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土特产,“人面”笑春风
文/江志坚
我的家乡,位于广东省四会市罗源镇沙美村,四会特产人面产地。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沙美正在开发罗源绿美古树公园。
罗源人面是凉果中的珍品。每年六月禾熟时,正是人面收成时,禾株连遍的百年人面树令游人流连忘返。人面子又称“人面”、“𣏴㮌”,“因其核类似人面,而目鼻口皆具而得名”(《四会县志》)。

人面子属漆树科常绿大乔木,分布于我国南亚热带季雨林中。家乡水好、土好,是人面子果树生长的好环境,都有树龄在400-500年的人面树。人面树形高大,苍古挺拔有近二十米高,每到秋季,像拇指般大小的墨绿色果实像繁星点点,一簇簇的挂满枝头,实在诱人。人面釆摘工由身强力壮、身手矫健敏捷的人胜任。采摘工真是身手不凡,在枝干上爬上爬下,可以夸张地说,他们只比猴子爬树稍逊一筹,其灵巧简直可与杂技演员相媲美,令树下的人看得目瞪口呆,赞叹不已。

家乡人把摘下的人面子鲜果,加工成凉果品尝,或者制作成酱饴等调饪佐料,不同吃法有不同的感觉。平时,家乡人用石灰水浸制人面备用,在蒸鲢鱼时加入几颗人面,就成为一道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逢年过节或朋友聚会,喜庆之余,上一道用糖、盐、醋等佐料精心腌制而成的人面子蜜饯,涩味全无,酸味淡去,甜蜜度增加,吃起来爽脆润喉、酸甜可口、清香宜人,别具一番风味。

小时候,每当大风过后,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到人面树下捡拾大风吹落的人面子、人面王,吃上几颗,酸酸甜甜的,清香宜人,别有风味;平时,摘上几片人面的嫩绿叶,细细咀嚼,酸味咪的,满口生津,其美妙口感,至今仍留存于我的脑际,回味无穷。

现在,家乡的人面树还有近千株,其他地方已经不多了。随着家乡许多青壮年外出谋生,人面采摘工的年老或去世,采摘技术几成“绝唱”。但愿各方重视,重新擦亮家乡人面名片。


作者简介:
江志坚,笔名/笔生花,1962年11月出生,现为四会市罗源镇文化站站长、广东省楹联学会会员、四会市楹联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罗源镇文化站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特级文化站”荣誉称号。30年来,致力弘扬中国书法艺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为村民群众撰写喜庆对联,参加四会市“文宝杯”玉文化楹联书法精品展,清风墨韵--四会市反腐倡廉书法精品展,翰墨丹青-情浓四会--当代四会人书画作品展暨入选《作品集》。散文《沙环于外-美在其中》被《时代作家》杂志采用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