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湾区屹起一座民间文学社团的精神宝塔《南来北往》的又一善举和圣举
池朝兴
2020年9月19日

象山藏古寺,禅境蕴文心。9月19日,由惠州市明珠禅寺、《南来北往》文学社主办,《南来北往》编辑部、粤港澳诗歌论坛、深圳市禾力康养文化有限公司、东莞市琥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南来北往》2020象山笔会暨采风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惠州博罗举行。会期2天。

这次活动,她的意义不仅在于会议主旨的本身,更在于通过会议,展现《南来北往》的缘起、现在、未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间社团难能可贵的精神光辉,看到了一批民间草根、仁人志士为文学的传承发展,为讴歌大湾区乃至整个社会蓬勃向前的文学担当与追求。他们立起了一座文学的精神宝塔,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带根本性的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民间社团的存在为了什么?民间文学社团、政府、社会应该有什么样的关系?民间文学社团如何能从各种艰难的考验中,走出一条从容理想的生存发展道路?等等。
惠州素有“岭南名郡”之美誉,境内国家自然风景区象头山,林木葱茏,风光旖旎,生态优美,更有千年古刹——明珠禅寺,禅境清幽,文脉流长,影响深远。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集群崛起之时,惠州作为南方重要的生态名城地位彰显,将明珠禅寺区域营造为集生态、禅境、康养、文韵于一体的文旅胜地,正是时代赋予的课题。

9月19日上午,主办方采集近百朵鲜荷花,赠送签到嘉宾,祝福国泰民安,社会进步,人民合家安康,如意吉祥!下午2;30,《南来北往》2020象山笔会暨采风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庄重热烈。

接下来的一天多时间,象山笔会散文讲座专场:文学的缘域——兼论文学的自性与他性(以散文创作为例)主题;象山笔会颁奖典礼暨音乐朗诵欣赏会;象山笔会养生讲座专场:道法自然,论健康养生的多元与多义性主题,等依序进行。与会者收获颇丰,感触良多,并且饶有兴趣参与了象头山及明珠禅寺区域等主要景点禅修游。
“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是客家文化人信奉的精神理念,也是《南来北往》创始人及团队秉承的精神追求。《南来北往》文学刊物,扎根民间,深耕南方,代表着一个在改革开放时期不可忽视的“迁徙”群体。虽根植喧哗的城市,却始终怀抱文学理想,保持文人的纯真与美好,这是一种稀缺、珍贵的文人精神,值得弘扬与传承。
会议依序举行了依尔福著作《脆弱的边界》首发式。与会人员向著作的发行表达祝贺之情的同时,进行了关于诗歌的学术研讨,使大家得益不浅。

如何养生,同样是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四位老师为与会人员分享了自己的养生经验和感受。养生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科学。全民养生,是人们通过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融化在日常生活的一种内在需要和自觉,是适合自己特点,內心热爱且愉悦的生活方式,而不是高不可攀的理论或形式。
通过养生的自觉融入,让我们达到天人合一,形神共养,阴阳协调,系统兼修,心身愉悦的境界。
为更好地集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南来北往》编辑部与禾力康养象头山养生基地达成意向,在明珠禅寺区域内设立采风创作基地,适时开展文学笔会、艺术交流及康养等主题活动。
活动愿景:推动明珠禅寺成为湾区象头山文旅胜地之一
活动宗旨:传播现代城市背景下矢志不渝的文学精神
活动定位:创办具有原创力的全生态链文学创作基地
我们相信,《南来北往》的这一善举和圣举,一定能通过各方的通力协作和大家的努力坚持,不断发扬光大,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作者简介: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广东五星志愿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协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