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斗的人生
随笔作者/向远茂/图片自拍与引用
金秋十月,喜归故乡。十月四日晚,我乘着茫茫夜色行走在家乡的村道上,一路向第二村民小组出发,去拜访古丈县坪坝镇动物防疫站九级职员向光志站长,我沿着水泥铺就的石阶拾级而上,有质疑、敌对的土狗“汪!——汪汪!”的狂叫着,以警告我这个陌生的来访者不得擅入它们的领地,一只狗叫带动了全寨土狗的响应和怒吼。我打着手电筒小心谨慎地走过一个弄堂、过一木屋长阶、再转角直上,隐约中我看见光志坐在屋檐下洗漱,我用家乡的尊称说道:“是阿哥光志吗?”他立马应声回答道:“是的!”我便从下面踏着木梯小心而上至他的家,并快步走到他的身边,随手提起一张木凳坐下,光志对我说:“远茂叔你这样稀来,有什么事情吗?”我回答说:“没有什么大事,主要是来拜访你,了解些你的情况,等你洗漱完备,我们再谈闲吧!”于是,他赶快收拾,提凳进屋,厅堂的电视响亮的开着,等我落座之后,他关闭了电视,屏退家人,即刻安静。我这才向他说明来意,于是我们开始山侃海聊起来,虽然我辈份大,可他的年龄比我大,我在十分尊重他的前提下,做一个认真的、谦虚的听众,偶尔也插话提问……
对于我的突然来访他很是惊奇也很高兴,我毕竟是从一九八三年五月离开了家乡走向我人生的新起点,直到现在将近三十三年也没有见过他。尽管,我后来离开了故里,蜗居他乡,但我始终没有忘记故乡的乡亲,尤其是曾经帮助过、关心过我的人。在我的记忆中那时亚家大队党支部是很关心、培养我的,当然还有向光福等一大批党支部委员和各队队长的关心、支持与帮助。在我的印象里,光志是一个不错的人,也是一个不错的大队干部,他能从一个最基层的村干部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奋斗目标,最终成为坪坝镇动物防疫站站长,其间所经历的一切艰难、努力和拼搏是可取可喜,更是难能可贵的。对于一个五十多岁才出道踏入新的工作岗位上的人来说,或是用一句简单直接的话来概括“他是有两把‘刷子’几手‘功夫’的!”这就是我拜访他的主要原因。
向光志的档案年龄是一九四八年十月出生,这就是命运的无常与莫测,也更是人生的幸运和喜悦!他笑着对我说:“迎来送往,走来转去,让我得到了一个幸运之数‘九’这不是意味着天长地久,新开人生吗?”
他先读私塾,同学八人;后读新学也就是小学五年级就休学。他于一九五九年担任生产队会计一年,之后担任生产队队长八年,同时兼任治安主任,一九七〇年至一九七七年任大队民兵营长八年,后来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五年,一九八七年出任农业局测报员一年。后来,命运转圜,幸运降临到他的头上,他于一九九一年六月被聘干为湖南省古丈县坪坝镇动物防疫站九级职员兼站长。之前,坪坝镇党委、政府领导为了全镇的春秋两季防疫工作找到向光志谈话,党委、政府领导说:“今天找你谈话,主要是想让你承担起坪坝镇的动物防疫工作!”光志笑着回答说:“我年纪大了,我需要考虑一下!”党委、政府领导爽朗的说:“给你十五天时间考虑!”不久坪坝镇政府就给他下文任命。向光志能走进坪坝镇动物防疫站的大门,他不仅得到党委、政府领导、镇动物防疫站、县畜牧局领导的信任,同时也得到了贵人的帮助。别人都需要考试,他却是凭着省里、州里颁发的两本《资格证书》免考而进,由此可见他的能力、技术和特长。成为聘干的他,参加了全州的动物配种技术性培训,学习冷配技术,人工采精,冷配改良。学习归来,他认真钻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终于取得冷配成功,其中黄牛西门塔尔四头,摩拉水牛三头,自己家配得一头。他说那时耕牛配种要去州里取精,最为麻烦、难配,要用液氮罐恒温保存;牲猪自配改良,改良成功后坪坝镇各村、邻近县市吉首的排胎、章武、古丈县的九龙、龙潭、老寨等村都派人来学习交流。
