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市刘建华女士
作品集锦
现代诗·缘如此
缘起日暮
缘起苍山
缘起于那个黯然魂动之人
指尖的一滴血
多像大国崛起时
三军的盟约
一字难得,一字难着
缘分的国度不需要排列史诗
不需要
把战火和风吟藏进
皇族的袖口
不需要
点亮无数盏灯,无数个夜
无数颗生而为人的白头
缘是河川锦瑟
是一株草
是霞光万道和十万里荆丛
我大国儿女的爱恨情仇
我大江大河的大开大阔
缘如此
如红衣美人怀抱的一坛酒
醉了
山花,树木,风月,人烟
醉了
雨巷,滩头,小路,离舟
醉了
唐朝的月光和宋朝的入口
还有,多情帝王的九张机
“鸳鸯织就欲双飞”

《红颜》
作者:香雪婉儿
红颜胜雪,不曾止于婀娜
落叶临秋之季
曾经俯首浣衣的女子
突然间抬起头来
青山后退
让出九月初八的韵脚
和最初的慈悲
河水微凉,恰好涤荡
与一块石头相爱
抱紧,堵住心口多年的病
化不开也化
反正都要取暖
反正秋天到最后都要交给河流

烟火
吾爱,你是皈依的烟火
落下灰烬
也落下珠玉和最后一把梳子
吾爱,你莫提云霞隐退
空山不与人言
莫提古滕里的西风
莫提
西风起,一念归来,一念归去
缘起是什么?缘灭是什么?
比遥远还遥远的烟火
比无辜还无辜的落叶
莫相提,是谁把暗夜里
笼罩心头的烟火,支离成离别
离别也就是离别,就有了离别该有的样子

七月远乡
印痕止于远乡
于烟波之上
取清水濯衣的身影
好像是我
也好像不是我
原乡碧草茵茵
藏着我的未解之谜
那时候
我喜欢牡丹,喜欢倾国倾城的女子
好像是我
也好像不是 我
七月的密码是六位数的
任你怎么猜
也猜不出我暗藏的韵脚
我还是爱写诗
有洁癖,稍微染一点相思‘
就睡不好觉

遥远的灯火
前路婆娑,我用一点生息
点燃尽头的烛火
可是我发现,回眸处
是黑得比黑还黑的世界
向前走,每一步都是余生
灵魂在他山交臂
一切都将与我无关
能坐下来畅谈梦想的
怀揣自我,一人一个暗夜
我的灵魂是干净的,是的
虽然身体被掏空
虽然白头发长过了故乡
虽然远方的尘土把我的面颊划出童年的河流
虽然,我说不出苦

