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 张涵 曲、朗诵〉


张涵自传【卷四】《独木之桥(五十二)
文/张涵(韵娘·吉妮)
52.水相逢郭姓老乡,素昧平生赌我能成
元旦过去,春节来临,我疯学一月,广播英语每天一课,语法手册每日一章,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本来心里还犯嘀咕,怕同事反映,怕领导批评,不料体委大赦天下似地补充了航校供煤,结果不但忙着总结汇报辞旧迎新的各级领导没有批评,就连表面正襟危坐实际心不在焉的革命群众意见也明显减少。
每晚在零星小鞭的脆响中套着臃肿的棉袄棉猴,缠着透风的粗线围巾,迈着高低不同轻重不均的步伐,穿过营房撞门进楼,我开始想到春节,想到老家,想到小哥的高考复习。他是我们全家唯一的高中毕业生,才思敏捷,能写会画,希望我们一起考上……
年关未至,航校人就已各种理由走的差不多了。
大年三十,我手里高举着那本小小的《广播英语》,嘴里嘟嘟囔囔地,跳上了航校年前的最后一趟班车。我这动作,姿势夸张,意思明确:我在看书,不要理我!果然没人理我。没人理我,我就不会浪费时间。我尽快坐下,低头看书,抬头造句,自言自语,旁若无人。

司机王师傅大声问我“在哪儿下?”我用书挡脸大声回答“郭店车站”——这样可以避免与谁对视引起对话。
班车到达郭店三岔路口,我手举课本,跳下车来,一边前行,一边不时举手看书。
我说过的,坐在桌前看书是新学,走在路上回忆是复习,两者相加,才是最好的学习。
数九隆冬,寒风刺骨,两眼流泪,两手麻疼,但心中怀着伟大的目标,这一切,不是可以忍耐,而是置之度外。
郭店火车站,一条长龙从小小的售票室延出室外好几十米。我排到队尾,跟着前移,低头看书,抬头自语。
排到门口,我伸手去兜里掏钱,马桶包碰了后面。回头看,一位四十来岁、个子不高、衣着整洁、样貌平和的中年男子,好像等我回头已经很久,所以在我终于回头的那个瞬间猝然开口:“哟,排队买票这么一会还要看书,不冷啊?”
“还行。”我低头简答,以避免更多对话。
好像那位先生本想继续,看我低头,只好作罢。

排到窗口,我将钱递入:“一张周村。”
售票员:“一块二。”说完将票仍出窗口。我取票离开,同时听到身后一声:“我也一张周村。”
我一手举着《广播英语》,一手拿着车票,随着人流,排队,检票,进站,上车。
不出所料,年三十的市郊车,有座,而且,刚才那位先生,就坐在我斜对面。
车子哐当哐当地开动,我继续埋头看书。车到明水,上来一些人,车厢里拥挤起来。我侧侧身,给刚上车的人让路,顺便两手揉揉酸胀的眼睛,一抬头才发现这位先生还在看我,让我有点不好意思。
见我抬头,他抓紧提问:“怎么时间抓这么紧啊?”
我无意聊天,出于礼貌微微一笑:“准备高考。”我不自觉地用书挡了一下自己因为冻伤而见热就痒的手指——红肿鼓胀,像几个没有长好的胡萝卜,很不好看。

他吃惊:“高考?可你看的好像不是高中课本啊?!”
我回答:“啊,是,我没有高中课本。”
“没有高中课本?!那你怎么考?!”
“我有以前的高一语文和英语,这不正要回家去拿。”
“以前的高一语文和英语?”
“嗯,我上过一年高中。”
“就一年高中?没毕业?”
“没有,后来就去机场了。”
“你是机场……跳伞的?”
“嗯。”
“那你跳了多少次啊?”
“不到五百次。”
火车开动继续前行,我歉意一笑继续看书自测,但低头抬头改成睁眼闭眼,以避免经常对视的尴尬。
车到周村,我举着书下车。站台上很暗,实在看不清了,我只好将书收进马桶包里,走向检票口,自言自语。

出了站,前面的人突然站住,稳健回头:“我姓郭,在郭店工作,但家在丝厂。”
丝厂,与我们铸钢厂之间就隔着那座我小时候上学经常穿行的烈士陵园,那座我曾跟着那个已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所谓流氓集团的头目学过两周武术的烈士陵园!
我正想着,郭先生略带沙哑的声音再次响起:“我敢打赌,你一定能考上!”他的声音很轻很轻,却又好像很重很重。
这句话对我意义重大。我想问他为什么这么说,又想告诉他我也一直这么想,我还想告诉他以前也曾有人为我打赌但却是赌我不可能考上,但他已在挥手与我道别……

沉重的暮色迅速隐匿了他的背影。我想向他要个地址,要个电话,问问他的全名,但是这个素昧平生、萍水相逢就能知我、就肯信我的郭先生已然走远……
时光一晃,1980到2020,整四十年!
算起来,这位郭先生今天应该年届八旬。如果有幸再次相见,我会告诉他,他是当年第一个坚信我能考上的人,而且他的预见非常准确,因为,当年那个身着过时的老蓝棉猴、头包透风的粗线围巾、两只皮棉鞋满是泥泞、一个鞋后跟吱嘎怪叫的小姑娘,早已在他那温和声音和坚定目光的鼓舞下,考去了北京,走向了世界!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用名,张立新,张焓。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