那时刚刚进入坪坝镇动物防疫站工作的他。开始每个月工资只有五十元,还要将春秋两季防疫工作任务挂钩,如达不到百分之九十五的防疫密度,不但拿不到工资,而且还要挨通报批评。因此,他认真自学《农业考古学》并结合工作实际边学习边实践,刻苦研读新生疗法,在那段漫长、艰难的时光里,他总是给自己向前的动力,克服工作、生活上的种种困难,硬是坚持下去。他说:那时治疗一头耕牛收取十元手续费,是便民利民最低的费用;牲猪打防疫针每头零点五元,也不知那时是靠什么力量和精神意志支撑过来的。全县各乡镇的动物防疫站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有的自动放弃工作回家另谋生路,光志硬是靠着不屈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坚持下来的。
在我的家乡按辈份而论他得叫我叔叔,我们在谈闲中,我也时而插话提问。我知道他是个爱好狩猎、打渔、捞虾、钓蜂的人,我便接过话茬道:“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四季里经常能看见你们一大群人领着几只土狗,扛着火枪从我家门前的田坎上经过,开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到深山老林中去打野猪、麂子……尤其是在冬天里,群山茫茫白雪皑皑,好一派风光雪景或是风雪飞花或是冬阳出岫,远望山峦重叠路迹清晰;近看白雪耀眼刺目。面对此情此景,会让你欣喜若狂,以手遮眼看云看天;会让你美不胜收,驻足望雪望川;有猎人在雪地里艰难移动,有猎狗在吠声中慢慢追远,狗不知劳累,人不知疲倦。傍晚归来满心喜悦,满面笑脸,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我话说到此,他更加兴奋,于是他说了起来:“狩猎也是有讲究和规矩的,要有好狗、好人、好枪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我再次对他提问说:“据乡亲们讲打猎也有“飞山”和“门山”更为玄乎的是“门山”催紧了,狗在打闹欢叫,“门山”倒置蹦跳,他说:“是有这样的说法,但信则有不信则无!”于是他念念有词的说了一大篇关于“门山”的来由与咒词:“东边去东边倒,西边去西边倒;南边去南边倒,北边去北边倒……”
他接着说:“这主要是表达狩猎人心中的祈祷和愿望,能出行平安,满载而归,这就是养“门山”的目的!”他自豪地说:有一年打猎,他从排吼的大坳射击对面吼乃沟大约有三百米左右远的距离,他用半自动步枪瞄准山羊打了一枪,只见那山羊摔了一个“筋斗”栽倒在地上。他说他曾经用土枪、半自动步枪各打得三头野猪,山羊、聋猪、刺猪、白面那就不计其数了,他说的这话我是相信的,毕竟他是当过民兵营长的人,这枪法是不用质疑的。接着他笑说到:那是以前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事情,现在我们狩猎小组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刀枪入库,不再打猎。关于打猎的事情说完了,我突然提问:“你作为坪坝镇动物防疫站的干部,一定有几味好药,我向他请教了两种治病的好药,他点名到姓的说了他曾经治好的人,以增加我对药效的可信度!”于是,他详细告诉了我几种中草药的采集和使用,这让我感觉到他对我的真诚与信任。我突然话锋一转说到了文化大革命,并问他有没有挨过批斗?他说:“在学校贴有写着“打倒向光志!”的大字报,他边笑边说:“写大字报的人,将“志”写成“治”到学校参加开大会的一个乡亲又将“治”读成“台”字,并大声念到:“打倒向光台!”惹得参加批斗大会的人哄场大笑,也许是那个乡亲真不认识这个“治”字或是故意念错,那就不得而知了;向光志对我讲述他这个可笑而又寒心的故事时,也弄得我笑声连连、感慨阵阵。
人生各有不同,结果也不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也不知道冥冥之中命运会对每个人的人生作出什么样的安排?
写于 2016年10月04日
修于 2020年09月15日


![1600146200716009292.png Z%LVCXHOO]4$~U6BSORY8O0_鍓湰.png](https://img.zdwx.com/templates/default/images/defaultblack.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