散文
十三载诗酒情缘,海棠旧
——黄晔诗歌赏析
文/香雪婉儿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北宋豪放诗人东坡先生的这首《海棠》意境缥缈,九转回肠。写出了海棠花清幽,静谥,高洁的尊贵之美。南宋词人李清照的不朽名篇《如梦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则是把海棠的人文主义情怀抒发到了极致。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写出了作者对海棠的无限怜惜之情。曾在2018年斩获第31届电视剧“飞天奖”暨第25届电视文艺“星光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优秀电视剧大奖的大型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海棠依旧》则从爱国主义的角度完美诠释了海棠花作为“国艳”的倾国之美。江山依旧,海棠依旧。海棠,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的代言,更是一种境界,一种高度,一种气节与傲骨的融合与嫁接,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升华和觉醒。
2019年6月8日,中国安徽缘酒集团成立十三周年,集团总裁黄晔先生也走过了他半个多世纪的诗酒人生。在生之百年,唯一一个没有本命的十年里,他迎来了自己亲手创办的缘酒的青春。这应该是生命赋予他的最美的成全。
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诗商”,黄晔先生的诗歌在业内耳熟能详。许多慕名读者成为黄晔先生的文友朋诗友也不足为奇。每年的周年庆典之际,总有一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诗人成为缘酒集团的座上宾,大家把酒言欢,畅所欲言。而这些于千万之中几乎是不可能的相聚,在缘酒的宴会上,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在推杯换盏之际,也无声的宣示着缘分的美妙与神奇。
黄晔先生近作《海棠依旧》,像是一颗孕育了许久的种子,在恰逢其时的季节里迎风绽蕾。作品的形式依旧,结构依旧,多面,隐忍,不着边痕的宣泻与告白依旧。不一样的是心境的转换驱于淡泊,思维的跳跃驱于和顺,力度与韧性的加持更驱于柔软,平和。
作品第一段出人意料的提起樱花,这在诗歌的表现形式里虽不足为奇,但也的确是需要胆量的,稍不留神,就有喧宾夺主之嫌。但通过整首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实这样的展示内在的深意是在提示春天,樱花与海棠在这首诗里的位置,就像是侍女带路。只有后来的大国儿女,才能真正的艳压群芳。而且,作者用”锦绣“一词来衬托樱花之美,可见这主仆二人来者不凡。记得有诗句云:我要为你铺一条落英缤纷的小路,等着你从花间走来。虽然彼”英“非此樱,但于诗歌来讲,以樱花为海棠铺路,则更是美得不可原谅了。而大背景”一片混杂的音符“,则是以物像还原人像,展示了作者的写作心境和社会环境。于慌乱中赏花,走出一条曲径通幽的缤纷之路,又谈何容易?
作品的第二段,渐渐忘我,沉静。在”别无选择“时选择,是命运的有意安排,也是缘分的必然。更是生命赋予的责任。这节短短四句,却流露出了诗人对过往的种种怀念和无悔。是对自己过去的苦难与跋涉深深致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脆弱到别无选择。像海棠花一样,就算美得国色天香,也要饱受风侵雨袭之苦。在亮丽的风景背后,经历过多少的阴晴圆缺,只有花知道。
接下来,诗人开始了从描写到叙事的转换,也是从感慨到回顾的顺次移交。诗人提到江南许村的双寿承恩坊,我想并非只是随性。双寿承恩坊就坐落在安徽省的徽州古城,历经沧桑,依然矗立,彰显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我猜想,黄晔先生落笔之时,必是万千感慨。缘酒十三年,数不尽的情缘和恩德,百感交集。十三年前,缘酒把企业文化定义为:诚信,创新,感恩,结缘。这与徽州古城的承恩坊,又如何不是一脉相通,如何不是一种感恩之缘的深刻写照。而作为读者,我则想到了同样是江南才子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从某种意义上讲,缘酒的取经路又何尝不是山远路遥,何尝不是历经磨难。可是,无论怎样,我们的诗人,我们的缘酒人,仍能够逆风飞翔,在刀尖上舞蹈。怀揣着一颗诚信,结缘的感恩之心。海棠依旧,情怀依旧,诗依旧,酒依旧。像吴承恩笔下西天路上的取经人,坚持依旧,坚守依旧。
作品的结尾段,也是全诗意义的核心区,也是这首诗真正的含义所在。十三年,正是缘酒集团成立的本命年。是一次缘的转世轮回,是一次诗酒情缘的再相遇,是诗人笔下的海棠花长成海棠树的绝美契机。此时,先生略有醉意,我猜想,更多的是一种陶醉,一种迷醉,一种对缘酒十三年来风云起伏,砥砺前行,坚持不渝的沉醉。十三年来,白酒行业雨疏风骤,实体经济白炽化前所未有。这首诗中所暗示的,一定有不为人知的风雨和雷霆。在缘酒集团成立十三年的日子,先生这首诗的出现,既呈现了缘酒企业的宏观与壮阔。也一样流露了许多的无奈和割舍。纵然“海棠依旧”可是又有谁真正在意过他的绿肥红瘦!
读到最后,突然想起了黄晔先生说过的九华山释常弘法师的一句话:何以向上,唯有放下。缘酒的过去,花开倾城。多少的不容易都化作今天再次前行的动力。缘酒人在黄晔先生的指引下,再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一首诗,能承载的东西不会少于任何语言。然而,我们作为读者,作为缘酒的品酒人,缘分路上的有缘人,缘分国度里的同路人,我们更愿意放下这诗歌中给予我们的过多的隐痛与顽强,放下诗歌背后辛苦的让人动容的努力与奋进,放下诗人给我们呈现之后,留给自己的余情与不舍。简单地走进去,再悠然的走出来,像我们活过了很多事,不多说,只凝神在这海棠树下,闻一闻这一品香气,足矣。
附先生原作:
现代诗·海棠依旧
作者/黄晔
在一片混杂的音符中
一支锦绣的樱花
在园林的深处
落英缤纷
许久的过往
原因羡慕的雨季
别无选择的时光里
花开一道亮丽的风景
海棠依旧
一个庭院的院落中
江南许村
一座双溪承恩石牌坊
果真我是醉了
原因我的缘
十三年子丑寅卯
迎来一个花季的张合


香雪婉儿:原名刘建华。生于1978年。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缘创诗歌》主编,现居大连。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