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写大诗,特别是在关键时候。因为我觉得,只有用大气磅礴的气势才能让自己荡气回肠的情感得以渲泻。也因为写大诗,我备受争议。喜欢我的人,说我的诗正气浩然,铮铮铁骨;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诗假大空,很喜欢喊号子;也有人认为,诗要沉淀,不要应景而作。这些,都有道理,但我不会去改变,依然坚持做自己!尤其是在非常关键的时候,对那些还在说诗要经过沉淀的人非常反感!这就像遇到一个流氓,在欺负一个弱女子的时候,你还在搜索枯肠找词句。这远没有一声断喝来得痛快:“狗流氓,找死!”因此我认为,说出这些话的人,是一些傻得没毛的人。人类一场这么大的苦难,难道就为来成就你一首诗?!
写这首《中国力量》的时候,写作背景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遭遇到了千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在民族危难之际,许多人奋不顾身,挺身而出投入到了第一线,与突如其来的病毒做殊死搏斗。这些人,无疑成为了这个春天里最为悲壮的风景,这些事迹,也最为感人。笔者虽然没有亲临武汉,但也在曾经工作的地方连续工作几十天……
当武汉第一批医护人员返航时,武汉人民发自内心的呼喊深深地震憾着作者,于是,我就以看到的和自己亲身体悟到的感受,写下了这首在很多诗人看来不是诗的作品。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英国文学》头条,并由上海外贸公司的高级翻译冉瑞侠老师翻译成日文,当时经过静好老师的推广,在海外的华人圈里反响较好。我在接到链接后,发到了岳阳朗诵艺术团的群里。杨团长感到此诗有一种很振奋人心的力量,又加上诗有节奏感,很适合朗读,要我把诗给她,她请专业人员朗诵和制作。
此诗在彩排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波三折。当杨团长把这首诗分解成桥段彩排时,被另一位老师看到,他说我的诗措辞太激烈,不同意朗诵,后来把整首诗拿给他看,也没有通过。
杨团长就和我商量,要我把此诗再做一下修改,我认为没什么问题,就没有做修改。
杨团长左右为难,这时有一位主管领导来了团里,杨团长就把这首诗给了他看,他说,这是很好的一首诗,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关键时期,更需要有这样的声音出现。于是,事情才出现了转机。经过一个月的彩排,四位专业主持人的深情演绎,终于把这些文字变成了声音,岳阳曾用四架无人机在天空向全世界转播。。。
为了顾及老师的情绪,在微刊制作时,删去了文字,所以,那段链接只有声音,而没有文字。
《校园文学》以大手笔的情怀,用四大版面全文刊发此诗,圆了我的心愿。在这里,衷心感谢主编老师们的辛苦和付出!

作者简介:

邹中海:笔名涛博哥哥,海哥,国学大师李仲卿的关门弟子。曾为中专教师,现为中山市新诗研究所研究员、湖南经济报新媒体中心釆编部主任,《校园文学》理事。有部分作品获奖和翻译成英、日、韩等文字。
本期编辑:雷响玲(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