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
民艺之乡索源
大别山麓,举水河畔的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2018年被湖北省授予"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店街民间文化沿传至今的有:牌子锣鼓、竹雕、皮影、善书、八十八行、龙灯、剪纸、花灯、竹编等,千姿百态,精彩纷呈。尤其是牌子锣鼓,已列为湖北省非遗项目,是三店地区最具特色、最具群众性、普遍性的民间文化艺术,被誉为"乡村民间交响乐”。
三店街能成"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还得从"河东狮吼"的典故说起,与诗神苏东坡和龙丘居士陈慥有着不一般渊源。
北宋时期,有位太常少卿、工部尚书陈希亮,他有一儿子叫陈慥,此人狂放不羁,傲视世间,视荣华富贵为粪土,隐居龙丘,今三店街,号称龙丘居士,喜歌舞,喜交友。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慥,两人系成为好友。
陈慥在龙丘有一处歌舞厅叫"濯锦池",宽敞华丽,家里有一群能歌善舞的女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象我们现在招待客人进歌舞厅的一样。陈慥与苏东坡往往还为这个"专业文艺机构"填词作曲。然而,陈慥的妻子柳氏,性情暴躁凶悍,每当陈慥欢歌宴舞之时,就醋性大发,拿着木杖大喊大叫,弄得陈慥很是尴尬。苏东坡就写了一首诗取笑陈慥:
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这便是"河东狮吼"典故的由来。由此可见,三店街民间文化艺术与苏、陈二位不无关系,历史悠久,可谓文化艺术底蕴深厚。
居士痴迷濯锦池,
诗神最喜竹枝词。
龙丘处处秧歌舞,
不见当年悍吼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