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姜超,教师,《中国爱情诗刊》江苏站站长,江苏盐城市作协会员,已有数百篇(首)散文、诗歌发表于国家、省、市和县级书刊,部分作品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并入选多种文集,已出版个人诗集《莹雪寒香》 。

良知的呼唤
文/姜超
一天晚上,我吃完晚饭后闲逛一会儿,俗话说得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意思是说:一吃过饭不要直接躺在床上,应该活动一下,则有利食物的消化。不一会儿,我打开电视在不经意间看到一幕场景,事情是这样的:正值下班高峰期,有一位妈妈边走边看手机,孩子离开了她的视线走到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一青年驾驶摩托车,看了孩子一眼擦肩而过;孩子由于年幼加之个子矮,爬起来的动作缓慢,又被一辆轿车蹭倒,幸运的事无大碍,车里的驾驶员将头探出以冷冰冰的目光望了他一眼也扬长而去;说时迟那时快,又一卡车快速驶过将这充满快乐的天使撞死……虽然人流如织,人们都视而不见绕道而行,没有一个好心人将这孩子抱到马路一旁,一辆辆汽车和许多行人从撞死的孩子尸体旁绕过,可窥见人性的扭曲。此时的我攥紧双手几乎流出汗来,多想斥责那个青年人为什么在那个危急的关头,不把将孩子抱到马路旁路?开车的司机将孩子蹭倒过,为什么不停下车子将他带到安全地带;路上那么多的行人为什么都视而不见?无一人向孩子走去,让他躺在车流的马路中间,可此可见,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以追求金钱利益之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日渐变得那么得冷寞,宛如凛冽的冬日,使人心寒。我热泪一如决堤的江水,肆意地横流在脸庞,心痛不已。

在六.七十年代,那时的人们情感纯真,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掀起学雷锋的热潮,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个个争当雷锋式的新人,以乐于助人引以我傲。无论是谁只要际遇到困难时,身边的人不假思索地给予帮助;老人摔倒,有人伸出援手;小孩落水,有人舍已救人;姑娘迷路,有人乐意指引;拾到东西归还他人成为一种美德……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社会风气让人们所向往。
上月我亲身经历了一件事情,真相是这样的:星期天,我和妻子去外远足踏青,大家其乐融融,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人们尽说着家中的喜事:孩子金榜题名;儿大当婚;女大当嫁;在城里又买了商品房;今年养老金增长……大家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玩了几处景点,所到之处,有人在拍照;有人在购买当地特色产品;有人在闲逛……。美好时光,就像一朵粲然绽放的朵花,总在惊艳时凋敝。一日旅游行程安排终于结束了,游兴未尽的人们乘坐中巴车踏上返回故乡的路途。也许一日奔波劳累,上了年纪的人老人,在轻松舒展的音乐中竟在椅子上打起了呼噜声,睡得那么的香甜。而孩子们却闹着玩儿,那笑声飞出窗外被风吹向遥远……

“各位游客,大家好!一日旅游行程结束了,请你们不要忘记的行李,准备下车……”导游小姐面带笑容地说着。
过不多时,汽车缓缓地驶到公路的停车站台旁,大家都从座位上站立起来,活动一下筋骨,陆续地下了车,就在这时,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下车时,一脚踩空,由于人高体胖,当即摔倒在站台上,一时无法站立起来,早下车的我,眼看到这一境况,二话没说,大步流星地跑到老人身旁,他全身蜷缩在一起,嘴里不时地发出呻吟声,双膝跪地上的我将老人托住,定晴一看,原来是我一亲戚的毗邻,当时脸色苍白,也许是惊吓导致。手面上蹭破点皮,渗出细密的血珠子,此时导游小姐也赶来帮忙才将这位老人扶起,稍憩一会儿,只见他掸了掸裤子上的尘土,拎着行李消失在车流人海里……事后的一日早晨,我去清水湖公园跑步,看见前天摔倒的那位老人,左手绑上一吊带走到我的跟前说道:“前天下车时,你走在前面将我伴随你倒……”
“您一脚踩空摔倒在站台,是我和导游小姐帮把您扶起来的。”我耐心地解释道。
“我看像你……”他一脸严肃娓语着。
“那么,您可以询问一下其他的人,便知真相。”我生气地说着。
“会证实的,我左膀子已显骨裂,你要赔医药费……”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愤懑。我不理睬这位老人,头也不回径直地回家了。
到了家中,我唉声叹气,将事情藏在心里,十分懊糟,妻子见我脸色布满了愁云,猜定有什么事瞒着,再她的一再追问下,一五一十地将事情原委说个清楚。
“平日里叫你少管闲事,如今社会心善者少了,以后在路上,别人在你面前哪怕跌死,也不要去扶一把,你难道没耳闻过“碰瓷”的事?良知值几个钱……”她对我唠叨个没完没了。

“人在做,天在看。人一旦丧失良知,禽兽都不如。”我厉声地回应道。
几天后,再次见到这位老人,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泪声俱下地说道“你是我的恩人,对不起,是我错怪了你,原谅……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一时误会没关系。”我长长地吁了一气,也动情地说道。
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程度,人性的良知不可泯灭,倘若人与人之间失去良知抑或是仁爱之心,那么人世间就是一座可怖的地狱。我大声地疾呼:“人性良知”的回归,正因为拥有了良知,世界才显得多么的可爱且让人缱绻,人有了良知,才能拥有一颗感恩之心,良知与仁爱是人类不可或缺精神上的太阳,它足以穿透阴霾的灵魂。

《文学百花苑》第十期采编中心征稿启事
《文学百花苑》是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隶属的纯文学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41一0019,邮发代号35―5,公开发行,所刊登的作品都可以当做加入各级作家协会的材料,为繁荣文学创作,现公开向全国征稿,征稿体裁:诗歌、散文、小小说、札记等。
作者投稿请附作者简介+照片+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便于邮寄刊物)。
投稿请加副主编樊燕妮的微信gxlxy1995818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投稿]字样,必须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否则,不予收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1000字左右为宜,诗歌两首,每首不超过30行。格律诗词四首左右。拒绝一个月内多次投稿。所投作品编辑有修改权。
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愿意上头条平台的,请注明首发字样,并附照片一张。稿件收到后,一个月内审定,一经采用即发釆用通知单。
4,本期征稿时间为2020年09月05日至2020年10月05日止。本次征稿出刊时间为2020年10月下旬。
5、本刊长期征集封一、封二、封三、封底人物照片,有意者请和我联系。
6、本刊无稿费,入选后如需样刊请和我联系。
《文学百花苑》纸刊编辑部
河南梦宇文化传媒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