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笔杆子”
板桥采风公安"七朵金花”扶贫的影子
文/王安德

当我们一行三人走进他的家时,眼前的一切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
韩城,板桥镇共裕村,一个深度贫困户,河北村吴建忠的家中,一家六口人,正在院里的简易棚棚下吃午饭。
看到我们进来,吴建忠的儿子,儿媳连忙起身,很有礼貌地迎接我们。
她,是建忠的儿媳妇,对待我们的热情度超乎了我的想像。
她和丈夫从屋里搬来几个橙子,用衣袖擦试了又擦试,害怕橙子上的灰尘弄脏了我们的衣服。
我望着棚棚下饭桌上的午餐,让我一阵阵心酸,心寒。

一小笼豆角蒸菜,上面放了一二节油条,几碗农村人,韩城人特有的"酸拌汤"另乱地摆了几碗。
我有激动,忙喊来郭宗义老师"这是一幅多么好的画卷"。
郭老师提着照像机走了过来,不停地寻找今天"采风"的"风景"。
我们向七十一岁的吴建忠老人说明了我们的来意,懂事机灵的儿媳妇一听,立马话多了起来。
听说是采写扶贫干部"七仙女"的故事,这位没有文化的山里媳妇,一口气说上了市公安局七位女扶贫民警的名子。"王静姐,刘静姐,陈晶姐……"。她的丈夫是个聋哑人,但很能干,又很腮明,他支翅起大拇指,跟在郭老师的身后,不停地为扶贫干部点赞。

高建忠老人和他七十岁的老伴笑哈哈地对我说"那七位扶贫七仙女就是我的干女儿,我儿媳妇就认她们为亲姐姐"。
"静姐",已经成为他们一家人习惯的称呼。
高建忠的老伴是个实实在农村好人,她不停地对我们说"党的扶贫政策就是好,这些女娃娃三天两头来我家,送好吃的,送好穿的,我们亲如一家人"。

郭宗义老师是韩城巜图说韩城》的主编和摄影师,今天来主要是寻找"七仙女"和共裕村党支部扶贫工作的影子。
连续俩天时间,郭老师带着我们,在扶贫干部的配合下,走进了王海云,吴建忠,王徐科三个贫困家,拍摄了二三十幅扶贫干部真扶贫,扶真贫的感人画卷。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