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朋友们好,不负韶华,一起开心玩耍,用你的诗心续写诗画,请诗心斋微型诗社编辑部老师们挥刀改写,〖诗心诗画〗第三期:
原诗
《探秋》
作者:火火
蝉 降低嗓门
悄悄向路过的黄叶
打听今年的霜期

1.《探秋》
文/小二
蝉 降低嗓门
悄悄欺身黄叶
打听今年 霜期
改写理由:原诗其实很有意境,写得不错。这里做点调整,删去一个“的"字,同时用"欺"字表达"欺近身"与前句"降"字,和下句"打听”相呼应,增强诗的动感。
2.探秋
汪发祥/贵州
蝉 降低嗓门
侧耳贴近树身 听见
霜如明月清辉沁染枫林
*蝉敏感到结局临近,便会不自觉地想去印证。可是当结局真正到来,蝉却又能体会到别样的意境。
3.探秋
李登科/河北
蝉声 凉了三寸厚
问飘坠的黄叶
可否知道今年的霜期
感悟:总的题意一致。个别句子修改,按照个人审美,觉得更起伏些,动感些!个见!
4.探秋
常青/山东
降低嗓门
黄叶下藏身
霜 何时染枫红 蝉 悄悄问
改写理由:原诗以顺叙立意,我改为倒叙,用藏和降、悄悄呼应,用枫红与黄叶呼应,增强了微诗的感染力。
5.《探秋》
湖/长沙
披上袈裟 黄叶弃枝杖
蝉悟
屏气吞声早脱身
理解思路:原创对蝉鸣的后期音量真有降低、或只数减少的原因,或季节调控的停止,本人不知。如突出文字依据,意不在嗓门,而指温度。结尾两句一分为二。打听有探,霜期示秋。 探秋,重点是秋。人心不可试,秋不言探,表达即可。
6.《探秋》
新茗/山东
黄叶落满庭院 蝉已封口
沙沙沙的风声 催得
月儿圆了
改写理由:探秋有点儿偷偷的意思。作者拟人手法,让“蝉”来问话,原诗中的意境写得不错!就是感觉内涵少了点什么,如果让诗揉进中秋,诗意会宽阔一些。
7.探秋
胡德华/安徽
蝉降低嗓门
四处打听 霜期
被飘落的黄叶上了抖音
改诗思路:原诗本是一首好诗,很有创意。我改的还不如原诗,我的思路,我的思想,就是把蝉人格化,黄叶调皮化,让探秋的画面活泼起来。
8.探秋
雪儿/黑龙江
蝉压低嗓门 俯在黄叶耳边
有关霜期的问询
一个寒战 结语
改诗思路:
探秋,打探秋的某一变化,原诗语言简练且有创意。可我感觉尾句略显苍白。故此我在尾句上下了功夫探索,运用
“一个寒战 ”揭示霜期已临近的事实,寓意含蓄,探秋有果。改得不一定好,但我用心了,同时提升了自己探究能力。
9.《探秋》
清雅神风/陕西
白月光压低蝉鸣声
几滴雨打湿绿梦
相思渐浓
修改理由:探秋这首诗重在探字,原作以蝉为突破点,用霜期含蓄点题,只是表现手法单一。在此基础上,借白月光压低蝉的嗓门,烘托意境,再借雨、梦、相思这几个虚实相映的意象升华诗意,同时雨、相思(暗喻红叶)也是探秋的主要意象,修改后的作品意象丰富,虚实相映,诗意盎然!
10、探秋
孙嘉平/辽宁
露 打湿蝉羽
不争高风 与黄叶私语
今夕 月圆何时雁归何时
心得:不读懂原作,何以润色?动笔前,想起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诗句,深受启发。再读原作,觉得有了升华的空间。何以《探秋》?探什么?改后的诗稿,第一、二行以隐喻的修辞格巧妙回答了为什么要探。而最后一行则明确回答了探的目的。愚觉得,新作较之原玉在意境上有了张力和韵味!
11探秋
王海云/山东
枝头 低吟正酣
转身黄叶 一个回眸
惊的蝉 不寒而立
修改理由:原诗意境优美,我在原诗的基础上稍作拓展。秋婵“低吟正酣",一阵凉风吹来,片片黄叶纷飞飘落。蝉预知末日将临,为此“不寒而立”。可惜“探”意淡了些。

诗心斋微型诗社成立于2016年,隶属于诗心斋文学会。诗心斋微型诗社被全国社责春晚授予“社会责任诗社”称号,获得乐陶诗会授予的最佳团队组织奖。中央广播电台总台央视频诗经艺术频道总编辑雪石先生是诗心斋微型诗社创始人,让我们一起快乐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