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好戴恩臣》
作者:陈益德|朗诵:田松祥 张春燕
初 识
回首邢师四十年,风琴悦耳隔窗传。
两牌一院非同校,玉面铭心赋雅篇。
【注释】
我和戴先生相识于1978年,是在邢台师范学校,他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届考入该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我是1978年邢台开办大学的第二年考入该校的学生,学校名称是邢台师资专科班,毕业证书盖的是河北师范大学的钢印,学校就在邢台师范学校院内,也就是现在的邢台学院。当时我的宿舍后面就是他的教室,每天只要听见脚踏风琴的乐曲,那准是他在练琴。同学介绍我和戴先生认识时,他是一位非常夺目的帅哥,宁静的脸上能够写出很多首诗。
携 手
一桨同撑刚冕冠,谢承纽带共青团。
那年五四须生饰,阿庆嫂前刁得欢。
【注释】
1984年我调到团县委工作,他在清河中学任团总支书记,从此开始了工作上的联系。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共同筹办“五四”青年节联欢会。1990年我把高中同学刘俊芳,还有青年朱庆涛邀请来,三人同台献艺,他饰演刁德一,一场“沙家浜”精彩片段“智斗”,博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跳 行
智广才多手眼宽,专长文体擅吹弹。
擂台攀桂三分力,入仕何须去托官。
【注释】
之后不久他调到了县文明办工作,他的多种才华开始得以展示,包括文艺、文学、歌曲、戏剧等,后来逐渐成为我县文体战线上的领军人物,创作了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戏剧等,先后在央视及部分地方电视台播放,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写 歌
空灵豪放也铿锵,火热情怀写故乡。
美曲招来仙女下,蓬莱乐舞醉青阳。
写歌是他的专长之一,在他的笔下我县的风土人情、秀丽景色,陆续被写成歌曲并传唱在舞台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那首“山楂花开”,委婉的歌词加上信东彩馆长谱写的优美旋律,再让出类拔萃的七位仙女闪亮演唱在舞台,犹如坠入仙境,让人听后如痴如醉,是典型的、代表性的杰作。
编 戏
连台好戏接龙长,迭起高潮似海洋。
央视要频飚上座,茅庐有顾请登堂。
【注释】
创作戏剧是戴先生的拿手好戏,他写的剧目不少,先后有“武大郎后传”“山楂恋歌”等十来个,这些剧本搬上舞台后形象多彩,唱词锤炼的如火纯青,央视和部分地方台多以播放。尤其是邢台县和威县等地邀请他为其写戏,成了地地道道的地方名人。
导 演
构思新颖善攻关,春晚高标冀鲁攀。
若是平台呈国字,鲲鹏展翅艺谋般。
【注释】
戴先生是一位爱钻研的人,好多知识都是自学的,他还擅长导演,为县里导演过不少大型纪念、联欢活动,他的导演功力博得鲁西北、冀东南的多位同仁认可。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县春晚,他都能推陈出新,把集思想、政治、娱乐为一体的地方赞歌搬上舞台,把百姓当中活生生的典型赋予文艺色彩歌颂,把喜闻乐见的正能量传播的远点、再远点。假如赋予他国家平台,相信一定能出现第二个张艺谋。
合 作
同操轮舵共撑船,几度蝉联得意篇。
剧院那台开放颂,珍藏相册忆流连。
【注释】
如今两个即将退休的老友,又重新开始合作了。2019年,著名军旅词作家石祥回乡参加母校清河中学70周年校庆,趁此机会,我策划、他导演,举办了“歌飨故里,情系中华”石祥诗歌朗诵会,将全县文化活动推向高潮。2018年12月28日,我策划、他导演,贡献了一台“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诗歌演唱会,首次把古体诗词搬上舞台,创意之新、内容之美、意义之远可谓县内首次。至今翻开那台联欢会的纪念册都心潮起伏、心花怒放。
结 缘
一杯香茗到更三,共觅人生有内涵。
淡水之交无价宝,汪伦送友谊超潭。
【注释】
我与戴先生因性格、兴趣相投而结缘,有着活跃全县文化生活的共同愿望,有着让人生内容更充实,让生活内容更多彩的愿望。虽君子之交淡如水,却互诉衷肠情无价,煮茶论道滔滔不绝到三更,像李白赠汪伦诗中所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作者简介
陈益德:男,1960年出生,1980年参加工作,先后任共青团清河县委书记,临西县法院院长,清河县法院院长,现任清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先后在《百泉诗词》《燕赵诗词》《诗词月刊》《中华诗词》以及其他省市刊物等发表作品150余首。系邢台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任清河县诗词学会副会长。

朗诵者简介
田松祥:男,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1977年2月9日,清河县诗词学会会员,清河县作家协会会员,清河县诵读协会会长。1999年加入清河县书法协会,现在清河县可汗王羊绒制品有限公司任营销总监。在网络平台发表过散文和诗歌有《春天》《一马奔腾》《母亲》《一双土布鞋》《一叶知秋》等。

朗诵者简介
张春燕:退休职工、诵读协会会员。爱好诵读、唱歌,用心吐字、用爱发声、用声音传播美、传播正能量。2020年在清河县4.23“世界读书日”诵读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在邢台市家庭亲子阅读活动中荣获市二等奖。在2020年第五届世界朋友节(中国・曲阜)活动中被特授予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