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外雨思
文/铁裕
在野外看下雨,是我人生中的一件趣事。因为我喜欢那迷濛的烟雨,喜欢那如诗如画的妙境。
细雨纷飞,迷了谁的眼,又朦胧了谁的心?
窗前吹笛,谁在歌中醉,谁又在静静地听?
风声萧萧,雨跟着潇潇,谁听这双重的音?
雨打梨花,谁闭了柴门,有谁又误了青春?
昔日,我不喜欢下雨。因为一下雨,就会感到烦心、惆怅。许多莫名的愁绪涌上心头。只觉得雨不是落在地上,而是专淋寂寞的人。
后来,不知怎么回事,我竟染上了爬格子的怪癖,但都会在字里行间避开“雨”,总感雨是幽怨的声音,雨是冷殚的诗吟;雨是相思的苦,雨沾染了世间的凡尘;雨是寂寞的酒,是淋湿了的那魂牵梦萦的伊人。
一日下雨,我闲着无事,翻阅着杂志,发现一篇写雨的文章,觉得新鲜、有味。再翻,又是几篇写雨的散文和几首小诗,便忘记了对雨的偏见。细细品读,悄然冥思。窗外的细雨飘洒,那种沉闷、郁抑的音调似乎变得轻盈、悦耳了。正巧,有位文友来聊天,他说“:与其困在屋里,不如到野外去看雨,寻找灵感,写写下雨的情景”。
我随文友来到野外。慢慢地走着。雨丝飘逸着,粗细均匀,明亮适度,一个劲地下着。但除了有点凉意外,灵感并未降临。我就茫然地对文友说:“感觉依旧,在淡淡的雨里,还是淡淡的忧伤。在淡淡的忧伤里,还是那种心境”。
文友听了,笑着说:“你尚未读懂雨意,听懂雨声。这需要从多方面去悟呵!雨与人生密切相关,人生与雨情缘甚多,哀怨也不少。但听着雨声,就会在茫茫烟雨中,将苦难的人生婉约成一脉温香;在那幽香里,就会吟咏一首高山流水,奏一曲千古绝唱,必然动听”。
听着他的话,我不禁想起了我的许多亲人去世之际,不也是下着雨吗?而今天各一方,相隔迢遥千里。每当思念心切时,要么在野外仰望天上的浮云,或是聆听古道马声萧萧,要么避开人世间的繁华,想体味出雨的哲理和诗境;要么枯坐屋中,静守黄昏。
雨如同苍天流下的泪水,哭湿了苍茫的大地;
雨如同一首哀怨的挽歌,唱恸了苦难的人间;
雨如同天上泼洒的墨水,在天地间狂草人生;
雨如同大自然织成的帘,帘住了幽幽的意境。
为什么要恨雨呢?我想:自己不也是在风雨中诞生的吗?只是那时不知雨声如何?只可惜那时不会去认真的聆听。
于是,我想洞彻这雨的奥秘,雨的情怀,雨意境。
只要下雨,我一般都会来到野外,静观下雨。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像一个个水灵、可爱的少女,在舞蹈,在歌吟。
此时的雨,不是那种亲人离世的雨,也不是那种身处逆境,无可奈何的雨;不是那种心一悲痛,全世界都哭泣雨。这时的雨,温文尔雅,落落大方,与人的心灵对话,裸露出它的灵魂、灵秀、灵气、灵性。
在野外看雨多年,我感到心境变得宽阔、坦然了。加之这富有韵味的雨,更觉得心旷神怡。我想:那些只把自己关在屋里,不经受风雨的人,是难以享受这无边雨意的;那些心灵被铜臭腐蚀的人,是品味不出雨的深邃内涵的;那些无病呻吟,或是步人后尘的人,是不可能品味雨的诗情,雨的禅意的;那些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人,更是不可能在雨中省悟,在雨中营造出人生的亮丽风景。
如果不去野外看雨,你怎知这是一个婆娑的世界?
如果不去历经风雨,凭借一把古琴怎能醉我的心?
如果不在雨中静思,怎知人生无常有逆境与顺境?
如果不在雨中洗礼,怎知人生是一场苦苦的修行?
人,只有抛弃一切的私心杂念时,才有可能悟出雨意;
人,只有曾经沧海在淡泊中参悟,才能在雨中悟人生;
人,只有能够听懂这奇妙的雨声,才会对大自然感恩;
人,只有净化自己的灵魂和心灵,才会在尘世绽芳芬。
潮湿的野外,弥漫着我丝丝缕缕的人生感悟。而雨似乎在对我说:面对纷攘的尘世,不要悲观,笑着面对一切,随缘、随心、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