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春山中随笔(六)
作者/韩君祥 诵读/老菩提
前几日看山护林,山中逡巡,林荫小道蜿蜒崎岖,几乎随处可见小溪山泉清冽琤琮,山雀蹬枝扑簌啼鸣,松鼠隔树跳跃觅食;也常采身边野果打发馋嘴,尽情呼吸野花芳草的香味。

这几天正式打松塔,每日里爬树登高望远,则在树尖上放眼碧空,眼底尽收山腰山顶云雾缭绕变化多姿,秋山斑斓绚丽异彩纷呈;微风起,耳畔松涛泛响,好似梵音起伏,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当然,这一切都需晴日,雨天不上山就另当别论了;自然,雨天也有雨天的情致。

唠叨这许多,最想说的还是一种野果,先不说它的样子与味道,更不说它的功效了;单凭它的名字,就足以让我另眼相看,感悟一番了。

它,就是五-味-子。
五味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药材,木兰科藤蔓植物,分布很广,有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之分,北五味子功效要略胜南五味子一筹。

五味子秋季成熟时,果实多呈圆球形,剔透如红豆,晶莹似玛瑙,一串串一架架一片片挂在枝头,尤其雨后或带晨露,万绿丛中格外鲜艳夺目,采摘下晾干则成中药五味子;具有甘、酸、辛、苦、咸五种味道,故称五味子。
关于五味子,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很久以前,长白山下,有个孤儿名叫苦娃,给狠心的地主放牛,由于吃不饱穿不暖,过度劳累病倒了。地主见他无用了,也不救治,把他扔到了山中。苦娃昏迷中被凉风吹醒,

看见一只漂亮的鸟飞来,嘴里衔着几粒晶莹的种子,撒在他身边山坡草地上,他又昏然睡去,再醒来时,身子周围竟然长出了一株株小树,

小树藤蔓相连爬满了灌木丛,藤蔓上结满了串串晶莹的红色小野果。苦娃又渴又饿呀,挣扎起来,摘了几颗塞进嘴里,咦!太好吃了,苦娃感觉精神了许多,又摘了一些吃下,感觉好多了,就这样几天下来,苦娃的病竟然好了。

于是苦娃就在山里住下,开荒种地,把这种植物满山种下,每年都不忘拜祭这救他一命的果子。因为这果子有五种味道,苦娃就给它取名叫五味子,苦娃从此也过上了自由的好日子。

五味子的藤,也叫山花椒,是做菜时的上好调味品。
重要的是五味子的药效,据医书记载,《黄帝内经》云:“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子五味俱全,正合此道。孙思邈有“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之说。明代李时珍认为:“五味子酸或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李世材则说:“五味子入肺、肾经,滋肾经不足之水,收肺气耗散之金,除烦热,生津止渴,补虚痨,益气强阴。”故誉为“生津之要药,收敛之妙剂”。《伤寒论》与日本《和汉药考》等古典医书详细例举也不少,还有乾隆皇帝也喜食五味子的趣事呢。

其实五味子给我的最深感触,是它的五味,不也正是人生的五味吗?

人这一生,要经历许多,坎坷,平坦,贫富,冷暖,甘苦,所有一切都要努力面对,正如五味子,无论在贫瘠还是肥沃的土壤里,都要茂盛生长,并且结出晶莹鲜艳还有功效的果实。

朋友,了解五味子了吗?喜爱五味子吗?就如一杯香茗在手,品咂我们的人生。

✍ 写诗的人

韩君祥,男,汉族,吉林舒兰溪河人,72年出生,祖籍山东,初中毕业,农民工,酷爱诗歌,作品都是在打工期间于工地工棚随性而作,不曾修酌,但不失真性情,我爱诗歌,一如深爱养育我的黑土地,更如我眷恋我的母亲。
🎤 读诗的人

段爱国(网名/老菩提) , 一级注册艺术设计师,新浪网、蜻蜓FM、等诸多媒体平台特邀诵读导师、金牌主播。中国朗诵联盟会员、中华诵读联合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剪纸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理事。
长篇小说《天生间谍》等作品在《懒人听书》上展播。曾参加《国际仓央嘉措诗歌朗诵颁奖盛典会》、《首届全国“散文诗”作品音视频大赛》、《普林斯顿大学文化节术节》交流等并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