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记者随全国大媒体采访团到广东雷州市乌石镇那毛村,进入该村映入眼前一条条整洁的村道,道路两旁五颜六色的鲜花在夏日的骄阳里竞相盛开,迷人的小草,争奇斗艳,醉人的花香,形成了夏日里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休闲地谈论家常,新建房屋规划有序;村头祠堂旁新建的“宣传栏”吸引不少村民驻足观看,祠堂广场一些村民正在欣赏雷歌。玉亭台楼阁下面坐着一群群老人,正在津津有味地讲述生活的变化,在外经商刚回到家乡的村民李宏盛说,对比以前,村里近年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那毛村现有村民三千人左右。当地村民说,长期以来,村里道路狭窄破损、雨天泥泞、晴天尘土飞扬,环境脏乱差,村中乱搭乱建等问题突出,今日却蜕变成美丽的新农村。
该村是新时期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精准扶贫村,地处雷州半岛西南,北部湾沿海,距乌石镇7公里、雷州市区82公里。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日照多,年平均气温22℃。依靠地理和气候特点,种植了青枣、芒果等热带特色水果。

2016年以来,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帮扶下,那毛村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那毛精准脱贫”的工作思路,突出“建立长效脱贫产业,建设美丽宜居新那毛”的帮扶主题,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的领导,以党建促扶贫为统领,持续引项目完善产业基础,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新农村。驻村工作队在全面调研和精准分析,遵循可行、易行、能行原则,因地制宜,经过4年多来不断培育与发展,初步搭建起了“一薯一机一车间”的产业框架。“一薯”是确定以冬季种植优质番薯与开展产后加工为主导产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至今带动了70多户农户参与,常年冬种番薯超300亩,建成番薯加工厂一座,实现了年产值超百万元的产业规模。

那毛“福平”牌黄金手指薯,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获得“湛江十大扶贫明星产品”和“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福平合作社社长李尊敬是回乡创业大学生,带动那毛村全力打造“番薯一村一品示范村”。为突破那毛村人多地少、区位偏远、农民种养技能差的发展瓶颈,推进科技促扶贫,先后引进甘蔗和水稻收割机、遥控农用无人机、超声波处理机等农机装备,引导那毛年轻人回村创业,培训上岗,面向雷州半岛开展农机服务。以农用无人机为例,现在发展成为全省无人机最多的村庄,以李尊挺等那毛年轻飞手为代表,也成了家里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农机作业服务每年可以为合作社创收超20万元。“一车间”是秸秆综合利用车间。为了让贫困户在家门口持续稳定就业,去年那毛村建起了以冷库、果薯分级打包、秸秆粉碎和饲化等功能相结合的扶贫车间,其中秸秆综合利用是充分利用雷州半岛丰富的玉米、水稻、甘蔗、菠萝废弃秸秆资源,利用农机装备高效采集,运用微生物技术,生产出牛羊适口的饲料。扶贫车间变废为宝,让那毛乃至周边产业介绍焚烧秸秆污染、增加农民收入;让贫困户获得稳定的就近务工收入,莫宙晓成长为厂长,成为那毛村青年人回村参与建设的学习对象;该产业每年可为村里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为新农村建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建设总体要求。

2017年村委还通过征集乡贤意见,确定了“俭勤厚德 仁和积善”八个字作为那毛村的村训,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全村精神面貌由此焕然一新。全村每年定期组织乡贤、退伍军人、教师、年轻人召开恳谈会,为村里建设出谋献策。尤其是2018年起,每年秋分都举办村级农民丰收节,进行剪番薯苗、折番薯箱、书法、戒赌戒毒诗歌朗诵、拔河、乒乓球、那毛好声音、环村马拉松等比赛。(李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