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辽河之水】王立田 哈拉巴山的传说(十)
【辽河之水】王立田 哈拉巴山的传说(十)
精华
热点
20-09-13 20:07
6088
阅读
关注
白蛇新传
吉林省双辽市境内有一座大山,雄伟壮丽,犹如天外飞来一般,屹立在科尔沁草原的东方,此山名为大哈拉巴山。
此山生的奇长的秀。
奇,山像一只雄壮的猛虎,从西北天外扑来,面对着一湾辽河。辽河也很奇特,弯弯曲曲流向西去,恰似一条白龙,做躲闪状。山和河构成了一幅黑虎斗白龙的神画画面。
秀,此山遍山古木参天,繁花斗艳:山正面也是东南面有突兀的悬崖,状似虎头,斧砍刀劈般陡峭:山下东面有一湖,当地人称大山泡子,水面三百公项,湖中芦蒲翠翠,水鸟群嬉,鱼跃湖面,涟漪澜澜。
更奇更秀的是这崖下山脚有一棵古枫树,看上去已有数千年,枝遒叶茂,干如虬龙:春夏时满树枝叶间挂着金元宝状的黄色种子,随风飘落,如蝶展翼:秋季里满树火红,如火如炎:树下前方有一巨石,方圆数丈,平整如镜:石上树下有一洞穴,深不知底。
故事也就从这棵古枫开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传说,唐朝时在杭州生成一段千古爱情故事,后来成为中国汉族人四大爱情传说之一的《白蛇传》。
《白蛇传》在中国流行甚广,版本众多,可谓人人皆详,口口能述,这里就不赘叙了。
书接许仙与白素贞的儿子许士林状元及第拜塔救出母亲,共享天伦。
可白蛇终究成仙,不能久居人间,天庭召唤,上天为神,执掌峨眉。
白素贞从蛇修成仙,由仙变成人,由人变为神,尝尽了世间的甘苦,受尽了人间的炎凉,捱尽了天庭的寂寞。如今在天界为神仙,总觉得不自在,心烦意乱。遂心生一念,何不再回人世间找一清僻之处隐居修身养性。
公元870年,白素贞和小青向玉皇大帝请了三年假:“启奏玉帝,我在雷锋塔下被困多年,心身疲惫,我想请假三年,和小青再回人世间,修养身心。”
玉皇大帝准奏。
她们打理好行装,从峨眉山出发。先回到故地杭州,重温了那里的历历生活,重游了那里的山山水水。山水依旧,人去楼空,免不了唏嘘一回。
为了避开见景生情,徒生烦恼,白蛇与小青商议:“还是离开此地吧,另找一僻静之所修养吧,也好颐养天年。”
她们俩从南到北,访遍了名山大川。不是华名不实,就是游人太多,都不如意。
这一天,她俩转游到科尔沁草原,忽见一山一湖绮丽异常,遂驻足观看。
“看,这山不就是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山麓的飞来峰吗?这山东面的湖不就是飞来峰东面的西湖吗?”小青惊奇地喊到。
“是啊!太像了!天下事有这么巧么?地形地貌都那么像。”白素贞赞叹道。
说来也确实像,狂飙去过杭州多次,到访和游过灵隐寺,西湖,见过真容。狂飙又查了一下地图地理。飞来峰海拔168米,大哈拉巴山海拔254.4米;西湖面积5.2平方公里,大山泡子3平方公里,且都是椭圆形。杭州西湖开发建设应该是在宋朝年间,想来当年白娘子会许仙的时间是在唐朝,当时西湖也不会比大山泡子美多少。
白蛇与小青按下云头落地一看:“哇!这不就是当年的西湖吗?看这山,多像飞来峰呀!”小青欢快地叫道。
“唉!可惜呀!这要是有有心人修一修整一整,堪比杭州西湖美景,届时可能成为天下第一风景区了。我们找一找,看一看,看看有没有能住的地方,权先在这里落脚吧。”白蛇赞许道。
白蛇小青步上山来,走到东南山崖下,发现一棵大枫树。树下石上有一洞穴。遂入洞察看。见洞内整齐,出入方便安全,就决定住在这里。于是二位动起手来,清理修缮,就在洞里住了下来。
这洞府不错,冬暖夏凉。唯一的缺陷是不见阳光。这蛇仙终归是蛇,靠太阳光补充能量,怎能不见太阳?于是白蛇和小青拣石砌墙,砍木为梁,结草做棚,盖了一个结结实实的茅庵,也就是后人说的蛇仙庙。
这一住就是一千年。因为附近人烟稀少,二仙助人又不留名张扬,所以无人知晓有神仙住此山中。
说来也合该二仙出名,这事由得从1894年说起。
1894年7月,日本在美帝国主义怂恿下,发动了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打败了中国军队。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中日《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割让日本。这同俄罗斯图谋吞并整个东北地区的“黄俄罗斯”计划水火不相容,俄罗斯率先发动了日俄战争。
可气的是你俄国人打日本人,去日本去打,可不的,偏偏在中国打。1904年2月8日到1905年9月5日间,俄罗斯帝国与日本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的大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战争。
这日本人为了打败俄国人,不惜使出“下三烂”手段,投毒,放火,搞破坏,最终打败了俄国人。
俄国人在败逃中一路奸淫烧杀抢掠逃回俄国,害惨了沿途的中国百姓,沿途及附近的中国百姓闻风逃难,“跑老毛子”;而日本人祸害中国百姓更甚,日本投放的细菌病毒如:霍乱,鼠疫等危言了中国百余年。
