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归田
文 阳光心海
我有一种想写一封信的冲动,其实,并不是冲动。
“尊敬的总理:我想给你写一封信,内容就一句话,让粪便归田。”
这句话必须对您说,说给别人,没用,没人管,管不了。
有一句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大粪是个宝,庄稼少不了。
我们中国人,祖祖辈辈种地,种地都是用有机肥。比如:人畜的粪便,绿植沤成的肥料。
自从有了化学肥料,肥效快、省人省事,逐步替代了有机肥。种田人渐渐的就忘记了有机肥,抛弃了农家肥。
现代化的大都市,高楼林立,粪便都是和生活用水混在一起,进入化粪池,流入河道,变成万恶的垃圾,污染了整个环境。
解放初期,上海的大街小巷的马桶,黄浦江里运载大粪的小木船是永远失去的风景。
化肥使用几十年了,现在,怎么样呢?
好处是粮食产量很高,便捷。
但是,后遗症很多,赖以生存的土壤结构全被破坏了,板结,没有微量元素,没有原生态的生命力,变成快死了的土壤。
土壤的污染,已经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被污染的土壤里长不出绿色环保的粮食。也许,化肥继续使用下去,土壤最终长不出庄稼来,那人类吃什么?
14亿人口的粪便,全国的所有牲畜的粪便,是多么庞大的,多么宝贵的自然资源啊!
地球人已经知道了污染的严重性、危害性。
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
其中,土壤治理难度最大。
人类破坏大自然,大自然就会惩治人类,因果循环就这样简单。
再回到中国土壤这个话题上来,要想把濒临死亡的土壤救活,一个方法,就是回到原生状态,让粪便归田,让有机物回归田地。
中国有14亿人口,粮田差不多也就14亿亩左右,人均一亩地。这是保证口粮的命根子地。
我们来算一笔账,人均一亩口粮地。一亩地667平方米,一个人365天的粪便集中起来,放在667平方米的土地里,难道,土壤的营养还不够吗?
再加上鸡、鸭、鹅、猪、马、牛、羊这些牲畜的粪便,再加上青草树叶绿色植物的腐烂物,土壤的营养足够了。
粪便归田,不单可以改良土壤,还大大减少垃圾的数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粪便归田是微观中的宏观,宏观中的微观。
让粪便归田,其实方法很简单,不就是在建筑设计图上,在市政规划图上多画一笔吗?把粪便排出的管道和生活用水分开来,让干净的粪便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农田,从城市到乡村,自然地流动起来,像自来水管道一样,随用随开。
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先河,这又让人陷入沉思,是技术问题?成本问题?不得而知。
当然,真正实施粪便归田是个系统工程,还需要时间、需要过程。而更需要的是对粪便归田的认知、高度重视和果断决策。我们需要的是高瞻远瞩,及时的指点江山!至于技术和成本等等,有待于科学进一步的论证。
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世界其他国家不愿意做,没有做,,我们中国可以做,可以先做。如果,现在连想都不去想,何谈绿水青山呢?
事实上,只要我们全民重视起来,行动起来,多画一条线,增加一条输送粪便的专用管道,一条让干净粪便流动起来的通道,改良土壤不是难事。土地环保立马就会有了生机,离开吃到绿色环保粮食的目标就不远了,这是为子孙后代造福。
大自然本来是没有垃圾的,它会通过循环自然消化,粪便原本是干净的,它是粮食的粮食。
粪便,正确利用是个宝,错误处理,会成为祸害,所谓垃圾是人为破坏大自然的产物。
保护大自然,地球人都有责任。保护中国的土地,中国的公民义不容辞。
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使我们中国被化肥污染的土地尽快的得到改良,为子子孙孙有粮食可吃,能吃上绿色食品尽一份绵薄之力。
我有很多期盼和焦虑。
我非常希望通过都市头条这个平台传播正能量,获取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或许,关注的多了,或许真的被全社会认可,那么,中国农业生态化就有希望了。
我做梦都会往这方面想。
我希望通过推文,找到契机。
同胞们,动动手指,大家转起来,说不定,真的,有一天,梦想成真,那一定是天大的幸事。
我确信自己不是痴人说梦,我是怀着赤子之心写这篇文章的,我愿意做愚公坚持移山。
我深信,粪便归田这件事,子子孙孙,总会有人去做。
作者简介:网名 阳光心海,女,汉族,江苏射阳县人,退休法官。
爱好文学和种地,兴趣广泛,典雅中蕴涵凛然正气。
传承正能量是作者的宗旨。

作者照片