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黑龙江和哈尔滨市的电视,很多节目都会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齐明老师。
他端庄的坐在那里,一字一句认真的讲析病理药理等,认真解答每一位听众的问题。评价多多,一片赞誉声。
坐在汽车上,也会听到很多人提到这个名字,不管男女老少,一提到他都是称赞不已。
一个人能得到这样的赞誉,实在不容易。
常言说,春播夏锄才秋收,付出大了才得赞。齐明老师之所以这样受人爱戴,全仗着他医技的高超,对患者的一丝不苟的责任心。
每每听到这些赞誉,我都会想起这样几个镜头。
那是几年前。我从广播里听到齐明医生的的讲座,同时得到一个信息,就是他会为前往的患者免费检查一次甲状腺。
或许是记者编辑的责任心吧,我便立即前往。
不是为了占便宜,是为了做一次暗访,证实所听到的赞誉。
医院的人很多,按号位坐满了椅子。
齐医生穿着白大褂,从屋里走出来,看看等待的患者,便给所有患者排了队。
“这位患者,您坐在这位大娘后面,大娘年岁大了,让她先做。好吧?”
一句话如号令,许多年轻的患者都主动往后去,把排前的号位让给了老人。
他安排完了,走回屋,开始看病。
患者开始议论,大家你一句他一句,全是讲这位主任是怎样有责任心的,医术是怎样的高超,似乎每个人都有故事。
让我奇怪的是,对齐医生的评价竟然没有一句是坏的。
毛主席讲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套用一下,一个医生,一个人评价好并不难,难的是所有患者一边倒,全部称颂。
轮到我了。
我带着刚刚听到的赞誉烘烤的温暖,走进他的诊室。
里面有两个患者,一个男患者问他手术的事。他果断的帮助规划,提出很多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那位男患者走了,一个女患者开始看病,齐医生让她躺下,自己开始给他做彩超。
我很奇怪。常陪老人去看病。看到的名医和非名医无数,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医生,一边看病一边自己亲自做彩超,这岂不是?……
“您自己做彩超,医院医生不够吗?”我问。
“不是。我自己做会更精准地做出诊断,便于针对性的治疗,同时也给患者减去一道手续,他们就不用楼上楼下的跑了。”
好半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样的好医生到哪儿去找?
常常在新闻里听到医患关系紧张的事例,我不敢说都是者患有问题。也不敢武断说医生无辜。但我从齐医生的行为上,可以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齐医生,这样的医者父母,绝不会有医患矛盾。
我在做彩超时,齐医生一边做一边给我讲,每一个细节都讲到了,然后他还给我拍了照片发到我手机里,叫我保存好,避免丢失,下次看病时便于比较。
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细节,叫我决定为他写一篇文章进行宣传。
我找到了他的简介,更是目瞪口呆。简介是这样的。
齐明,主任医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普外四科主任 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肿瘤学专业。
专业特长:
擅长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和普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曾到访日本东京大学交流研讨,曾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学习腹腔镜微创胃肠手术,肛肠手术和甲状旁腺手术一年;曾多次到吉林大学附属三院甲状腺外科参加甲状腺癌诊疗培训。在省内最早开展透析病人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学术地位: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CKD-MBD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旁腺及骨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普通外科学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甲状腺微创美容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黑龙江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甲状腺外科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术中神经监测分会常务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腔镜甲状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术中神经监测专科联盟成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甲状腺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分会常务委员
科研:
获省级新技术引进应用奖4项、市级新技术引进应用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一篇,参编撰写论著1部,完成省卫生厅课题1项,参加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这样一位有成就的医生,竟然这样“普通”,把自己的一言一行置于与患者平等的地位上,即便我送上1000首诗,也难以抒发所有患者的感激之情,也难以表达我们的渴望之情。
真的希望:我们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好医生咯。
此时,又想到了很多人对齐医生的赞誉与故事。
我会继续关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