体的美。因为石榴果子垂得很低,以至于伸手可摘下,难免担心果子会突然不见了,善意的提醒学校要不要给石榴树扎一个围栏。在场所有的老师们都笑了,放在学校里的每一样物品都属于孩子,都能够让孩子去亲近,即使伸手去摸也能够感知温度。相信孩子,相信孩子能够看见真正的美,不仅仅是眼前美景,还有对美的热爱与保护欲,以学校小主人的姿态去爱护所有的生命。德育处的老师们在石榴树下做一个小木牌,上面写着“ 这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培育的果实,大家一定要爱护它,陪它一起走过整个春天”。


我在9月1日的开学典礼上,给孩子们讲述了两颗石榴树的故事。讲述她们是如何带着祝福来到凌波校区,讲述她们的美,那种石榴树独有的风姿,讲述果子原本就是生命的传递,果子存在的意义就是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看到生命的美丽,讲述喜欢并不是摘下来据为己有,而是去研究石榴树生命的美好,讲述欣赏与等待的意义……

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据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在我国南北都有栽培,以安徽、江苏、河南等地种植面积较大,并培育出一些较优质的品种。其中安徽怀远县是中国石榴之乡,校内的这两缸石榴就是被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怀远石榴”。

石榴的叶子,通常对生或簇生,无托叶。花顶生或近顶生,单生或几朵簇生或组成聚伞花序,近钟形,裂片五到九瓣,多皱褶,覆瓦状排列。质感的纹理感极强,犹如布满老茧的老人的手。也正是因此,石榴树通常是画家们的最爱。果子属于浆果球形,种子多数多汁,味甘性温,具有杀虫止痢等功效。果实营养价值十分丰富,维生素C含量相当高。中国传统文化视石榴为吉祥物,视它为多子多福的象征,放在校园里十分吉祥且有意义,隐喻校园的孩子们一定会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好。


美好的祝福给孩子们,也把信任给了孩子们。两个石榴树,以生命托付生命,以灵魂唤醒灵魂,相信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智慧的美丽。
三周过去了,石榴树上的果子一颗都没有缺少,她依然守护在凌波校区的大门两侧。孩子们素养之美在两颗石榴树的美丽映衬之下,显然堪比所有的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