这还不算完,日本为了长期霸占中国东北乃至整个中国,1931年在沈阳发动了9,18事变,从而占领中国东北:又于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北京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日本小国想打败中国也绝非易事,又故伎重演,使出“下三烂”手段,除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外,又成立细菌部队和秘密研究机构,研发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日本731部队在东北研发了大量的细菌武器,不但在活人体上进行试验,还不时地在中国东北各地投放实验,造成了中国百姓,军人无辜死亡,有甚者全屯死光
自此,东北时有瘟疫发生,离哈拉巴山最近的杏树岗子屯,发生瘟疫,全屯的人差点被瘟疫夺走生命。
杏树岗子,屯名,因屯子周围的岗坨上长满了野生的山杏树,每到春暖花开,杏花开的耀眼斑斓,红色似火,粉色如霓,白色恰练,美不胜收,而得名。
这个屯子住户不多,也就十几户人家,多周姓。这个屯没有地主,也没有雇农,都是自耕自种自给自足的农民,好象生活在世外桃源里。因此地周姓人家自诩为周朝后裔,遂以德治家,屯风淳朴,积德向善,助人为乐。
屯中有一德高长者,人称周伯,因德高望众,屯中人举他为族长。这人天生乐天派,乐善好施,广结善缘。屯中来了过路客人,讨饭杂要的他都周济。他还经常布施附近的寺庙庵堂和化缘僧道,与哈拉巴山几座庙宇住持交往颇深,当然也包括蛇仙庙。
一天,杏树岗子来了两个商人,鬼鬼祟崇地绕屯转了一圈又一圈,转到屯里来。
周伯见是两个外地商人,便热情地款待了他俩。
谁知这是两只喂不熟的恶狼一一日本狗特务。他们此次来是负有踩点投放细菌任务的。他们不念刚刚热情款待他们的中国人,而是恩将仇报,走后竞将菌种投放到水井里,病鼠投放到杏林里。没几天,这里便发生了疫情。
白蛇和小青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再也耐不住了:”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救人要紧。”
白蛇和小青带着药品和群蛇来到杏树岗子,广施祛瘟药品,遍撒杀灭蚊虫跳蚤的药剂,命群蛇扑捉鼠类,一时间止住了瘟疫。白蛇和小青还不放心,游走东北内蒙各地,寻找疫区,布施仙药,救助众生。
周伯得知是蛇仙庙二位住持救了杏树岗子一屯人的命,便来庙上感谢。在门外意外听见白蛇和小青说话,才知她俩是蛇仙。
白蛇和小青见身份已被人看破,不便再住庙中,便化成白黑两条巨蛇钻进洞穴。
人们为了感谢她俩,便将她俩在哈拉巴山用的名字佘白花,佘翠花写在牌位上在庙中和枫树下洞前供奉。
狂飙曾亲眼见枫树下巨石上供奉的牌位,那是用铜制作的,还有一应供品如香炉,蜡台都是铜的。
蛇仙白素贞,小青现身哈拉巴山救苦救难治病救人的传闻无胫而走,传遍东北,科尔沁草原各地。哈拉巴山周边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民众来到哈拉巴山讨药,乞求神灵施药治病。
神不神?灵不灵?人云亦云。但有一事是实的,蛇有灵性。
1980年夏季的一天,十屋採石场的石头塌方、压住一条蛇,被工人救出,蛇不幸断了尾巴,工人将它放生。此事也就过去了。
有一天,放晚炮的时间到了。一条蛇突然出现在工人住的工房门前,有人发现喊到:“看,这不是那天咱们救的那条蛇吗?看,秃尾巴。”
工人们都出去看。“轰”的一声炮响,一巨石被炮炸起,飞向半空,直奔工房而来,“轰隆”一声,巨石正好砸在工房上,房屋被砸塌。所幸人们出来看蛇,无一伤亡。
哈拉巴山的生灵应该说除了昆虫,最多的应该就是蛇了。文化大革命以前,你只要上山就能碰见蛇,道路边、草丛里、树枝上到处都有,真可谓名符其实的蛇山。蛇的品种也很多,有黑色的、赭色的、白色的、绿色的。而最多最凶最美丽的还属“野鸡脖子”这种蛇背翠绿,腹白色,脖子段有约十几公分红色为主,杂有黑黄相间的点线,很像公野鸡的脖子而得名。此蛇长约1.5米,平时将头抬起,直立竖起达几十公分,草上树上游的飞快,人又称其为“草上飞”。白蛇很少见,但人们最敬仰的还是白蛇。
说来也怪,哈拉巴山的蛇不咬人,我在此地生活了43年,没听说有谁被蛇咬伤的。人们传说这是白蛇下的令:“不准伤人,违者逐出。”
都说“蛇蝎心肠”,形容人狠毒,可这里的蛇都是善类,比人心好多了。不由得不惊叹,哈拉巴山真可谓地灵、山灵、水灵、蛇灵、仙灵!
这白蛇和小青就是灵,预见到哈拉巴山将有一劫。所以向玉皇大帝请了三年假,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天上三年,地上千年,到1965年恰好在凡间呆了1095年。
1965年夏初的一天夜晚,白蛇和小青召集全山蛇族集会。宣告她们即将回天宫述职,并告知哈拉巴山将有劫难:“全都散去吧,寻找各自适宜的生存之地,好自为之,后会有期。待哈拉巴山生态修复之日就是我们的见面之时。”
也怪,从此人们再很少见到蛇了,尤其是“野鸡脖子”你们谁见过?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人们开始鼓噪。四平地区当权者下令:“唤醒沉睡的高山,让石头为人民造福,劈裁弯曲的辽河,让土地为人民服务!”于是“三县两场”(双辽县、梨树县、怀德县、双辽农场、梨树农场)十几个公社齐上阵,围着哈拉巴山摆开“战场”,乱炮齐炸,美丽的大哈拉巴山没用上30年就灰飞烟灭了!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1597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