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藏内 至柔显外
——写在冯新忍先生文集出版之际

《韩城报》停刊前的最后两年,从农业口退二线的冯新忍先生,被聘到报社工作。他的任务有两项:一,和我抬杠;二,指导编辑重要文稿。和我抬杠并非他的工作,只所以把它列为首要工作,主要是我的需要。
抬杠,可以平等争论,在互相争论中去明事理、辨方向。平日,他不改稿件就坐在我对面,抽着烟喝着茶,俩人就报纸的选题、重要稿件的主题、市上的重要话题争来辨去。我俩在办公室“抬杠”,时常会引来同事“观战”,也是当年报社的一道风景。

冯新忍先生在政府工作多年,又是韩城农、林、水的“活地图”,和他抬杠,我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仅增长知识,还能开阔思路。
记不清那年与冯新忍先生相识,只知道他是农委的“一支笔”。同为文,所以从内心就多了份仰慕。30多年的师徒哥弟相交,我觉得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他:大雄藏内,至柔显外。他总是正直的、率真的,什么意见他都可以听、可以说,说话做事充满正能量,从来没有见他巴结逢迎过谁。他干什么事都要干成。文章、诗辞、楹联、书法样样信手即来。这些,别人能干了这其中一件就很了不起,而他却样样精通,我想我应该一直向他学习,学他的做人,学他做学问,也学他乐观向上。

冯新忍先生并非科班出身,却学识渊博,这得益于他终身坚持读书学习。现在许多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不再看书,认为对当下的工作没有用,其实这是个误区。读书对人就象吃饭,谁也讲不清那顿饭长了身体,那顿饭穿肠而过。文学、历史、政治等类书籍,就象小麦、玉米、大米、疏菜一样,对强健人身,丰富知识起着不同的作用。知识的积累不仅能提高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素质,不仅指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指科学文化素质。高素质的人处理任何事都能拿出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文章的好坏,其决定因素也是写作者自身的素质。冯新忍先生能文、能诗、能联、能书,也就不足为怪了。

收入文集的大部分作品,报纸刊载时我都读过,许多文章都可以作为韩城的历史资料留存。再次阅读,仍然是深受启发。冯新忍先生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对读者象是面对面说话拉家常。每篇都不是刻意为文,而是有话想说,一吐为快。所以,当年在报社,先生的文章刊发后总是好评如潮,也影响着报社记者的文风。当年,《韩城报》接地气的文章层出不穷,这内边有冯新忍先生的功劳。

冯新忍先生多年担任市楹联协会会长,带领一批饱学之士赋诗作联,协会工作风生水起,在省内外颇有影响力。古城的门店和一些文物古迹悬挂着先生的名联,数不胜数的红白喜事,因先生因人、因事、因家独创的对联而充满浓浓的文化味道。
文集虽不能代表冯新忍先生的全部,却是他一生的心血。在文集出版之际,写下一段真实的话语,谨表衷心祝贺!奔八十的冯新忍先生有望四世同堂,在此祝他健健康康,乐亨晚年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