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辍保学是教育实施功能性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防止产生新的贫困的重要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志。
我们要从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和维护贫困家庭学生根本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控辍保学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保证适龄儿童少年特别是贫困家庭适龄子女按时入学,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普及质量。
1.什么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2.什么是“适龄儿童”?
适龄儿童是指达到适合入学年龄接受教育的孩子。
根据2006年6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3.什么是“控辍保学”?
“控辍保学”顾名思义就是控制学生辍学、流失,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就读,接受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学校的职责是什么?
认真履行教育教学管理职责,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规范学籍建立和变动手续。健全失学、辍学学生报告机制,健全完善辖区内0—16周岁少儿名册,做到底数清楚、去向明了。主动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对接在校流失学生信息。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和家访制度,加强家校联系,发现学生逃学旷课、辍学、存在监护人缺失或不良行为等隐患的,及时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取得联系,提醒、督促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履行责任。
5.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职责是什么?
履行法定义务,依法送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认真做好家庭教育。
6.什么是“双线控辍”责任制?
即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县、乡、村一条线;县级教育行政等相关部门、学校、班主任一条线,分线层层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将控辍保学目标细化到乡、到村、到校、到班,落实到人,切实做到“精准控辍”。
7.控辍保学“四查三比对”指的是什么?
“四查三比对”摸清底数:通过查户籍、查学籍、查学生、查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少年数据,用户籍与学籍比对适龄失学人员、学籍与实际在校学生比对辍学学生、学生与扶贫数据库比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失学辍学人员,摸清底数。
8.控辍保学“四步法”指的是什么?
(1)宣传教育;(2)责令改正;(3)行政处罚;(4)申请强制执行或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