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建安别裁】梦也无声:《薤露行》——识见的高下与作品的高下
【建安别裁】梦也无声:《薤露行》——识见的高下与作品的高下
精华
热点
20-09-15 20:21
2921
阅读
关注
8、【建安别裁】梦也无声:《薤露行》——识见的高下与作品的高下
苍凉骨力带风神,识见诗心第一人。
方寸之间知品相,几分功底几分真?
由于音乐的失传,单纯形式美的诗歌已无从说起,这也是我们后世诗歌更注重内容的原因之一,我们说到一首好诗,或多或少都是说他的内容,就算周邦彦的词,爱之者也是爱其内容上的风格特色,不能入乐演奏,说爱其音韵美是很牵强的事情。对于现代完全没有古典音乐功底的人来说,妄言形式美是很奇怪的。
既然一首好诗其内容不容轻视,那么就涉及到诗人对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各种人和事的识见之高下,尤其是涉及到现实题材和历史事件的诗篇,识见所占的分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有人说曹操的《薤露行》是咏史的,而且就《薤露行》和《蒿里行》,给了曹氏一顶“诗史”的桂冠,曹操可能是历史上被称为诗史的第一人。
在今天看来,这首诗是咏史的,不过,当初曹操写这首诗的时候,却是在写现实,他所鞭笞的事件和人物都是与他同时或者时间相去不远的。对于历史,我们或可借助时间来冲淡偏见,借助发展变迁来衡量长短,但是写现实就没有这样的好参照,要把握好这个分寸,是一定要依托识见胸襟魄力气量等人之品相和相关能力的。
在《大雅~板》中,诗人是以替天行道的立场,以长者的口气,以教训的方式,高高在上地指出现实的弊端,以警示的语言,恩威并施地劝告当朝权贵改变处世和执政方式。以天道训诫人,要以“天”的高度俯瞰世事,把包括自己在内的天下万物都视为刍狗,纯粹经典的大雅之声是如巫师一般的空明澄澈,如惊雷一般的黄钟大吕之声,有扫荡人间万物的气势威风,给奸邪生佞造成铺天盖地的压力。
但是,高高在上的大雅之声,缺乏人间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它端庄郑重而近于颂,兴风造势而近于巫,它是那种完全抽取掉自我的最为极致的“官腔”。这是天地间最有力的武器,于诗而言,缺乏感情色彩,总少了几分韵致和诗趣。
再看初唐骆宾王的《讨武檄文》(简称),“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开篇就点出武则天最不堪的起步和出身,进行人身攻击和人格上的羞辱,于政事无干,开篇这一笔,就暴露了诗人与所讨之武氏的利害关节,骂的痛快,但从立场角度来说,一家之言的性质也一目了然,大大地消弱了文章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即便从檄文的角度,这个开头也是一个偏私太过的败笔,及至后面写入政事,“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用词欠检点有失公道,而“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更是顺口的套词,文采飞扬大开大合足见其才情功底,但于识见分寸而言,一无可取。遭遇武氏的淡然态度,实在是自取其辱,这都是才情大于识见惹的祸。
无私无我如《板》者,则缺乏色彩风致,偏私太过我念太深如骆宾王者,则洋洋洒洒却不知所云,只是表白了他恨武氏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情绪,面对历史,面对现实,个人的情绪宣泄毫无意义。
再看曹操的《薤露行》,“所任诚不良”,一个“诚”字,恳切而平实,浓郁的感情色彩,直接与读者拉近了心理距离,接下来声讨的文字,就事件本身所发的个人性的议论,比如“犹豫不敢断”,已经尽量“轻描淡写”了,了解这一段史实的人,对这些宵小无良的评价不会只停留在“犹豫不敢断”这个层面上,比之骆宾王的痛快淋漓,从感受上,就让读者对曹操的“仁厚”多了几分敬意,这种微妙的效果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从识见分寸的把握而来,分寸的掌握,直接关涉到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关涉到作者的人格魅力性情作风和气量胸襟。
“己已先受殃”比之“天神共怒”更有分寸感和现实感,言之凿凿不容置疑,从容过渡到“号泣而且行”的时候,感情投入已经相当充分,将读者带入诗人感受中与之共鸣,然后自然引领到微子的哀伤中,在感受的层面,读者完全接受诗人之痛就是微子之伤,这就是建安文学在曹操手中的“致命”艺术效果,稳健老辣深沉不露一如曹氏作风。
在这样的艺术效果面前,同样作为艺术品面世的《讨武檄文》中,那苍白的呐喊、华丽的文字又有什么意义?
梦也无声
著名诗人、诗词评论家,中国古典诗歌的爱好者实践者传播者,作家、影视编剧、影视策划人。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1600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