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涵自传【卷四】《独木之桥(56)
(张 涵 朗 读 版)
文/张涵(韵娘·吉妮)
56.院里阿姨初一劝和,邻居小弟雪中送炭
我知道他们这是已经走了,但初一一早,他们能去哪儿啊,大过年的?我担心,更心疼。
“不知道,又不是第一次。”小继续故作冷酷。
那时老家,五更天就要起来吃除夕夜里包好的饺子,天不亮就出门,成群结队挨家拜年,而初一一早家里如果锁门闭户,是家家都会努力避讳的不详之举。
于是脸没洗头没梳,匆匆赶回家中。
一进家门,曾跟我们一墙之隔的老邻居李大姨和她的大儿子强强坐在客厅。冷战中的父亲躲进里屋,把自己包在床上睡觉,母亲则努力控制情绪,接待着前来拜年的人们。
“立成立新回来了?”李大姨跟我和小哥打招呼,“你看恁爸恁妈,这都多大年纪了,还离婚?!说出去让人笑话!你们还是好好劝劝他们,大过年的,该做饭做饭!立新这次回来,多住几天,好好劝劝他们……”

我的泪水又涌了出来:“我主要是回来拿书……”
“拿书?拿什么书?”李大姨不解。
“我以前的高中课本——今年我要参加高考。”
强弟瞪大了眼睛:“小姐姐你今年要参加高考?!”
李大姨:“怎么?你这又……不跳伞了?!”
“我再不考就超龄了,所以去年底就退役了……”
“可你这高中没……机场又……你怎么高考?”
我:“我自学。其它倒没什么,就是书还不齐,到现在还没有中国历史和地理呢,还有政治。”
“中国历史和地理?”李大姨追问,侧脸去看强强,“强强,你那儿不是有套《中国历史》学完不用了么?”
“是有,可那是我们的初中课本,高考能用吗?”
李大姨回脸看我:“初中的《中国历史》高考能用吗?”
我抬起泪眼:“能用能用!当然能用!只要是中国历史……那地理呢,还有吗?”
“我们高中就不上历史和地理了。”强强挠头,“所以我的地理课本不知弄到哪儿去了,反正历史还在!如果能用,小姐姐,明天我给你送过来?”

我克制住内心的激动:“可你不是也要高考了吗?”
“我明年才考,而且我考理科。”强弟微笑。
李大姨:“这说到高考,我这还跟强强说呢,小姐姐从小学习那么好,咱找小姐姐给咱介绍介绍学习经验。”
“我以前学习其实……不是真好……”
“每年的家长通知书上都是一串100,还不是真好?”
“是全都是一百,可那都是虚的。老师事先出一百道题,考试再从里面出二十道,只要认真复习或者全部背过就能拿满分。但是到了六中,听其他学校的同学回答老师提问,看他们用公式解题,我们中和街的同学全都傻了!我们这才知道,原来那些数学和物理的公式是要背的!我们本来就没学明白,而且早都忘了!我们那小学和戴帽初中的基础跟人家其他学校的同学比,差的太远太远了!”

“可是,你在六中不也是尖子吗?”
“那都是表面上的。实际上,高中一开学,我们就发现自己大大落后了,就开始了没完没了的追赶,但是又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个学法,除了死记硬背,完全不得要领,而且病急乱投医,课本里的东西都没掌握,还看很多课外的东西,什么书都看,我甚至还看过张叔叔文革前上大学的数理化教材,不但没看懂,还耽误了时间,还打击了自信,以至于几乎失去了自我!”
“那你考试成绩好像一直也不错啊?”
“可能基础不好的同学很多,老师总要出一些人人都能得分的基础题,所以看着不错,实际并没真正掌握。说实话,犹豫不决地打个勾,一直等到老师判了卷子发下来才知道自己答的对不对,甚至还不太清楚为什么,跟看到一个题目,非常清楚地知道答案,非常扎实地做出选择,甚至完全清楚没有考到的相关问题的答案,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也完全不是一样的效果!”
李大姨:“可高中那么多课,怎么能全都掌握啊?!”
我以前也这么想,但是自学了两个来月,我现在觉得:学习的关键是扎实,就是要完全彻底一次拿下。否则,这次蒙对下次又错,来回折腾,永远都不解决问题。”

强强面露迟疑:“完全彻底一次拿下?”
“对!就是说,一个东西,要么根本不学,要么一次拿下。这样,学过的一分不丢,还没学的,就是连蒙带碰也有一半胜算。另外,什么东西都有个先入为主,所以第一次学习特别重要,要头脑清醒,全神贯注,手抄口念一连八遍,还要在记忆链断裂之前复习巩固,这样,学的时候印象深刻,复习之后牢记不忘。这都是我自己的总结和体会,当然我这主要是说文科,理科我不太……”
李大姨:“你说到底文科好还是理科好呢,立新?”
我:“这个,我觉得主要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强项弱项。比如我,理科不行,所以只能考文科,而且只能是外语类,因为外语里可以不考数学。”
李大姨:“那你在机场,有老师和辅导班什么的吗?”
我:“没有。不过就像大哥昨晚说的,所有东西都白纸黑字写在书里,所以有没有老师并不重要……”
李大姨:“怎么,利民利军都回来了?他们人呢?”
有人敲门。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用名,张立新,张焓。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